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乌兰陶勒盖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21 15:00
  初步勘查显示,乌兰陶勒盖地区具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良好,拟在该地区建立水源地,为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里格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后备水源。本文在深入分析该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和补径排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初值就是内容之一。然而,利用抽水试验数据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时,井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参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使给出的初值更准确,本文尝试采用一种基于三次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计算井损的新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际计算,得出理论降深与实测降深的相关方程,使不满足三次定流量抽水的钻孔的抽水序列数据也能得到修正。利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常用软件—Visual MODFLOW建立了该地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较真实地反应了研究区的水流实际情况。同时本文还对地下水重要补给项之一—降水做出了预报,采用模糊权马尔可夫的方法,将统计分析、模糊集分析等理论有效结合,预报未来10年的降水量,最后建立地下水预报模型,完成该地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评价。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乌兰陶勒盖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地貌图,地貌图,水源地,平均气温


图 2.2 乌兰陶勒盖水源地研究区地貌图2.1.2 气象本区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沙漠化高原型大陆性气候区。受蒙古高压影响极大,西北冷空气控制时间长,降水少,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图 2.3和图 2.4),温差较大,无霜期偏短。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1981~2007 年的平均降水量 326.9mm,多集中于 6、7、8 和 9 月份(占全年 75%左右),且年际变化大,27 年间的降水最大可达 613.6mm(2002 年),而最小时仅为 164.3mm(1999 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2241.3mm。无霜期 140~150 天。年平均气温 6~8oC,一月份平均气温-9.0oC,七月份平均气温 22.5oC,平均气温年较差为 21~23oC,最大日较差 14oC。平均年日照时数 2860 小时,积温年平均值为 2621oC。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54%,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 42%。多年平均风速 3.4m/s,最大风速 24m/s,风向西北或东南。冻土层每年 10 月份出现,翌年 4 月才消失,厚度 74~124cm,最大冻土层深度达 146 厘米。年积雪最大厚度

地层柱状图,白垩系,盆地


图 2.5 研究区地层柱状图(二)构造[1]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的中东部,该盆地是中生代形成的大型陷盆地,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地壳逐渐下沉,接受了巨厚的白垩系碎屑沉过物探资料分析,白垩系沉积时期是一个相当大的内陆盆地,区内升降幅度,盐海子为区内沉降中心,因而厚度较大。下白垩系沉积以后,以上升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随机模拟[J]. 刘猛,束龙仓,刘波.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5(06)
[2]回归分析在水科学中的应用综述[J]. 王国丽,陈晓飞,刘刊,姜国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11)
[3]甘肃黄土高原春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方法[J]. 郭江勇,李耀辉,王文,叶燕华.  中国沙漠. 2004(02)
[4]通用非稳定井流试验数据分析的原理与方法[J]. 郭建青,李彦,马健.  水利学报. 2003(11)
[5]降水预测的模糊权马尔可夫模型及应用[J]. 孙才志,林学钰.  系统工程学报. 2003(04)
[6]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在降水丰枯状况预测中的应用[J]. 孙才志,张戈,林学钰.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04)
[7]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J]. 陈志恺.  水文. 2003(01)
[8]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综述[J]. 董志高,黄勇.  西部探矿工程. 2002(04)
[9]地下水资源评价中降水量的时间序列-马尔可夫模型[J]. 钱家忠,朱学愚,吴剑锋.  地理科学. 2001(04)
[10]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在水文水资源预报中的应用[J]. 王文圣,向红莲,丁晶.  水电能源科学. 2001(02)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D]. 王玮.长安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基于GIS的地下水天然资源评价系统研究[D]. 麦柳妍.长安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5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95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