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出处:《磁共振成像》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直肠癌的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定量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技术可通过小分子钆对比剂无创地对组织血管特征进行评价。利用快速T1WI对感兴趣部位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并获得感兴趣区像素点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运用药代动力学模型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出感兴趣区组织或病变部位的微循环渗透性或组织灌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如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e)、速率常数(exchange rate constant,K_(ep))值等。作者对定量DCE-MRI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国内外直肠癌诊断、肿瘤分级分期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Abstract]:Angiogenesis of rectal canc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umorigenesis,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Quantitative dynamic enhanced 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The technique of DCE-MRI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vas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issues by using small molecular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 and to perform continuous dynamic scanning of the site of interest by rapid T1WI. The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s of pixels in the region of interest were obtained, and the 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s were analyzed by pharmacokinetic model. The permeability of microcirculation or th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issue perfusion were calculated. For example, the volume transport constant of the contrast agent is volume transfer constant. 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ati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quantitative DCE-MRI and its diagnosis in rectal cancer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tudied. Progress in tumor grading, staging and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was reviewed.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445.2;R735.37
【正文快照】: 直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身1定量DCE-MRI的原理和技术恶性肿瘤排名中位居第三位,并有年轻化的趋1.1定量DCE-MRI分析的病理生理基础势[1-2]。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取决于准确的术前评肿瘤血管通过肿瘤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来估。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MRI已成为直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磁共振成像技术最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2期
2 王颖;;几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相关性[J];现代仪器;2007年03期
3 唐晓英;刘志文;刘伟峰;吴祈耀;;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设备发展策略[J];科技导报;2008年09期
4 杨正汉;冯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检查规范、临床策略及新技术(修订版)[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04期
5 王凯宇;;乳腺癌各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及优化(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年01期
6 ;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1998年04期
7 杨岳松,汪守中,缪竞陶;介入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0年02期
8 刘秀珍;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进展[J];医疗设备信息;2002年12期
9 苏筠洁 ,裴仁全;体部血管的磁共振成像技术[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3年06期
10 张平寅,钱英;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鑫;;锰离子增效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小鼠听力中枢的功能性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国庆;陈志安;邵立丰;高军;;小儿脑部磁共振成像技术[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胜;丁建荣;张冰茜;李扬飞;;颈椎动力位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王国庆;陈志安;邵立丰;高军;;新生儿早期脑出血磁共振成像技术[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翁旭初;;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脑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陈敏;党浩丹;周诚;;3.0T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盆腔疾病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7 冯祥太;赵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病变中的应用[A];2005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西部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傅洁婷;;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断价值[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霞萍;王海涛;王蓼;水淼;;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价值[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马琼英;戚跃勇;;三叉神经、面神经3D-SPGR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编译 王炜;新磁共振成像技术使成像速度和精确度大大提高[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刘霞;科学家实现“非侵入”体内温度测定[N];科技日报;2008年
3 王炜 编译;MRI可有效确认卒中时间[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红光;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心室重建术对左室形态和功能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君;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臂丛神经成像及损伤中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2 张全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唾液酸对仔猪早期脑发育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4年
3 卢成哲;内耳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4 廖s,
本文编号:1467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467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