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15 17:47
  大气中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将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加剧了某些地区的洪涝和干旱灾害,对水文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气候变暖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水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5个GCMs的输出结果在黄河源区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大气环流模式对气温的模拟较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黄河源区未来100年的气温也升高了1.8~9.0℃;对于降水,更多的是具有定性的揭示长期演变的趋势。 研究了基于DEM的流域特征信息的提取,包括水系的提取、子流域的划分、流域边界线的提取等;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栅格单元结合自然子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结构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蒸散发模块、产流量模块、分水源模块、汇流模块。将每个网格内的产流量,按照自然子流域进行汇流计算,然后演算到流域的出口断面。针对GCMs的时空分辨率较低的情况,在计算过程中对气候资料进行了时空解集。利用该模型对黄河源区1961-2000年的逐月流量过程进行了模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分析了未来100年水资...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
        1.1.2 水资源现状
        1.1.3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的关系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际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区域的选择及概况
    1.5 研究方法及目标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气候变化与情景
    2.1 气候变化的原因
    2.2 历史气候变化
        2.2.1 四个主要温暖湿润期
        2.2.2 四个寒冷干燥期
        2.2.3 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
    2.3 气候变化情景与模式
        2.3.1 气候情景
        2.3.2 排放情景
        2.3.3 气候模式
    2.4 GCMs输出结果的修正
    2.5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2.5.1 气候倾向率
        2.5.2 未来气温变化趋势
        2.5.3 未来降水变化趋势
    2.6 模式之间的对比
        2.6.1 季度模拟效果
        2.6.2 降水的年内不均匀性
        2.6.3 年内变化幅度
    2.7 极端事件
    2.8 小结
第三章 水文模型的率定和验证
    3.1 分布式水文模型概述
    3.2 特征提取
        3.2.1 DEM预处理
        3.2.2 流向的确定
        3.2.3 水系的提取
        3.2.4 流域界限的识别和子流域划分
        3.2.5 子流域坡度
        3.2.6 子流域长度
        3.2.7 子流域面积、河道长度
    3.3 资料解集
        3.3.1 空间插值
        3.3.2 时间解集
    3.4 融雪及冻土
        3.4.1 融雪原理
        3.4.2 融雪出水量的估算
        3.4.3 冻土影响
    3.5 产流计算
        3.5.1 蓄满产流
        3.5.2 分水源计算
        3.5.3 蒸散发计算
    3.6 汇流计算
        3.6.1 坡面汇流
        3.6.2 河道汇流
    3.7 模拟结果与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水资源情景
    4.1 水资源变化趋势
    4.2 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4.2.1 径流对气温的敏感性分析
        4.2.2 径流对降水的敏感性分析
    4.3 径流变化特性
        4.3.1 年内不均匀性
        4.3.2 集中程度和集中期
        4.3.3 变化幅度
    4.4 黄河源头断流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源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魏智,蓝永超,吴锦奎,王树洲.  人民黄河. 2006(03)
[2]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水资源的影响[J]. 郝振纯,王加虎,李丽,王振华,王玲.  冰川冻土. 2006(01)
[3]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01)
[4]近百年中国地表气温变化趋势的再分析[J]. 唐国利,任国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04)
[5]寒区流域水文模拟研究[J]. 关志成,段元胜.  冰川冻土. 2003(S2)
[6]黄河源区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J]. 郑红星,刘昌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03(06)
[7]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特性分析及变化规律研究[J]. 霍小虎,刘根生,苟万德.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3(03)
[8]黄河源区断流成因及其对策初探[J]. 可素娟,王玲,杨汉颖.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3(04)
[9]人类活动对20世纪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检测和21世纪预测[J]. 赵宗慈,丁一汇,徐影,张锦.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01)
[10]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概览[J]. 孙成权,高峰,曲建升.  自然杂志. 2002(02)



本文编号:3662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662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