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与纠正策略
发布时间:2021-07-07 22:56
运用边际分析法和拓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测度模型,探讨中国2000—2016年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及变化特征,针对性提出土地资源错配纠正策略。结果表明:2000—2016年中国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从3.29%下降到0.56%,空间错配效率损失则由9.34%下降到4.60%;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指数小于空间错配指数,但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值大于空间错配;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类型、成因、损失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西部错配程度较大,但效率损失值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主要结论: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损失依然比较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助于减轻土地资源错配损失;提升农地边际收益是纠正土地资源部门错配的根本路径;差别化区域发展战略与用地政策是纠正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的有效且必要手段。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土地资源错配理论与方法
(一)土地资源错配内涵界定与衡量标准
(二)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测度模型
(1)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测度。
(2)土地资源空间错配效率损失测度。
(三)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三、中国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及时空特征
(一)模型检验与生产函数形式估计
(二)土地资源有效配置量估算与分析
(三)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及特征分析
1.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呈下降趋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2.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3.土地资源错配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4.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
四、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的纠正策略
(一)土地资源部门错配纠正策略
1.有序推进土地资源错配纠正。
2.系统开展土地资源外部性评估。
3.多途径提升农业用地边际收益。
(二)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纠正策略
1.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2.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
3.推进用地指标跨区域流转。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建设用地资源错配的测算、因素分解及产出损失研究[J]. 刘永健,耿弘,孙文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09)
[2]中国土地资源错配、效益损失与政策启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张俊峰,张安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3]土地出让、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J]. 张少辉,余泳泽. 财经研究. 2019(02)
[4]资源错配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与测算[J]. 戴小勇. 当代经济科学. 2018(05)
[5]土地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J]. 余泳泽,宋晨晨,容开建.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9)
[6]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市场化配置可行性分析[J]. 马晓妍,叶剑平,郧文聚. 中国土地. 2017(10)
[7]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J]. 张雄,张安录,邓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3)
[8]土地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差异[J]. 李力行,黄佩媛,马光荣. 管理世界. 2016(08)
[9]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J]. 谢高地,张彩霞,张昌顺,肖玉,鲁春霞. 资源科学. 2015(09)
[10]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错置及完善途径[J]. 郭建锋. 城市问题. 2015(08)
本文编号:3270521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19(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土地资源错配理论与方法
(一)土地资源错配内涵界定与衡量标准
(二)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测度模型
(1)土地资源部门错配效率损失测度。
(2)土地资源空间错配效率损失测度。
(三)变量设置与数据来源
三、中国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及时空特征
(一)模型检验与生产函数形式估计
(二)土地资源有效配置量估算与分析
(三)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及特征分析
1.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呈下降趋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2.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
3.土地资源错配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4.土地资源错配效率损失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
四、中国土地资源错配的纠正策略
(一)土地资源部门错配纠正策略
1.有序推进土地资源错配纠正。
2.系统开展土地资源外部性评估。
3.多途径提升农业用地边际收益。
(二)土地资源空间错配纠正策略
1.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
2.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
3.推进用地指标跨区域流转。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建设用地资源错配的测算、因素分解及产出损失研究[J]. 刘永健,耿弘,孙文华.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09)
[2]中国土地资源错配、效益损失与政策启示: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张俊峰,张安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3]土地出让、资源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J]. 张少辉,余泳泽. 财经研究. 2019(02)
[4]资源错配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与测算[J]. 戴小勇. 当代经济科学. 2018(05)
[5]土地资源错配与环境污染[J]. 余泳泽,宋晨晨,容开建.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9)
[6]建设用地指标跨区域市场化配置可行性分析[J]. 马晓妍,叶剑平,郧文聚. 中国土地. 2017(10)
[7]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J]. 张雄,张安录,邓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3)
[8]土地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差异[J]. 李力行,黄佩媛,马光荣. 管理世界. 2016(08)
[9]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J]. 谢高地,张彩霞,张昌顺,肖玉,鲁春霞. 资源科学. 2015(09)
[10]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错置及完善途径[J]. 郭建锋. 城市问题. 2015(08)
本文编号:3270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70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