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PSIR模型的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05:18
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的重要城市。然而,东营市地表水年均水资源量仅为4.47亿m3,地下水年均水资源量为0.85亿m3淡水资源,当地水资源总量不足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保证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利用,能够更好的服务人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具体分析了东营市2009年、2015年、202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对东营市2000年-2009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并对2013年-2020年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作出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介绍了东营市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社会经济概况。地理概况主要介绍了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土壤、动植物资源。最后重点介绍了东营市水资源,包括当地水资源以及客水水资源,客水来源于黄河、小清河以及支脉河等。第三部分为供需平衡分析。需水预测包括四个部分:生活需水预测、工业需水预测、农业需水预测以及生态环境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包括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客水资源。论文采用了定额法对东营市2009年水资源的供需状...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概况
2.4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2.5 水环境概况
3 东营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1 需水预测
3.2 供水预测
3.3 供需平衡分析
4 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
4.2 评价方法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4.5 指标权重的计算
4.6 综合评价
4.7 结果分析
4.8 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预测
5 可持续利用模式
5.1 开发新水源
5.2 工业用水
5.3 农业节水
6 对策
6.1 开发新水源,提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6.2 有效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水利管理
6.3 加大农业水利投资,减少水资源浪费
6.4 节约用水,从身边做起
7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PSIR模型下小水电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贾立敏,曾露,田志超,李淼,刘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10)
[2]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J]. 常青,何欢乐,季宏伟. 中国土地科学. 2010(06)
[3]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比较研究[J]. 毛欣欣,沙景华,赖欢欣. 资源与产业. 2010(01)
[4]城市雨水资源化潜力及效益分析与利用模式探讨[J]. 鹿新高,庞清江,邓爱丽,王伟锋. 水利经济. 2010(01)
[5]郑州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利用状况分析[J]. 蒋桂芹,吴泽宁. 人民黄河. 2009(09)
[6]水电工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 刘利. 四川水力发电. 2009(03)
[7]DPSIR模型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 熊鸿斌,刘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8]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J]. 邵超峰,鞠美庭,张裕芬,李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05)
[9]基于DPSIR模型的生态补偿机理分析[J]. 杨向阳,明庆忠.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04)
[10]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 楚文海,鄢贵权,苏维词,杨先寿. 水利学报. 2008(06)
硕士论文
[1]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D]. 巢礼义.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基于DPSIR模型的陕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高波.西北工业大学 2007
[3]凉城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杜鹏飞.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4]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杨剑.华中师范大学 2006
[5]沿江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陈正虎.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40949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概况
2.4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2.5 水环境概况
3 东营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1 需水预测
3.2 供水预测
3.3 供需平衡分析
4 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
4.2 评价方法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 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4.5 指标权重的计算
4.6 综合评价
4.7 结果分析
4.8 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预测
5 可持续利用模式
5.1 开发新水源
5.2 工业用水
5.3 农业节水
6 对策
6.1 开发新水源,提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6.2 有效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水利管理
6.3 加大农业水利投资,减少水资源浪费
6.4 节约用水,从身边做起
7 结论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PSIR模型下小水电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贾立敏,曾露,田志超,李淼,刘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10)
[2]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J]. 常青,何欢乐,季宏伟. 中国土地科学. 2010(06)
[3]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比较研究[J]. 毛欣欣,沙景华,赖欢欣. 资源与产业. 2010(01)
[4]城市雨水资源化潜力及效益分析与利用模式探讨[J]. 鹿新高,庞清江,邓爱丽,王伟锋. 水利经济. 2010(01)
[5]郑州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利用状况分析[J]. 蒋桂芹,吴泽宁. 人民黄河. 2009(09)
[6]水电工程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 刘利. 四川水力发电. 2009(03)
[7]DPSIR模型在安徽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 熊鸿斌,刘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8]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J]. 邵超峰,鞠美庭,张裕芬,李智.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05)
[9]基于DPSIR模型的生态补偿机理分析[J]. 杨向阳,明庆忠.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04)
[10]贵州典型喀斯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 楚文海,鄢贵权,苏维词,杨先寿. 水利学报. 2008(06)
硕士论文
[1]湖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D]. 巢礼义.湖南师范大学 2007
[2]基于DPSIR模型的陕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高波.西北工业大学 2007
[3]凉城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杜鹏飞.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4]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杨剑.华中师范大学 2006
[5]沿江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 陈正虎.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40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64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