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株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本文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耐药 出处:《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临床分离的48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VITEK 2Compact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PCR法检测12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3个甲基化酶基因以及外排泵基因adeB。结果在实验的16个基因中,共检出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aac(6′)-Ib、armA、adeB和ant(3″)-Ia,其中aac(6′)-Ib检出率为39.6%(19/48),armA基因检出率为89.6%(43/48),adeB检出率89.6%(43/48),ant(3″)-Ia检出率为10.4%(5/48),其余基因均未检出;存在两种以上耐药基因的共39株,检出率为81.3%(38/48)。结论 aac(6′)-Ib、armA基因以及外排泵adeB是介导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ethods 48 strains of pan-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solat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were collected. . VITEK. 2Compact was used to identify and detect 12 aminoglycoside modified enzyme genes and 3 methylase genes and exudate pump gene adeB.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2 aminoglycoside modifiers and 3 methylase genes were detected in 16 genes of the experiment. . A total of 4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 (aacan6a) we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ur aminoglycoside resistant genes (Aacus 6B) and ant(3 "-Ia" were identifi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aac(6')-Ib was 39.6%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gene was 89.643 / 48. The detectable rate of adeB was 89.6% and 10.4%, and none of the other genes were detected. There were 39 strains with two or more resistant gene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81.3%. Conclusion aac(6')-Ib. ArmA gene and efflux pump adeB are the main genes mediating the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our hospital.
【作者单位】: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分类号】:R446.5
【正文快照】: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医院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引起的感染已跃居非发酵菌的首位[1-2]。特别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以联合舒巴坦、替加环素等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新艳;孙贞;;58例危重患者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和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21期
2 伦浩;吴敏芝;司徒冰;;2007-2008年广州某院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年05期
3 朱丽莎;王凤玲;杜昆;艾彪;;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环境中的分布情况调查[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4 王婷;;重症监护室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24期
5 王炯;汤懿珍;;50例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年06期
6 刘敏龙;王国恩;王红梅;;西安某三甲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调查和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7期
7 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倪语星;邱海波;石岩;施毅;王辉;王明贵;杨毅;张菁;俞云松;;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08期
8 刘琼慧;吴梅芳;黄春燕;;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与预防[J];全科护理;2012年29期
9 吴天清;王家珍;应军;蒋莉;;县级医院综合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7期
10 刘伟萍;崔小梅;;老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培洪;凌保东;;多重PCR技术在检测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2 王芳;易滨;涂显春;雷红;孙敏霞;刘军;赵晓晓;;鲍曼不动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3 刘嘉琳;于沁;瞿洪平;;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防控及抗生素优化方案的前瞻性研究[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董宝坤;;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干预措施评价[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孙立新;刘兰平;耿蓉娜;温婵;;儿童住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监测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八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1年
6 郇京宁;;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A];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专题系列研讨会之感染创面综合治疗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郭素珍;黄建英;陈映霞;;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郭素珍;黄建英;陈映霞;;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陈慧红;俞云松;戴冬玲;沈波;韩立中;余素飞;傅鹰;;控制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李慧;王宏伟;贾红岩;;292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福建省立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 王大旋 本报记者 曾令浩 整理;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联合用药为王道[N];医药经济报;2011年
2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刘丽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陈宏斌;院内细菌耐药有分布图[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曦;鲍曼不动杆菌plsC与abrP介导替加环素耐药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陈菁;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及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3 应春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冲;山东省ICU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周玉;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点、耐药机制和抗菌药物筛选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潘爱军;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联合治疗方案的体内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7 彭敬红;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威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9 许攀峰;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组与“耐药岛”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符一骐;中国部分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立杰;机械通气住院患者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影响因素[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郑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相关机制的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5年
3 裴欢欢;2010-2012年某三甲医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杨艳;厦门地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卢灵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6 龙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消毒剂基因研究及同源性分析[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7 周娇娇;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8 卢志阳;抗菌肽LL-37对大鼠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创面抗菌作用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丁蓉芳;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杨艳;43例替加环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2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462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