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时空特征

发布时间:2021-12-28 23:43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核算了甘肃全省及14个市(州)2003—201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其生态盈亏和生态足迹强度,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7年甘肃省水资源生态足迹远大于生态承载力,导致水资源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基本一致,而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甘肃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生产用水尤其是农业用水是最大的足迹账户,且呈下降趋势;生态用水足迹虽然占比很低,但呈快速增长态势,用水结构趋向合理;(3)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分布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的区域差异也较大,但呈缩小的态势;(4)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差异也十分显著,其高水平区和较高水平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呈现出向低值区发展的趋势;(5)水土资源匹配不合理,土地资源少而分散的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而土地资源丰富的河西地区水资源生态赤字严重。

【文章来源】: 干旱区地理. 2020,43(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水资源生态足迹
    1.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1.3 水资源生态盈亏
    1.4 水资源生态足迹强度
    1.5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2.2 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差异
        2.2.1 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区域差异
        2.2.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差异
        2.2.3 水资源生态盈亏的区域差异
    2.3 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
        2.3.1 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
        2.3.2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
3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00—2017年中国城市绿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雒占福,张金,刘娅婷,朱立祥.  干旱区地理. 2020(02)
[2]甘肃中东部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J]. 赵鸿雁,陈英,周翼,裴婷婷,谢保鹏,王晓倩.  干旱区地理. 2019(06)
[3]1967—2017年甘肃省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时空特征 [J]. 张华,王浩.  干旱区地理. 2019(05)
[4]山西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J]. 贾陈忠,乔扬源,关格格,赵凯丽.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2)
[5]基于改进水生态足迹的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J]. 王刚毅,刘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1)
[6]典型喀斯特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铜仁市为例 [J]. 杨志远,杨建,杨秀春.  经济地理. 2018(09)
[7]成都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时空演变研究 [J]. 熊娜娜,谢世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8]2000—2014年甘肃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 [J]. 曹博,张勃,马彬,王国强,唐敏,张耀宗,贾艳青.  中国沙漠. 2018(02)
[9]延边州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研究 [J]. 赵静,王颖,赵春子,金明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12)
[10]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J]. 刘楚烨,赵言文,马群宇,卞雪,贲春月.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6)

硕士论文
[1]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应用[D]. 范晓秋.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54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554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