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联合BNP与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本文关键词:动态联合BNP与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BNP NGAL 重症感染 28d病死率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联合BNP与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2015年07月至2016年02月期间收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基础疾病、感染源、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等一般资料。入组当天记录为第1天,免疫荧光法检测第1、2、7天患者血浆BNP和NGAL水平随访至28d,记录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使用时间、CRRT治疗时间和ICU住院时间。(1)按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BNP、NGAL组内及组间的差异。(2)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根据患者BNP、NGAL水平是否大于正常值,将患者分为4组:第1组:BNP≤100pg/ml及NGAL≤153pg/ml(低BNP/低NGAL);第2组:BNP≥100pg/ml及NGAL≤153pg/ml(高BNP/低NGAL);第3组:BNP≤100pg/ml及NGAL≥153pg/ml(低BNP/高NGAL);第4组:BNP≥100pg/ml及NGAL≥153pg/ml(高BNP/高NGAL),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各组间差异性,分别评估第1、2、7天联合不同水平BNP和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28d死亡的预测价值。(3)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第1、2、7天单独及联合BNP、NGAL对28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对BNP、NGAL以及BNP联合NGAL预测患者28d病死率的价值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期间共确诊232例重症感染患者,纳入符合标准124例,其中82例存活,42例死亡,28d病死率33.9%。1.存活组与死亡组的一般情况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组时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基础疾病、感染源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入组时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较高(P0.05)。2.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BNP和NGAL的动态变化(1)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BNP的动态变化:存活组患者,与第1天比较,第2天的BNP水平显著上升[173.0 pg/ml (72.5-465.0) vs.261.0 pg/ml (132.0-572.0), P0.05],第7天的BNP水平显著下降[173.0 pg/ml (72.5-465.0) vs.111.0 pg/ml(37.0-314.0),P0.05];与第2天比较,第7天的BNP水平显著下降[261.0 pg/ml (132.0-572.0) vs. 111.0 pg/ml(37.0-314.0), P0.05];死亡组患者,与第1天比较,第2天的BNP水平有上升趋势[313.5 pg/ml (130.0-729.0) vs.385.5 pg/ml(183.0-1490.0), P=0.787]。与第1、2天比较,第7天的BNP水平均有显著上升[313.5 pg/ml (130.0-729.0)、385.5 pg/ml(1 83.0-1490.0)vs.470.5 pg/ml (161.0-679.0),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第1、2、7天的BNP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2)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NGAL的动态变化:存活组患者,与第1天比较,第2天的NGAL水平显著下降[242.5 ng/ml (141.0-516.0) vs.223.0 ng/ml (110.0-462.0),P0.05]。与第2天比较,第7天的NGAL水平进一步显著下降[242.5 ng/ml vs.161.0 ng/ml(99.0-260.0),P0.05];死亡组患者,与第1天比较,第2天的NGAL水平有上升趋势[352.0 ng/ml (181.0-801.0) vs.413.0 ng/ml (224.5-1050.0), P=0.385],第7天的NGAL水平显著上升[458.5 ng/ml (212.0-862.0) vs.352.0 ng/ml (181.0-801.0),P0.05]。与第2天比较,第7天的NGAL水平呈上升趋势[413.0 ng/ml (224.5-1050.0) vs.458.5 ng/ml (212.0-862.0), P=0.05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第2、7天的NGAL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3.动态联合BNP与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1)动态联合BNP和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的危险分层:第1、2天的4组之间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P0.05),4组之间的生存曲线经过Log-Rank检验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的第4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RR=9.439,95.0%CI= 1.259-70.756,P=0.029),4组之间的生存曲线经过Log-Rank检验后有统计学意义(P=0.003),其中第4组的病死率最高,第1组病死率最低。(2)BNP和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28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分别对第1、2、7天的BNP、NGAL、BNP联合NGAL进行ROC曲线分析,其中第1、2天的三者AUC无显著差异(P0.05),第7天的BNP联合NGAL的AUC为0.856,明显于高于单独BNP(0.749)或NGAL (0.759),最佳预测阈值为BNP113.0pg/ml或NGAL303.0ng/ml,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93.6%。结论:BNP、NGAL的动态变化是早期预测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联合BNP和NGAL可以早期进行危险分层,更好的预测重症感染患者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5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晓华;邱海波;;重症感染:从现象到本质,从评估到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年08期
2 刘川,何晓静;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治疗重症感染[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年02期
3 伊敏,马遂;抗凝血酶在重症感染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5年04期
4 赵月霞;;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栓危险性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23期
5 夏玉珍;范立军;冯锁利;;重症感染1例的治疗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7期
6 曹丹;张慧英;;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监测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32期
7 王宇明;;重症感染的临床诊治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1期
8 宁波;马宇洁;刘磊;刘涛;李一粟;;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预防[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6期
9 范爱萍;薛凤霞;;妇产科重症感染与抗生素的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年07期
10 黄莉丽;顾永良;汪玉龙;;重症感染并发血小板减少3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庚;;重症感染时如何识别和控制感染源[A];2009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健一;;26例粒缺重症感染患者治疗分析[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蒋婕;陆一鸣;;重症感染及其新进展[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曹丹;;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监测中的意义[A];2008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曹丹;;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监测中的意义[A];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系病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暨2008年呼吸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曹丹;;血小板活化指标在重症感染患者监测中的意义[A];第七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暨2008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郑彬彬;李晓璐;项晓萍;;一例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重症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患儿的管理[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暨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3年
8 宋秀琴;;前降钙素在重症感染中的临床意义[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宁波;刘磊;马宇洁;李一粟;刘涛;;重症感染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预防[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张慧英;钱志尧;潘月芬;方遒;王贤军;寿黎红;;重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与血小板活化的临床观察[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刘卉;重症感染领域的原研壁垒[N];医药经济报;2014年
2 蔡志玲;北京协和医院 采取“集束化策略”改善免疫抑制人群重症感染的预后[N];中国医药报;2009年
3 李云委;李云华;雷玲;危重症感染治疗中的中药应用策略[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尚;动态联合BNP与NGAL对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D];东南大学;2016年
2 李燕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儿科重症感染的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瑞杰;P-选择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在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D];郑州大学;2013年
4 聂抒;重症感染与271例川崎病患儿病因及预后的关系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5 柯旭;关于重症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病人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谢小军;抗生素与中药联合治疗腹腔重症感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46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14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