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象山港海洋牧场建设与生物资源的增殖养护技术

发布时间:2022-02-23 22:05
  通过生物资源生境营造、适宜性增殖物种筛选与应用、牧化物种增殖与采捕、效果评估和管理等技术的研究与运用,建立有效恢复生物资源、实现天然水域渔业生物资源产出功能最大化的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至今已建成由15个圆角六边形和1 000个台面框架型诱导礁组合而成的7个鱼礁群,面积25 hm2,形成空方规模53 810 m3;移植海带、坛紫菜和龙须菜等大型海藻,建成以浮式平面藻床为主的人工藻场80 hm2。底播毛蚶、栉江珧等贝类2 000万粒;年放流大黄鱼、黑鲷、黄姑鱼、褐鲳鲉等鱼类苗种160万尾;中国明对虾、日本对虾等虾类1亿尾。调查结果显示,牧场示范区富营养化程度有所降低,初级与次级生产力明显提升,其中海藻年生物量约为18 000 kg/hm2;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养护效果良好,人工鱼礁投放19个月后,鱼礁区游泳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总生物量和总丰度分别为对照区的1.32倍、2.04倍和1.49倍。 

【文章来源】:水产学报. 2019,43(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蓝色增长背景下的海洋生物生态城市化设想与海洋牧场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 章守宇,周曦杰,王凯,林军,赵静,赵旭,郭禹,刘书荣,程晓鹏.  水产学报. 2019(01)
[2]锶元素对黑鲷幼鱼耳石的标记效果分析[J]. 张翼,姜亚洲,徐开达,蒋宏雷,焦海峰,张辉,程家骅,李圣法.  海洋渔业. 2018(02)
[3]象山港春、夏季仔稚鱼种类组成结构特征[J]. 王宇坛,李圣法,杨林林,袁兴伟,姜亚洲,林楠.  海洋渔业. 2017(03)
[4]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回顾与展望[J]. 杨红生.  水产学报. 2016(07)
[5]象山港典型增殖种类的生态容量评估[J]. 杨林林,姜亚洲,袁兴伟,林楠,刘尊雷,李圣法.  海洋渔业. 2016(03)
[6]象山港黄姑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及增殖群体利用方式优化[J]. 姜亚洲,林楠,刘尊雷,袁兴伟,李圣法,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2016(03)
[7]Effects of an artificial reef system on demersal nekton assemblages in Xiangshan Bay,China[J]. 姜亚洲,林楠,袁兴伟,焦海峰,申屠基康,李圣法.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6(01)
[8]大黄鱼耳石锶标志技术[J].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李圣法,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6)
[9]象山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Ecopath模型评价[J]. 杨林林,姜亚洲,袁兴伟,林楠,刘尊雷,李圣法.  海洋渔业. 2015(05)
[10]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J]. 杜秀宁,王云龙.  海洋通报. 2014(03)



本文编号:3641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641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