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系统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1-07-18 13:08
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系统是集全省森林资源调查、分析、统计和汇总为一体软件产品,具有野外调查导航、定位、属性易输入、因子自动质检、操作流畅等优点。成果数据自动生成Access的mdb数据库。该系统实现了森林资源清查的数字化、无纸化和内外业一体化,能极大提高调查的效率和精度。
【文章来源】:林业建设. 2019,(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样地显示
·18·林业建设总第206期使位置图信息更充分,利于下次清查寻找、定位样地。(4)样木位置图可自动生成。对于在不同定位角测量的磁方位角和水平距,每株样木均可正确无误的在样木位置图内显示。通过不同颜色符号表示正常木(已调查)、未录入(未调查样木)、多测木、异常木、本期死树等。见图4。1.3桌面端系统桌面端用于数据的分组、下发、接收,桌面端系统可属性录入并进行质检,生成样木位置图等,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准备。能将前期数据(.ZDB格式)拷贝到系统内,并能将数据分配给多个调查组,并能下发到移动端,同时可接收移动端的成果数据。(2)数据修改。桌面端能对样地调查因子属性修改、质检。(3)数据字典维护。系统根据细则提供一个字典表,用户也可创建字典表,把各调查因子的属性值导入到字典表中,并对字典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操作。界面如图5。4)质检配置系统更加提供的质检规则,配置数据检查项的功能;如有需要用户可自行配置添加、编辑、删除质检方案。如图6质检配置界面。(5)内置计算公式。样地、样木位置图、周界测试中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根据罗差、方向改正角可相互计算。优势树种、平均胸径、树种结构等因子根据检尺表数据自动计算。2核心问题解决及应用(1)实现旋转样地(即样地西南到西北角点坐标方位角不是0度)内样木参考样地某条边的方位角度,计算出相对此边的相对角度,生成样木位置图,保证所有样木均在样地图内。对于旋转样地,样木按照实际的坐标方位角上图,边界上的样木很容易出现在样地边界外,往往需要手动把样木拖回样地内,造成样木与样地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况不符,对下次清查样木复位造成困难。(2)调查成果的自动入库。调查属性数据能自动存储为Acces
??多测木、异常木、本期死树等。见图4。1.3桌面端系统桌面端用于数据的分组、下发、接收,桌面端系统可属性录入并进行质检,生成样木位置图等,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准备。能将前期数据(.ZDB格式)拷贝到系统内,并能将数据分配给多个调查组,并能下发到移动端,同时可接收移动端的成果数据。(2)数据修改。桌面端能对样地调查因子属性修改、质检。(3)数据字典维护。系统根据细则提供一个字典表,用户也可创建字典表,把各调查因子的属性值导入到字典表中,并对字典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操作。界面如图5。4)质检配置系统更加提供的质检规则,配置数据检查项的功能;如有需要用户可自行配置添加、编辑、删除质检方案。如图6质检配置界面。(5)内置计算公式。样地、样木位置图、周界测试中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根据罗差、方向改正角可相互计算。优势树种、平均胸径、树种结构等因子根据检尺表数据自动计算。2核心问题解决及应用(1)实现旋转样地(即样地西南到西北角点坐标方位角不是0度)内样木参考样地某条边的方位角度,计算出相对此边的相对角度,生成样木位置图,保证所有样木均在样地图内。对于旋转样地,样木按照实际的坐标方位角上图,边界上的样木很容易出现在样地边界外,往往需要手动把样木拖回样地内,造成样木与样地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况不符,对下次清查样木复位造成困难。(2)调查成果的自动入库。调查属性数据能自动存储为Access的yl.mdb,定位物信息存储于yl.mdb的同时,生成JPEG格式的样地位置。完全省去调查卡片人工录入的过程,极大减轻了内业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能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3结论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系统,充分发挥Android图4样木数据录入及位置图图6质检配置界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系统研发及其应用[J]. 魏清华. 林业建设. 2017(04)
[2]“3S”技术与平板电脑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J]. 邓兆. 森林工程. 2016(03)
[3]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优化问题的思考[J]. 李忠平. 林业建设. 2014(06)
[4]基于MobileGIS的林业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研究[J]. 汪宙峰,何政伟,南希. 测绘科学. 2011(02)
[5]森林资源清查移动GIS系统研制[J]. 王六如,李崇贵. 林业科学. 2010(08)
[6]基于VB的森林资源数据采集系统构建[J]. 王志平,李耀翔,万道印. 森林工程. 2010(01)
[7]PDA森林资源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刘新,张绍晨,孟庆祥,李昀. 林业资源管理. 2009(03)
[8]PDA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探讨[J]. 叶慧坤. 林业建设. 2009(02)
[9]基于PDA的森林资源样地调查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肖洲,杜清运. 测绘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3289635
【文章来源】:林业建设. 2019,(0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样地显示
·18·林业建设总第206期使位置图信息更充分,利于下次清查寻找、定位样地。(4)样木位置图可自动生成。对于在不同定位角测量的磁方位角和水平距,每株样木均可正确无误的在样木位置图内显示。通过不同颜色符号表示正常木(已调查)、未录入(未调查样木)、多测木、异常木、本期死树等。见图4。1.3桌面端系统桌面端用于数据的分组、下发、接收,桌面端系统可属性录入并进行质检,生成样木位置图等,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准备。能将前期数据(.ZDB格式)拷贝到系统内,并能将数据分配给多个调查组,并能下发到移动端,同时可接收移动端的成果数据。(2)数据修改。桌面端能对样地调查因子属性修改、质检。(3)数据字典维护。系统根据细则提供一个字典表,用户也可创建字典表,把各调查因子的属性值导入到字典表中,并对字典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操作。界面如图5。4)质检配置系统更加提供的质检规则,配置数据检查项的功能;如有需要用户可自行配置添加、编辑、删除质检方案。如图6质检配置界面。(5)内置计算公式。样地、样木位置图、周界测试中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根据罗差、方向改正角可相互计算。优势树种、平均胸径、树种结构等因子根据检尺表数据自动计算。2核心问题解决及应用(1)实现旋转样地(即样地西南到西北角点坐标方位角不是0度)内样木参考样地某条边的方位角度,计算出相对此边的相对角度,生成样木位置图,保证所有样木均在样地图内。对于旋转样地,样木按照实际的坐标方位角上图,边界上的样木很容易出现在样地边界外,往往需要手动把样木拖回样地内,造成样木与样地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况不符,对下次清查样木复位造成困难。(2)调查成果的自动入库。调查属性数据能自动存储为Acces
??多测木、异常木、本期死树等。见图4。1.3桌面端系统桌面端用于数据的分组、下发、接收,桌面端系统可属性录入并进行质检,生成样木位置图等,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准备。能将前期数据(.ZDB格式)拷贝到系统内,并能将数据分配给多个调查组,并能下发到移动端,同时可接收移动端的成果数据。(2)数据修改。桌面端能对样地调查因子属性修改、质检。(3)数据字典维护。系统根据细则提供一个字典表,用户也可创建字典表,把各调查因子的属性值导入到字典表中,并对字典进行添加、编辑、删除操作。界面如图5。4)质检配置系统更加提供的质检规则,配置数据检查项的功能;如有需要用户可自行配置添加、编辑、删除质检方案。如图6质检配置界面。(5)内置计算公式。样地、样木位置图、周界测试中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根据罗差、方向改正角可相互计算。优势树种、平均胸径、树种结构等因子根据检尺表数据自动计算。2核心问题解决及应用(1)实现旋转样地(即样地西南到西北角点坐标方位角不是0度)内样木参考样地某条边的方位角度,计算出相对此边的相对角度,生成样木位置图,保证所有样木均在样地图内。对于旋转样地,样木按照实际的坐标方位角上图,边界上的样木很容易出现在样地边界外,往往需要手动把样木拖回样地内,造成样木与样地相对位置与实际情况不符,对下次清查样木复位造成困难。(2)调查成果的自动入库。调查属性数据能自动存储为Access的yl.mdb,定位物信息存储于yl.mdb的同时,生成JPEG格式的样地位置。完全省去调查卡片人工录入的过程,极大减轻了内业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能提高调查的精度和效率。3结论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系统,充分发挥Android图4样木数据录入及位置图图6质检配置界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系统研发及其应用[J]. 魏清华. 林业建设. 2017(04)
[2]“3S”技术与平板电脑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J]. 邓兆. 森林工程. 2016(03)
[3]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优化问题的思考[J]. 李忠平. 林业建设. 2014(06)
[4]基于MobileGIS的林业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研究[J]. 汪宙峰,何政伟,南希. 测绘科学. 2011(02)
[5]森林资源清查移动GIS系统研制[J]. 王六如,李崇贵. 林业科学. 2010(08)
[6]基于VB的森林资源数据采集系统构建[J]. 王志平,李耀翔,万道印. 森林工程. 2010(01)
[7]PDA森林资源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 刘新,张绍晨,孟庆祥,李昀. 林业资源管理. 2009(03)
[8]PDA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探讨[J]. 叶慧坤. 林业建设. 2009(02)
[9]基于PDA的森林资源样地调查记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肖洲,杜清运. 测绘科学. 2006(01)
本文编号:3289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8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