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松辽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6 06:41
  水资源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由于愈演愈烈人类活动和自然运动的共同影响,发生着复杂的演化过程。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日益增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在我国,由于农业生产发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等活动,使得降水和径流关系发生明显改变,在同等降水条件下,河川径流量比以前下垫面条件有所减少。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和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改变,对降水的利用程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因此有必要研究水资源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预测流域未来可能的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变化;定量揭示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下的水资源演变趋势及其分项的演变规律,为松辽流域宏观水资源规划提供有力支持。首先论述了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进展,主要总结了在变化环境的大前提下,水资源演变规律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流域水循环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的分析方法,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水资源演变规律的定性研究,分析流域水文要素的随机性、周期性、趋势性、突变性和跳跃性等特征。二是耦合二元模型,选取对水循环...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松辽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技术路线

松辽流域,社会经济,变化趋势,年均增长率


图 4-1 松辽流域 1980-2000 年社会经济变化趋势3 农业松辽流域有耕地 38640 万亩(2000 年),占全流域总面积 124.92km2的 2总人口计,人均占有耕地 3.25 亩(按农业人口计为 5.67 亩)。与全国相地占有量较高。全流域 1980 年粮食产量为 3817 万吨,亩产 162 公斤。2000 年粮食产量万吨,亩产 238 公斤。二十年来分别增加 60%和 46.9%。按总人口计,20产量 515 公斤。按农业人口计,人均产量 898 公斤。在五个统计年中,量最高年为 1995 年的 6852 万吨,其次为 1990 年的 6542 万吨。单产量 1995 年的 279 公斤/亩,其次为 1990 年的 269 公斤/亩。辽流域有效灌溉面积从 1980 年的 2373 万亩增至 2006 年的 5118 万亩,1.16 倍,年均增长率为 3.92%。农田实灌面积从 1980 年的 1738 万亩增年的 4975 万亩,增加了 1.86 倍,年均增长率为 5.4%。其中水田面积从 196 万亩增至 2000 年的 3352 万亩,增加了 3.06 倍,年均增长率为 7.25%

示意图,演化模型,流域水资源,基本构架


第四章 松辽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简介资源调配属于规划层面的内容,所以可以根据一定规划时段和规划范围的需求,采用集总式模型来实现对流域水资源调配过程的模拟,主要包括流域/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模拟和基于配置方案的水资源调度模拟。而对于供用耗排系统中水分的消耗过程、水库泄水以后的河道演进过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的基本构架示意图,见图 4-2。建立流域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型即首先模拟各水循环与能量循环要素过程,其次模拟人工侧枝水循环过程中的水量分配问题,然后将二者紧密耦合起来[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 于兴杰,孙金丹,张树田,史福祥.  山西水利科技. 2009(02)
[2]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J]. 张同泽,蔡焕杰,王小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05)
[3]三川河流域水资源演变个例研究[J]. 仇亚琴,周祖昊,贾仰文,秦大庸,王浩,严登华,姜乃迁,王国庆.  水科学进展. 2006(06)
[4]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淡水资源及其脆弱性影响研究综述[J]. 王国庆,张建云,章四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02)
[5]黄河源区水循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J]. 张士锋,贾绍凤,刘昌明,曹文柄,郝芳华,刘九玉,燕华云.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4(S1)
[6]黑河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J]. 张光辉,刘少玉,张翠云,陈宗宇,聂振龙,申建梅,王金哲,王昭.  中国地质. 2004(03)
[7]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J].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  地球物理学报. 2004(05)
[8]半干旱地区霍林河流域径流演变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 卞建民,王世杰,林年丰,汤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04)
[9]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分析[J]. 郝芳华,陈利群,刘昌明,戴东.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3)
[10]基于小波的黄河上游天然年径流变化特性分析[J]. 张少文,丁晶,廖杰,张学成,王玲.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4(03)

博士论文
[1]水资源综合评价及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D]. 仇亚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06

硕士论文
[1]松辽流域可持续发展水利发展对策研究[D]. 于洪民.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19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519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