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13 10:45
土地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受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范围在不断地加大加深,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学习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福建省晋江市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土地利用数据、统计资料及理论与技术资料,运用基于熵权的指数和法,对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和2011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以及此种变化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晋江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本部分分别从晋江市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结构、数量和景观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结构变化方面。整个研究期间,只有建设用地所占面积有所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都呈现出不同程度减少的趋势。其中,减少比例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11年间减少了63.08%,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较小,11年间减少了16.09%,水域用地减少...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处理
1.1 研究区概况
1.1.1 自然环境概况
1.1.2 社会经济概况
1.1.3 土地与生态环境状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2.1 数据来源
1.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1.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第二章 晋江市土地利用履盖变化特征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指标
2.1.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标
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分析
2.3 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2.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3.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
2.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2.3.4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
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2.4.1 景观指数计算结果
2.4.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第三章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近十年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使用情况分析
3.1.2 晋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3.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3.3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3.3.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3.2 权重的确定
3.3.3 评价方法
3.3.4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第四章 晋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4.1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指数值
4.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综合值
4.3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
第五章 晋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调控对策与建议
5.1 进行土地生态保护规划,合理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5.2 切实保护耕地,严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占用
5.3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轻人地矛盾压力
5.4 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对林地的保护与利用
5.5 加大保护土地生态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公民土地生态安全保护意识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 张杨,严金明,江平,杨乃.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2)
[2]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 郑敬刚,许淑娜,喻铮铮,吴国玺.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3)
[3]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结合部生态风险分析——以泰安市岱岳区为例[J]. 石浩朋,于开芹,冯永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3)
[4]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徐美,朱翔,李静芝. 冰川冻土. 2012(05)
[5]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进展[J]. 史泽鹏,马友华,王玉佳,马中文,黄勤,黄艳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2)
[6]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余健,房莉,仓定帮,朱琳,卞正富.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5)
[7]基于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探析——榆次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郭琼.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8]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曾乐春,李小玲.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4)
[9]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谢菲,舒晓波,廖富强,莫晓宇.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2)
[10]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徐广才,康慕谊,李亚飞. 资源科学. 2011(04)
博士论文
[1]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D]. 覃德华.福建农林大学 2010
[3]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 梅艳.南京农业大学 2009
[4]农业生态安全与评估体系研究[D]. 周上游.中南林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公安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D]. 李维珍.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中地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D]. 姚瑶.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张文柯.西北大学 2009
[4]西安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 刘博.西北大学 2008
[5]山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D]. 苏小苗.山西大学 2008
[6]武冈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邓楚雄.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中国特色民营经济的发展[D]. 刘新伟.华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1917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处理
1.1 研究区概况
1.1.1 自然环境概况
1.1.2 社会经济概况
1.1.3 土地与生态环境状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2.1 数据来源
1.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1.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第二章 晋江市土地利用履盖变化特征分析
2.1 研究方法
2.1.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指标
2.1.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指标
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分析
2.3 晋江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2.3.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3.2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
2.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2.3.4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
2.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2.4.1 景观指数计算结果
2.4.2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第三章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近十年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使用情况分析
3.1.2 晋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选取
3.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3.3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3.3.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3.2 权重的确定
3.3.3 评价方法
3.3.4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标准
第四章 晋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4.1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指数值
4.2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综合值
4.3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
第五章 晋江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调控对策与建议
5.1 进行土地生态保护规划,合理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5.2 切实保护耕地,严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占用
5.3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轻人地矛盾压力
5.4 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对林地的保护与利用
5.5 加大保护土地生态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公民土地生态安全保护意识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 张杨,严金明,江平,杨乃. 农业工程学报. 2013(22)
[2]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 郑敬刚,许淑娜,喻铮铮,吴国玺.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3)
[3]基于景观结构的城乡结合部生态风险分析——以泰安市岱岳区为例[J]. 石浩朋,于开芹,冯永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3)
[4]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湖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徐美,朱翔,李静芝. 冰川冻土. 2012(05)
[5]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进展[J]. 史泽鹏,马友华,王玉佳,马中文,黄勤,黄艳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12(12)
[6]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余健,房莉,仓定帮,朱琳,卞正富.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5)
[7]基于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探析——榆次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郭琼.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8]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曾乐春,李小玲.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4)
[9]浮梁县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谢菲,舒晓波,廖富强,莫晓宇.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2)
[10]锡林郭勒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徐广才,康慕谊,李亚飞. 资源科学. 2011(04)
博士论文
[1]江苏滨海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贺秋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闽东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D]. 覃德华.福建农林大学 2010
[3]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 梅艳.南京农业大学 2009
[4]农业生态安全与评估体系研究[D]. 周上游.中南林学院 2004
硕士论文
[1]公安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D]. 李维珍.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中地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研究[D]. 姚瑶.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张文柯.西北大学 2009
[4]西安城市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研究[D]. 刘博.西北大学 2008
[5]山西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D]. 苏小苗.山西大学 2008
[6]武冈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邓楚雄.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中国特色民营经济的发展[D]. 刘新伟.华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81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8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