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探略
发布时间:2022-02-25 05:38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为焦点的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新博弈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同于传统的国家间军事安全问题,这些博弈带有了全新的行为方式特征和非传统安全性质内涵,因此,也提出了根本不同的解决和实践行为方式的要求。作为这种非传统安全一部分的水关系问题,与国际气候和环境问题等有着密切的关联。由其自身特殊物理属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不均衡分配性)导致的尖锐供需矛盾关系、国际河流上下游水能源开发利用争端等,在自上世纪70年代发展以来的这种形势下,日益以现实性的紧迫问题面孔呈现出来,成为扩展了的国际安全关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这样,水安全关系理论随着国际安全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和变迁经历了:从最初的“水稀缺导致冲突”论,到水很少能够直接引发冲突和战争——尽管常常会涉及到水,再到目前的水事实上是促成更宽领域合作的重要因素,形成了理论中的各种思想流派、对立观点和立场的激烈争议。贯穿始终的还有水问题的“安全化”的分歧。非传统问题“安全化”与“去安全化”的理论争论构成目前国际安全研究的内在推动力之一。“水是否属于安全?”的问题,伴随着对安全概念拓展的争议和一...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资理论问题研究综述
1.1.1 国外水理论研究综述
1.1.2 国内水理论研究综述
1.2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理论与现实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合作理论分析
2.1 国际水理论的嬗变
2.1.1 国际"水战略"论
2.1.2 国际"水合作"论
2.2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关系
2.2.1 "中国水威胁"论?
2.2.2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合作关系
2.2.2.1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关系性质
2.2.2.2 新地区安全秩序和安全合作观变迁
2.2.2.3 水安全与国际水合作安全概念
第三章 非传统安全境域下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合作安全机制建设:现状与问题
3.1 中国—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进程及机制建设
3.1.1 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水安全合作进程
3.1.2 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自贸区战略中的水资源安全合作
3.1.3 从APCE到东盟10+3(APT)、10+1的水资源安全合作
3.2 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合作安全与机制建设中的问题
3.2.1 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的外部情境影响(situational influence)
3.2.2 流域水资源稀缺与开发利用争端
3.2.3 流域水安全合作机制构建中的困境
第四章 中国—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与机制建设的应对
4.1 加强传统领域中的政治信任措施
4.2 借鉴其他流域水安全合作与机制建设模式
4.3 建设流域综合性水资源管理机制
4.4 建设流域预防性水安全机制
4.5 发挥大国在流域水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4.6 其他因素考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末以来中、美与东盟的三边互动关系——以权力转移为视角[J]. 陈衍德,陈遥. 当代亚太. 2009(06)
[2]合作安全——后冷战时代安全思维的理性回归[J]. 杜农一.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05)
[3]中国FTA战略中的国际环境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 余振,沈铭辉,吴莹.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05)
[4]论地缘政治的“对抗性”思维[J]. 鞠海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05)
[5]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趋势[J]. 张蕴岭. 当代亚太. 2009(04)
[6]中国周边关系中的非政府因素与中国学者研究方法的转变[J]. 查道炯. 当代亚太. 2009(01)
[7]水资源安全和中印关系[J]. 蓝建学. 南亚研究. 2008(02)
[8]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J]. 鲁道夫·赛维里诺,王玉主. 当代亚太. 2008(03)
[9]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新思路——《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一书评介[J]. 丁金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02)
[10]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逻辑[J]. 于宏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05)
本文编号:3643797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水资理论问题研究综述
1.1.1 国外水理论研究综述
1.1.2 国内水理论研究综述
1.2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理论与现实意义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合作理论分析
2.1 国际水理论的嬗变
2.1.1 国际"水战略"论
2.1.2 国际"水合作"论
2.2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关系
2.2.1 "中国水威胁"论?
2.2.2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合作关系
2.2.2.1 中国与东盟水安全关系性质
2.2.2.2 新地区安全秩序和安全合作观变迁
2.2.2.3 水安全与国际水合作安全概念
第三章 非传统安全境域下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合作安全机制建设:现状与问题
3.1 中国—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进程及机制建设
3.1.1 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水安全合作进程
3.1.2 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自贸区战略中的水资源安全合作
3.1.3 从APCE到东盟10+3(APT)、10+1的水资源安全合作
3.2 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合作安全与机制建设中的问题
3.2.1 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的外部情境影响(situational influence)
3.2.2 流域水资源稀缺与开发利用争端
3.2.3 流域水安全合作机制构建中的困境
第四章 中国—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与机制建设的应对
4.1 加强传统领域中的政治信任措施
4.2 借鉴其他流域水安全合作与机制建设模式
4.3 建设流域综合性水资源管理机制
4.4 建设流域预防性水安全机制
4.5 发挥大国在流域水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4.6 其他因素考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末以来中、美与东盟的三边互动关系——以权力转移为视角[J]. 陈衍德,陈遥. 当代亚太. 2009(06)
[2]合作安全——后冷战时代安全思维的理性回归[J]. 杜农一.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05)
[3]中国FTA战略中的国际环境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 余振,沈铭辉,吴莹.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05)
[4]论地缘政治的“对抗性”思维[J]. 鞠海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05)
[5]东亚区域合作的新趋势[J]. 张蕴岭. 当代亚太. 2009(04)
[6]中国周边关系中的非政府因素与中国学者研究方法的转变[J]. 查道炯. 当代亚太. 2009(01)
[7]水资源安全和中印关系[J]. 蓝建学. 南亚研究. 2008(02)
[8]中国—东盟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J]. 鲁道夫·赛维里诺,王玉主. 当代亚太. 2008(03)
[9]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新思路——《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一书评介[J]. 丁金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02)
[10]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逻辑[J]. 于宏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05)
本文编号:3643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64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