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04:12
旅游资源不仅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旅游供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该研究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A级旅游景区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市域尺度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征;(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分布集聚区呈现"三大四小"的特点,总体空间格局为中部密集程度最高,其次是西部和东部;(3)区域地形条件、水体资源禀赋、交通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机制。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2020,26(07)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式中,n为区域的个数;Yi为各区域内某一研究对象在总区域内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的累计百分比。不平衡指数S的取值范围为0<S<1。S=0,说明研究对象平均分布在各区域中;S=1,说明研究对象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中。利用Excel计算不平衡指数,衡量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在各市分布均衡的状况,其不平衡指数S=0.633,表明从市域分布来看呈现较不均衡的现状。通过旅游资源在各市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图2)可以发现,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十堰、南阳、汉中、襄阳等地,占旅游资源总量的60%以上。2.3 空间分布密度
通过对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均衡性的分析,发现旅游资源呈现明显的集聚非均衡分布的特征。进一步通过空间分布密度的测算及可视化表达衡量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状况,其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集聚区呈现“三大四小”的特点,总体空间格局为中部密集程度最高,其次为西部和东部。具体而言,形成了以汉中、十堰、南阳、武汉为核心的高密度聚集区;以安康、商洛、荆门及随州为核心的中密度聚集区;天门、仙桃、潜江等则是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低密度分布区。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本文编号:3484598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2020,26(07)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式中,n为区域的个数;Yi为各区域内某一研究对象在总区域内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的累计百分比。不平衡指数S的取值范围为0<S<1。S=0,说明研究对象平均分布在各区域中;S=1,说明研究对象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中。利用Excel计算不平衡指数,衡量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在各市分布均衡的状况,其不平衡指数S=0.633,表明从市域分布来看呈现较不均衡的现状。通过旅游资源在各市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图2)可以发现,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十堰、南阳、汉中、襄阳等地,占旅游资源总量的60%以上。2.3 空间分布密度
通过对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均衡性的分析,发现旅游资源呈现明显的集聚非均衡分布的特征。进一步通过空间分布密度的测算及可视化表达衡量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状况,其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集聚区呈现“三大四小”的特点,总体空间格局为中部密集程度最高,其次为西部和东部。具体而言,形成了以汉中、十堰、南阳、武汉为核心的高密度聚集区;以安康、商洛、荆门及随州为核心的中密度聚集区;天门、仙桃、潜江等则是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低密度分布区。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本文编号:3484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48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