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口鱼类资源现状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6 10:31
本研究于2016年在闽江口水域,北纬25°42′11″至26°17′17″,东经119°39′7″至119°57′00″的区域内设定11个站位,在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冬季(2月)四个季分别进行采样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如下:(1)闽江口水域当前鱼类种类丰富,本次捕获到125种鱼类,隶属13个目47科80属,主要由近岸的中小型底层和近底层鱼类组成。鱼类群落种类多样性方面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既夏季多样性水平整体较高,各站位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达到2.71;冬季鱼类的多样性水平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仅为1.91,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闽江口水域鱼类中,洄游性鱼类为主要组成部分。综合多项指标分析,多样性状况最优的站位为S05站位,较差为S08和S10站位,环境因素是影响站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多样性较差的站位其水域环境变化较大,仅个别种类可在此生活。闽江口水域鱼类群落种类多样性的分析表明,闽江口水域整体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群落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2)通过对闽江口水域主要渔获鱼类的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以及时空生态位分析发现,时间...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鱼类群落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1.2 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3 河口鱼类群落的研究现状
1.4 生态位理论的研究现状
1.5 功能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1.6 闽江口水域特点及其渔业资源研究现状
第2章 闽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方法
2.1.2 样品处理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闽江口鱼类种类组成
2.2.2 闽江口鱼类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
2.3 讨论
2.3.1 闽江口鱼类资源季节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2.3.2 闽江口鱼类群落种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第3章 闽江口鱼类的生态位宽度研究
3.1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闽江口主要渔获种类的生态位宽度
3.2.2 闽江口主要渔获种类的生态位重叠
3.2.3 闽江口渔获鱼类所属科的生态位宽度
3.3 讨论
3.3.1 闽江口主要渔获鱼类生态位分析
3.3.2 闽江口主要渔获鱼类生态位及竞争关系分析
3.3.3 闽江口渔获鱼类科的生态位宽度分析
3.3.4 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的对比分析
第4章 闽江口鱼类的功能多样性研究
4.1 测量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闽江口鱼类各季节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
4.3.2 闽江口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与功能多样性关系
4.3.3 闽江口重要物种功能性季节变化
4.4 讨论
4.4.1 闽江口主要渔获鱼类功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
4.4.2 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的关系
4.4.3 闽江口重要种类季节性的特殊变动分析
创新点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51681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鱼类群落的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1.2 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1.3 河口鱼类群落的研究现状
1.4 生态位理论的研究现状
1.5 功能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1.6 闽江口水域特点及其渔业资源研究现状
第2章 闽江口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方法
2.1.2 样品处理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闽江口鱼类种类组成
2.2.2 闽江口鱼类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
2.3 讨论
2.3.1 闽江口鱼类资源季节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2.3.2 闽江口鱼类群落种类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第3章 闽江口鱼类的生态位宽度研究
3.1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闽江口主要渔获种类的生态位宽度
3.2.2 闽江口主要渔获种类的生态位重叠
3.2.3 闽江口渔获鱼类所属科的生态位宽度
3.3 讨论
3.3.1 闽江口主要渔获鱼类生态位分析
3.3.2 闽江口主要渔获鱼类生态位及竞争关系分析
3.3.3 闽江口渔获鱼类科的生态位宽度分析
3.3.4 生态位宽度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的对比分析
第4章 闽江口鱼类的功能多样性研究
4.1 测量方法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闽江口鱼类各季节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
4.3.2 闽江口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与功能多样性关系
4.3.3 闽江口重要物种功能性季节变化
4.4 讨论
4.4.1 闽江口主要渔获鱼类功能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
4.4.2 功能多样性指数与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的关系
4.4.3 闽江口重要种类季节性的特殊变动分析
创新点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51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85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