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患儿选择素和sVCAM-1的变化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病毒性脑炎患儿选择素和sVCAM-1的变化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血清 L-选择素 P-选择素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摘要】:目的探讨L-选择素和P-选择素、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病毒性脑炎(VE)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VE患儿为VE组共计63例,同期住院经外科择期手术需腰麻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共计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VE组与对照组、VE组的恢复期、VE组的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的脑脊液及血清中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的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其在VE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恢复情况的关系,同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VE组脑脊液和血清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组的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组的重症组、轻症组脑脊液和血清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VE组患儿脑脊液中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和血清中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分别呈明显正相关(r_1=0.791,r2=0.774,r3=0.712,P0.01)。结论 VE患儿脑脊液和血清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病情恢复情况呈正相关,可为临床判断病情轻重、病情恢复情况提供参考依据。VE患儿L-选择素、P-选择素、sVCAM-1水平在血液和脑脊液中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为血液替代脑脊液检查的可行性提供研究依据。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河北医科大学统计学教研室;
【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指令性课题(编号:20150189)
【分类号】:R725.1;R446.6
【正文快照】: 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是儿童多发的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年发病率为(3.67~4.33)/10万,且一般较危急,未经治疗的病死率高达60%~70%。我国诊断该病的依据主要是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因上述检查结果表现多样、缺少特异度,许多患儿往往因此被耽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迎红;曹书华;常文秀;;可溶性P-选择素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06年12期
2 罗玉丽;;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P-选择素蛋白关系的研究进展[J];海峡科学;2011年09期
3 李晓,周同;P-选择素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4 李翠莹,张献清,李琳琳,穆士杰;血小板保存对P-选择素的影响[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1年01期
5 赵水平,许丹焰;氧化型脂蛋白(a)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8期
6 姚巍,杨兰,陈天铎,李培杰,马永华;可溶性P-选择素与心血管易患因素关系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2年01期
7 孙Ya燕,胡健,贺业军;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选择素的水平及意义[J];实用老年医学;2002年06期
8 陈宇杰,陆信武;P-选择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2年04期
9 欧阳桂芳,陈晓敏;纤维蛋白原、P-选择素与冠心病相关的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6期
10 郭剑民,程向东,江献川,彭承宏,刘颖斌,徐斌,彭淑牖;一氧化氮对缺血再灌注硬化肝脏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保护作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潇凌;龙勉;;L-选择素水解断裂对选择素-配体反应动力学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陈慧;杨军军;姚荣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网织血小板与P-选择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贾潇凌;龙勉;;L-选择素水解断裂对选择素-配体反应动力学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江小杰;黄绍烈;;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E-选择素与冠心病[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冯忠军;;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杨丽霞;;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7 江虹;周小芳;曾婷婷;廖娟;蒋能刚;;外周血未成熟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卓孝福;林毅胜;黄文华;陈岑;林海娟;姜丽;刘景恩;曾嘉;王艳梅;陈颖;;汉族P-选择素基因的多态性及与其蛋白水平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王显刚;张文高;谢庆成;高福军;刘龙涛;;P-选择素与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马士新;李京波;魏盟;薛小培;刘铭雅;陈齐红;潘晔生;张昀昀;金立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桦;胚胎着床与L-选择素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3年
2 程玉芳 徐江平;以CAMs为靶点研制抗炎药物[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磁共振功能成像方法评价P选择素单抗对狼疮性肾炎肾损害的干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吴山;1.细胞因子在肺水肿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2.肺癌细胞P53表达及凋亡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选择素及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水平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邢娜;SCD40L及sP选择素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介入前后的变化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陈晓玮;戒烟对吸烟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和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钟宏;高压培养对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效果[D];江西医学院;2001年
5 黄俊;选择素—配体相互作用动力学[D];重庆大学;2003年
6 潘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中P-选择素的表达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张丽;肺癌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组织因子水平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8 江涛;P-选择素和内皮素1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刘继微;L-选择素、异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4年
10 纪丽景;P-选择素靶向超声分子成像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09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20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