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4 03:55
  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水量急剧上升,一些地区相继引发水危机,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全世界正引起广泛重视,大量的国际会议把水资源问题作为主要议程。21世纪,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普遍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入,水资源各种利用方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人类面临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峻。河北平原地处华北平原北部,是我国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之一。由于地表水资源缺乏,地下水资源是河北平原的主要供水水源。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入70年代,由于城乡缺水,河北平原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全省平原区浅层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面积分别为33026km2、1717km2,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和严重超采区面积分别达到12011km2、31216 km2。导致山前局部地区浅部含水层疏干,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并诱发了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最终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分析河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循环机理、研究河...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及对水资源的影响
        1.1.2 水资源的特点
        1.1.3 可持续利用理论
        1.1.4 当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和国际动态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现状
        1.2.2 水资源区域优化分配的研究现状
        1.2.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现状
        1.2.4 水资源评价和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河北平原地下水开发现状及环境影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水文地质条件
        2.1.3 地质条件
    2.2 河北平原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3 地下水开发利用造成的影响
        2.3.1 地下水超采造成了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
        2.3.2 对河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引发的危害
第3章 河北平原水资源动态演化分析
    3.1 河北平原水资源量的时空分析
        3.1.1 河北平原降水的时空分析
        3.1.2 河北平原水资源量的时空分析
    3.2 人为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扰动分析
        3.2.1 河北省供水量的增加
        3.2.2 污水排放量增加
        3.2.3 河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分析
    3.3 河北省水质的演化分析
        3.3.1 河北省地表水水质变化
        3.3.2 河北平原地下水水质变化
        3.3.3 地下水类型的变化
    3.4 河北平原地下水水位的下降
    3.5 小结
第4章 河北平原地下水的时空变异研究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准备
        4.1.1 数据准备
        4.1.2 研究方法
    4.2 河北平原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异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时期地下水水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地下水水位的空间结构分析
        4.2.3 Kriging插值结果
    4.3 河北平原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变异研究
        4.3.1 地下水水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地下水水质的空间结构分析
        4.3.3 Kriging插值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河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脆弱性评价
    5.1 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和数据准备
    5.2 研究方法
        5.2.1 DRASTIC方法简介
        5.2.2 AF模型
        5.2.3 WOE法
    5.3 实证权重法的结果分析
        5.3.1 地下水脆弱性在预测因子上的权重的对比和解译
        5.3.2 河北平原WOE法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结果和验证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河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研究
    6.1 研究方法
    6.2 河北平原水资源协调评价
        6.2.1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河北平原水资源协调评价结果分析
    6.3 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预测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
        6.3.1 预测方法
        6.3.2 河北平原地下水资源预测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河北平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与措施
    7.1 节水、开源和治理
        7.1.1 节水
        7.1.2 开源
        7.1.3 治理
    7.2 水价改革措施
    7.3 管理措施
        7.3.1 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7.3.2 水政策法规建设
        7.3.3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
        7.3.4 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
        7.3.5 明晰水权,培育水市场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灰色组合模型的管道腐蚀速率预测[J]. 刘晓东,李著信.  压力容器. 2007(03)
[2]ARIMA模型在苏州河总磷预测中的应用[J]. 黄杰,钱瑾,殷浩文.  环境工程学报. 2007(01)
[3]ARIMA模型在广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中的应用[J]. 蒋燕.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6(05)
[4]克拉玛依干旱生态农业区土壤质地的空间异质性研究[J]. 马黎春,盛建东,蒋平安,汤庆峰.  干旱区地理. 2006(01)
[5]地下水与环境变化研究[J]. 王焰新,马腾,郭清海,马瑞.  地学前缘. 2005(S1)
[6]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现状、潜力分析及对策[J]. 李国正,苏晓虹,简明凯.  水资源保护. 2005(03)
[7]河北省平原区近30年来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 张石春,张建平.  海河水利. 2005(02)
[8]国外水资源管理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J]. 张平.  治淮. 2005(03)
[9]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地下水矿化度的时空变异[J]. 李小玉,宋冬梅,肖笃宁.  地理学报. 2005(02)
[10]基于GIS的河北平原地下水位时空变化动态分析[J]. 许月卿,蔡运龙.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博士论文
[1]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 孙富行.河海大学 2006
[2]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D]. 王玮.长安大学 2004
[3]关中盆地地下水脆弱性研究[D]. 姜桂华.长安大学 2002
[4]复杂水环境资源系统智能管理、预测和决策的研究[D]. 张道军.大连理工大学 2002
[5]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 聂相田.大连理工大学 1999

硕士论文
[1]基于GIS的济宁市地下水水质脆弱性评价[D]. 吴夏懿.河海大学 2006
[2]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研究[D]. 雷静.清华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29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29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