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柴达木盆地盐尘暴及其资源生态环境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4 01:40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盐尘暴是一种常见的极端气象灾害。柴达木盆地频发的沙尘暴实质上就是盐尘暴。柴达木盆地盐尘暴已经对区域大气、土壤、植被、人类健康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柴达木盆地盐尘暴中可溶盐成分来源复杂,尽管目前对其形成过程和机制还缺乏深刻理解,但人类的资源开发活动对盐尘暴显然具有促进作用。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柴达木盆地盐尘暴对区域乃至全球的影响,这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正确评估和后期恢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盐湖研究. 2020,28(01)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柴达木盆地盐尘暴及其资源生态环境影响


柴达木盆地盐湖及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布

干旱区,世界,尘暴


世界上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布,这些区域也是荒漠、盐漠、咸水湖泊或盐湖的主要分布地区(图1)。由于自然变化因素的影响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这些地区成为盐尘暴的策源区或潜在策源区。盐尘暴最典型的地区莫过于中亚的里海—咸海地区。咸海是世界第四大内陆湖泊,也是一个国际性湖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湖泊大面积萎缩,干涸的湖底则变成了该地区盐尘暴的重要策源地,对人类健康也产生了极大影响[8]。里海盆地的乌尔米耶盐湖,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几近干涸,进而引发了盐尘暴,并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及农业产生严重影响[9]。里海—咸海地区是目前研究湖泊生态环境变化(退化)的热点地区之一[10]。还有研究表明,干盐湖排放的盐碱粉尘对Salton沿海地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每天PM10的贡献率达8.9%[11];在美国西部和墨西哥,从土壤中排放的盐类矿质粉尘对科罗拉多粉尘颗粒中的Na+和Cl-有显著的贡献[12];在阿根廷和伊朗等地区,也观察到了盐碱矿物粉尘气溶胶[13-14]。因此,盐尘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中国的盐(碱)尘暴研究比较晚,在进入 21 世纪之后才陆续开展工作。相比普通尘暴,虽然研究较少,但其存在和影响,已被许多研究所认识。介冬梅等对东北地区大气进行了研究,明确指出了该地区的碱性尘暴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危害性[2]。与此同期,一些学者对新疆的盐尘暴(主要是艾比湖)在成因机制、运输路径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国内研究最多和最详细的地区[3,5,16]。京津冀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尘暴频发,一些学者研究后指出,这些沙尘暴中含有数量可观的可溶盐组分,并非普通的沙尘暴,而是灾害性更强的盐碱尘暴(化学尘暴)[17-18],盐尘物源很可能来自干盐湖或干旱区的盐渍土[19-20]。此外,沿海地区由于土地盐渍化、滨海含盐沙丘等原因,也存在盐碱尘暴灾害[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气候变化中被忽略的重大问题——盐碱(混合)尘暴[J]. 宋怀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01)
[2]青藏高原地区TSP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祁栋林,李晓东,蔡永祥,肖宏斌,王力,黄建青,李德林,王剑琼,刘鹏.  中国环境科学. 2012(12)
[3]青藏高原大气气溶胶研究进展[J]. 唐信英,罗磊,金之川.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02)
[4]青海省北部重点成矿带与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研究[J]. 张焜,马世斌,刘丽萍.  西北地质. 2012(01)
[5]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性质和治理——以北京2006年4月16日的尘暴为例[J]. 韩同林,林景星,王永,郑柏峪,宋怀龙,刘江永,蒋高明,史培军,张静.  地质通报. 2007(02)
[6]控制艾比湖干涸湖底风蚀的合理水面估算与效果监测[J]. 包安明,穆桂金,章毅,冯先伟,常存,尹小君.  科学通报. 2006(S1)
[7]苏干湖沉积物粒度组成记录尘暴事件的初步研究[J]. 强明瑞,陈发虎,周爱锋,肖舜,张家武,金明.  第四纪研究. 2006(06)
[8]天津滨海新区盐尘暴成因、危害及生态治理探讨[J]. 张民胜,袁建军,郭育文.  盐业与化工. 2006(04)
[9]柴达木盆地沙尘暴气候特征及其预报[J]. 苟日多杰.  气象科技. 2003(02)
[10]东北平原西部的碱性尘暴[J]. 介冬梅,胡克,白跃华,赵明洁.  第四纪研究. 2003(02)



本文编号:3382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382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