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地统计学的森林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14 18:27
  本文以龙泉市二类调查数据为数据源,分析了杉木、马尾松和栎3种树种的空间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借助于DPS软件,对3个树种进行了林分生长模型的拟合并确定研究区各个小班的生长量;利用ArcGIS的地统计分析模块以及GS+软件,对林分生长量进行了地统计分析,包括空间相关性分析、半变异函数分析、克里格插值分析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龙泉市的森林资源空间格局。研究结论如下: (1)龙泉市杉木林分布最多,栎林次之,马尾松林最少;杉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250-800m,坡度相对较缓的地区,是龙泉市典型的乡土树种;栎林由于受到人为的干扰,相对分布在海拔较高、坡度较陡的地方;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在半阳坡和阳坡,阴坡分布较少。 (2)龙泉市森林龄级结构不合理,幼中龄林所占的比例大,近、成、过熟林比例小,说明龙泉市对近成过熟林采伐比较严重。 (3)在各向异性的分析中,在空间尺度15000m的范围内,林分生长量在4个方向上的半变异函数曲线基本是一致的,随着距离的增加,半变异函数曲线上升,达到基台值附近。超过这个范围,在4个方向上呈现一定的差异性。0°和45°方向上其曲线变化一致,随着距离的增加,半变异函数曲线上升,达到...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地统计学在森林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1.3 GIS 技术在森林资源空间格局研究中的应用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地统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4.2 森林资源空间格局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1.1 地理位置
            2.1.1.2 地形地貌
            2.1.1.3 水系水利
            2.1.1.4 气候状况
        2.1.2 研究区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2.1.3 研究区林业概况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章 森林资源的空间性和地统计学原理
    3.1 森林资源的空间性
        3.1.1 空间数据及其特征
        3.1.2 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
        3.1.3 森林资源的空间性分析
    3.2 统计学原理
        3.2.1 区域化变量理论
        3.2.2 半变异函数理论
            3.2.2.1 半变异函数的定义与计算
            3.2.2.2 半变异函数参数分析
        3.2.3 半变异函数模型与拟合
            3.2.3.1 半变异函数模型
            3.2.3.2 半变异函数模型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
            3.2.3.3 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拟合
        3.2.4 克里格(Kriging)空间插值法
        3.2.5 GIS 与地统计结合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及林分生长模型拟合
    4.1 数据来源
    4.2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4.2.1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与海拔的关系
        4.2.2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与坡向的关系
        4.2.3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与坡度的关系
    4.3 林分生长模型拟合
        4.3.1 杉木林生长模型拟合
            4.3.1.1 林分生长模型
            4.3.1.2 生长方程的拟合和选择
            4.3.1.3 杉木林蓄积生长量估测
        4.3.2 马尾松林生长模型拟合
        4.3.3 栎林生长模型拟合
第五章 基于地统计的生长量空间格局分析
    5.1 空间采样
    5.2 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样点数据的预处理
    5.4 样本数据的半变异函数分析
        5.4.1 各向异性分析
        5.4.2 各向同性分析
    5.5 林分生长量的克里格插值
        5.5.1 克里格插值误差分析
        5.5.2 克里格插值结果的运用
            5.5.2.1 克里格插值结果在空间分层抽样上的运用
            5.5.2.2 克里格插值结果在森林分区经营管理上的运用
    5.6 龙泉市森林资源的空间格局分析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63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863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9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