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20:06
  从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有关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研究成果看,对可利用量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适合于湿润地区的“正算法”和适合于缺水地区的“倒算法”,2方法均以单一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缺乏约束性。本文在协调的思想指导下,以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为手段,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2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水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协调分配社会经济需水量和生态环境耗水量。 论文在研究中,利用系统工程、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计量经济学和经济预测学等经济理论以及恢复生态学理论,对水资源大系统进行协调研究,全文可以概括为“1条主线,2个侧翼,3个水量”,采用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方法,对水资源可利用量做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内容除绪论外可以归结为4大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投入~产出法、宏观经济预测、计量经济学、系统优化、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规模预测的前提条件下,对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进行研究,建立社会经济系统自身需水量求解模型。同时,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的原则,利用定额法和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以及信息生态学等方法对生态环境系统现状耗水量进行研究,采用前人研究成果,建立生态环境耗水量直接计...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可以看出,本文研究区的范围占西北五省区所辖范围的大半

示意图,荒漠区,干旱区,平原区


出山口后径流在与地下水不断交换过程中消失陈”。因此以出山口为界,按高山带、绿洲带、绿洲与荒漠交错带和荒漠带可以分成4个植被带,按山区、平原区、荒漠反可以tIl分为3个区域.详见图1.2所示。图LZ干旱区水分转化及分区示意图从图1.2可以看出,干旱区各流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山区、平原区和荒漠区。联系高山和沙漠的是一些大、中、小河流,以高山的降水与冰川积雪的融水为圭要水源,流经山坡下的洪积平原,归宿于沙漠中的湖泊湿地或消失于沙漠中。而其水资源的形成机制是:I区一山区是内陆河的产水区;n区一平原区(即绿洲和绿洲荒漠交错带)是水的耗散区;m区一荒漠区是水的消失区。干旱区平均降水145.0二(西北地区多年平均为201.0咖,全国648.Onnll),84.0%的降水量集中在山区,平均降水270.Onnll,其中有97.onun形成径流

示意图,新疆,示意图,情况


1新疆国土面积及与中亚各国接壤情况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权重折衷系数的模糊识别方法及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王本德,于义彬,王旭华,刘金禄.  水利学报. 2004(01)
[2]河西内陆区水循环的水资源评价[J]. 高前兆,仵彦卿,俎瑞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06)
[3]地表水开发利用潜力计算方法初探[J]. 邹连文,宋承新,庄会波.  水资源保护. 2003(03)
[4]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研究与规划思路[J]. 郑连生.  中国水利. 2003(08)
[5]BP自组织神经网络在地下水动态分类中的应用[J]. 朱雪芹,董颖,潘世兵.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3(02)
[6]模糊动态规划法在配电网无功优化控制中的应用[J]. 陈星莺,钱锋,杨素琴.  电网技术. 2003(02)
[7]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需水估算的几个问题研讨[J]. 夏军,郑冬燕,刘青娥.  水文. 2002(05)
[8]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管理现代化建设[J]. 刘颖秋.  中国水利. 2002(10)
[9]湖泊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J]. 刘静玲,杨志峰.  自然资源学报. 2002(05)
[10]生态需水量估算问题的初步探讨[J]. 郑冬燕,夏军,黄友波.  水电能源科学. 2002(03)



本文编号:3369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369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0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