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自然资源丰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3 18:49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与能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然资源。基于“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本文开展我国各地区自然资源丰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能够帮助资源丰裕区认清各自的状况,并据此做出相应的决策,使其发挥最大潜能。自然资源丰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建立在各项自然资源丰度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确定的基础上,首先对自然资源丰度的界定和计算是后续工作的前提。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归纳,界定了相关概念,选取了自然资源的五项重要指标,即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综合考虑区域面积和资源状况,明确28个省市为研究地区。通过自然资源丰度指标体系的建立,运用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客观赋权法,实现各项自然资源丰度值的计算。确定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关系模型。通过各类回归模型参数的比较,选择回归拟合程度最好的作为两者关系模型;如果拟合程度不佳,应祛除异常样本点,使模型得到优化,从而确定最终的关系模型。结合各省自然资源状况,探究其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关系,为各地区正确处理资源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能源丰度散点图
图 4-1 能源丰度散点图从图 4-1 可以看出能源资源丰度散点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除去第产业生产值低于 5000 亿元且能源丰度值低于 20 的样本点,剩余样本点呈现明的负相关关系。(2)利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描述散点图。
从图 4-2 可以看到三次曲线拟合程度相对于其它模型曲线而言是最优的;其参数 R Square 值为 0.045,R 值仅为 0.212,整体拟合度很低。(3)优化回归模型。祛除能源丰度值和产业生产值相对较低的样本点,这些省份本身能源资源比较匮乏,经济结构相对落后,能源本身对产业发展的刺激非常薄弱。因此在模型优化过程中将西藏、甘肃、宁夏、安徽、贵州、云南、海南、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等样本点置于研究之外。得到优化后的模型如图 4-3。第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持续利用对策[J]. 蒋一涵. 北方经济. 2008(22)
[2]对自然资源概念的再认识[J]. 万年庆,罗焕枝,刘学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3]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关系研究[J]. 吴新文. 经济师. 2008(10)
[4]基于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的石家庄市农业资源研究[J]. 杨萍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4)
[5]中国区域经济与资源丰度相关性研究[J]. 张菲菲,刘刚,沈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4)
[6]福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黄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07(06)
[7]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 徐康宁,邵军. 世界经济. 2006(11)
[8]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 鞠晴江.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3)
[9]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 徐康宁,王剑. 经济研究. 2006(01)
[10]缓解资源约束 促进产业发展[J]. 吕铁. 学习与探索. 2004(06)
博士论文
[1]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 王智辉.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省际自然资源总丰度评价研究[D]. 陈芙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2]基于熵权法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D]. 王继伟.青岛大学 2007
[3]自然资源禀赋和四川省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明榆.四川大学 2007
[4]熵权法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 王永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6
[5]太行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 赵现平.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3709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能源丰度散点图
图 4-1 能源丰度散点图从图 4-1 可以看出能源资源丰度散点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除去第产业生产值低于 5000 亿元且能源丰度值低于 20 的样本点,剩余样本点呈现明的负相关关系。(2)利用非线性回归模型描述散点图。
从图 4-2 可以看到三次曲线拟合程度相对于其它模型曲线而言是最优的;其参数 R Square 值为 0.045,R 值仅为 0.212,整体拟合度很低。(3)优化回归模型。祛除能源丰度值和产业生产值相对较低的样本点,这些省份本身能源资源比较匮乏,经济结构相对落后,能源本身对产业发展的刺激非常薄弱。因此在模型优化过程中将西藏、甘肃、宁夏、安徽、贵州、云南、海南、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等样本点置于研究之外。得到优化后的模型如图 4-3。第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持续利用对策[J]. 蒋一涵. 北方经济. 2008(22)
[2]对自然资源概念的再认识[J]. 万年庆,罗焕枝,刘学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3]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关系研究[J]. 吴新文. 经济师. 2008(10)
[4]基于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的石家庄市农业资源研究[J]. 杨萍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04)
[5]中国区域经济与资源丰度相关性研究[J]. 张菲菲,刘刚,沈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4)
[6]福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黄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07(06)
[7]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J]. 徐康宁,邵军. 世界经济. 2006(11)
[8]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J]. 鞠晴江. 安徽大学学报. 2006(03)
[9]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 徐康宁,王剑. 经济研究. 2006(01)
[10]缓解资源约束 促进产业发展[J]. 吕铁. 学习与探索. 2004(06)
博士论文
[1]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 王智辉.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省际自然资源总丰度评价研究[D]. 陈芙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2]基于熵权法的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D]. 王继伟.青岛大学 2007
[3]自然资源禀赋和四川省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明榆.四川大学 2007
[4]熵权法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 王永涛.武汉理工大学 2006
[5]太行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 赵现平.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37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45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