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与驱动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8 22:04
以陕西省镇巴县林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镇巴县森林类型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其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结果表明:1)在2009—2016年间发生最明显的转移是非林地转为有林地,增加量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2)总变化量变化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其次是非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而随着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组成结构更加优化。3)使用统计学方法快速区分出了各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镇巴县在2009—2016年间最优势的系统转移为:灌木林地转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最优势的随机转移为:有林地转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4)影响该地区林地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林业规划调整。5)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快捷地得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对深入探究其变化机理,为政府制定出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帮助。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及预处理
1.3 研究方法
1.3.1 基于转移矩阵的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1.3.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持续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森林资源格局与结构分析
2.2 森林资源变化系统性和随机性
2.3 林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无人机航测的漯河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尺度效应[J]. 汪桂芳,穆博,宋培豪,金牧青,何瑞珍,田国行. 生态学报. 2018(14)
[2]基于SWAT模型的乌鲁木齐河上游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J]. 祖拜代·木依布拉,师庆东,普拉提·莫合塔尔,张润. 生态学报. 2018(14)
[3]基于景观指数的干旱区河谷县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及预测[J]. 吴楠,张永福,李瑞.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4]黄土山丘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长河流域为例[J]. 熊侣英,师学义.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5]兖州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吕欣怡,王慧,袁兴中,孙小银,孙晓芳,孙晋芳. 山东科学. 2018(01)
[6]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效应分析[J]. 李玉玲,李世平,祁静静.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7]东江源稀土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研究[J]. 吴倩雯,况润元,张刚华,秦建. 测绘科学. 2019(03)
[8]北京边缘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评价——以牛栏山-马坡镇为例[J]. 王丽群,张志强,李格,马丰伟,陈立欣. 生态学报. 2018(03)
[9]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壤侵蚀估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李成志,连晋姣,陈洪松,冯腾,付智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5)
[10]基于GIS的石漠化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生态风险测度[J]. 彭文君,舒英格.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博士论文
[1]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蒸散发的影响[D]. 陈耀亮.浙江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31631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39(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及预处理
1.3 研究方法
1.3.1 基于转移矩阵的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1.3.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持续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森林资源格局与结构分析
2.2 森林资源变化系统性和随机性
2.3 林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无人机航测的漯河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尺度效应[J]. 汪桂芳,穆博,宋培豪,金牧青,何瑞珍,田国行. 生态学报. 2018(14)
[2]基于SWAT模型的乌鲁木齐河上游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J]. 祖拜代·木依布拉,师庆东,普拉提·莫合塔尔,张润. 生态学报. 2018(14)
[3]基于景观指数的干旱区河谷县域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分析及预测[J]. 吴楠,张永福,李瑞.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4]黄土山丘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长河流域为例[J]. 熊侣英,师学义.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5]兖州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吕欣怡,王慧,袁兴中,孙小银,孙晓芳,孙晋芳. 山东科学. 2018(01)
[6]陕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及脱钩效应分析[J]. 李玉玲,李世平,祁静静.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7]东江源稀土矿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研究[J]. 吴倩雯,况润元,张刚华,秦建. 测绘科学. 2019(03)
[8]北京边缘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评价——以牛栏山-马坡镇为例[J]. 王丽群,张志强,李格,马丰伟,陈立欣. 生态学报. 2018(03)
[9]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壤侵蚀估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李成志,连晋姣,陈洪松,冯腾,付智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5)
[10]基于GIS的石漠化山区县域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生态风险测度[J]. 彭文君,舒英格.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博士论文
[1]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蒸散发的影响[D]. 陈耀亮.浙江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31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63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