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慢性心力衰竭睡眠障碍患者希望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26 18:02

  本文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睡眠障碍 出处:《广东医学》2017年2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调查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睡眠障碍患者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并探讨希望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Herth希望量表(HHI)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WHFQ)对120例慢性心衰睡眠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衰睡眠障碍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3.07±2.91)分,生活质量总分为(55.30±9.85)分;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婚姻、年龄、并发症数量、希望水平中采取积极行动和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两个维度(F=16.207,R2=0.413,P0.01)。结论慢性心衰睡眠障碍患者希望处于中低等水平,生活质量较差,主要受希望水平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心理因素的评估,鼓励患者采取积极行动和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来提高患者希望水平,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hope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ith sleep disorder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level of hop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Herth Hope scale (HHI) and Minnesota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Life scale (MLWHFQ).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sleep disorder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hope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sleep disorder was 33.07 卤2.91). The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was 55.30 卤9.85).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otal score of hope level and each dimen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P 0.05).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marriage, age,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positive action in the level of hope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sleep disorder hope to be in the low and middle level, the quality of life is poor, mainly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hope factors, medical staff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psychological factors. Patients are encouraged to take positive actions and maintain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to improve their level of hope and thus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作者单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基金】:2016年南阳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KJGG36)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内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16NYYZ002)
【分类号】:R541.6;R740
【正文快照】: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通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研究表明,睡眠障碍是困扰慢性心衰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生率高达70%[3],应密切关注慢性心衰伴睡眠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探索其生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瑞琪,张彩娃,杨艳杰,彭涛;大学生睡眠障碍特点的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0年02期

2 王敏杰;骨折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体会[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沈晓明;应重视儿童睡眠和睡眠障碍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1期

4 王心明,严明秀;引起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4期

5 林世栋;睡眠障碍与失眠[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14期

6 刘长贞,田安思;小儿睡眠障碍及其防治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7期

7 刘彩凤;杨萍萍;赵丽云;;睡眠障碍应用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11期

8 彭安娜,石淑华,徐海清,吴静,黄晓娜;婴幼儿睡眠障碍的病例对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年02期

9 张林;王琳;萨丽媛;何佳;;东北某高校313名大学生睡眠障碍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6年02期

10 文川;;婴幼儿睡眠障碍的识别和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国岭;佘玉宇;孙晓花;宋海东;金翠梅;刘影;李敏哲;金翠梅;吴慧娟;华杏珠;何臻;;睡眠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花蓉;;对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志彬;;住院老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其对策[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玉麟;;从中医认识睡眠障碍[A];华东地区睡眠医学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5年

5 黄颜;;睡眠障碍的性别差异研究[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6 张玉梅;沙维伟;张晓斌;肖正军;周朝昀;叶青;卜茹;宏辉;孙金荣;王万章;;扬州市城区青少年睡眠障碍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周国岭;;睡眠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程彦臻;乔娟;林思恒;尹艳茹;;常见睡眠障碍及其治疗回顾[A];2008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杨顺英;;睡眠障碍[A];玉溪市第四届精神科学术年会暨心身疾病综合治疗研讨会讲义汇编[C];2010年

10 李箕君;;老年睡眠障碍与抑郁[A];第十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靖九江;近7成医生存在睡眠障碍[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璐;帮孩子消除睡眠障碍[N];保健时报;2007年

3 顾平;什么是睡眠障碍[N];家庭医生报;2008年

4 邢宏义;老年性睡眠障碍[N];家庭医生报;2008年

5 记者 戴勤;三成以上宝宝存在睡眠障碍[N];大众卫生报;2009年

6 受访专家 潘集阳 本报记者 刘景峰;睡眠障碍的诊断与分类[N];医药经济报;2009年

7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薛蓉;睡眠障碍不仅仅是失眠[N];健康报;2010年

8 周润健;父母要高度关注孩子的睡眠障碍[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查金忠 本报通讯员 程守勤 赵国梁 钱文娟 杨璞 侯晓云;南京49%成年人有睡眠障碍[N];南京日报;2011年

10 受访专家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睡眠中心主任 宿长军 教授 本报记者 慕欣;睡眠障碍社区干预[N];医药经济报;2009年



本文编号:1466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466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