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7-05 12: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划定的基础,评价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但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引入短板理论、风险理论和边际理论,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技术方法,并以陕北黄土高原绥德县为研究区开展实证研究。基于短板理论,识别区域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遴选1~3个制约性因素;基于边际理论,以资源开发利用利润最大化或无利润作为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开展资源承载力评价;基于风险理论,以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或灾害引发的生命和财产风险的容许标准作为环境承载力评价标准,开展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单因素承载力评价结果,开展综合承载力评价,评价结果为安全承载、容许超载或不可接受超载;将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区域国土空间开发现状或规划结果做叠加分析,划定区域发展三区三线。通过对绥德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该理论框架与技术方法简便易推广,评价结果可信,可以为国土空间优化、科学划定"三条红线"提供支撑。
【文章来源】:西北地质. 2019,5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框架
1.1 基于短板理论的制约因素识别
1.2 基于边际理论的资源承载力评价
1.3 基于风险理论的环境承载力评价
1.4 综合评价
2 绥德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
2.3 基于短板理论绥德县发展制约因素识别
2.4 基于风险理论的绥德县城区地质安全承载力评价
2.5 基于边际理论的绥德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2.5 绥德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城市工业用水资源边际效益研究[J]. 许海东. 水利技术监督. 2019(01)
[2]Risk-based evaluation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mountain city-A case study in Suide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J]. WANG Yao,ZHANG Mao-sheng,XUE Qiang,WU Si-du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12)
[3]基于边际效应分析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J]. 李爱,杨正先.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4)
[4]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表现及其机理[J]. 李升发,李秀彬. 地理学报. 2018(05)
[5]基于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张茂省,王尧. 地质通报. 2018(Z1)
[6]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吕一河,傅微,李婷,刘源鑫.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1)
[7]基于GIS的耕地边际化评价与转移的生态价值评估——以三峡库区涪陵段为例[J]. 江汶静,田永中,唐君桃,龙宓,吴晶晶,许文轩,肖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8]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J]. 樊杰,周侃,王亚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9]面向重建规划的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范式[J]. 周侃,樊杰,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10]基于边际模型的城镇化进程污染效应极限及演化趋势研究[J]. 张乐勤.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D]. 吕素冰.大连理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商品期货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研究[D]. 张瑛.南昌大学 2014
[2]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水资源价值研究[D]. 王欢.北京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6065
【文章来源】:西北地质. 2019,5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框架
1.1 基于短板理论的制约因素识别
1.2 基于边际理论的资源承载力评价
1.3 基于风险理论的环境承载力评价
1.4 综合评价
2 绥德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
2.3 基于短板理论绥德县发展制约因素识别
2.4 基于风险理论的绥德县城区地质安全承载力评价
2.5 基于边际理论的绥德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2.5 绥德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城市工业用水资源边际效益研究[J]. 许海东. 水利技术监督. 2019(01)
[2]Risk-based evaluation on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of mountain city-A case study in Suide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China[J]. WANG Yao,ZHANG Mao-sheng,XUE Qiang,WU Si-du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12)
[3]基于边际效应分析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J]. 李爱,杨正先.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04)
[4]中国山区耕地利用边际化表现及其机理[J]. 李升发,李秀彬. 地理学报. 2018(05)
[5]基于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J]. 张茂省,王尧. 地质通报. 2018(Z1)
[6]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吕一河,傅微,李婷,刘源鑫.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1)
[7]基于GIS的耕地边际化评价与转移的生态价值评估——以三峡库区涪陵段为例[J]. 江汶静,田永中,唐君桃,龙宓,吴晶晶,许文轩,肖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8]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J]. 樊杰,周侃,王亚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9]面向重建规划的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应急评价范式[J]. 周侃,樊杰,徐勇.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10]基于边际模型的城镇化进程污染效应极限及演化趋势研究[J]. 张乐勤.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D]. 吕素冰.大连理工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商品期货投资策略与风险控制研究[D]. 张瑛.南昌大学 2014
[2]基于边际效用理论的水资源价值研究[D]. 王欢.北京工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6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6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