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钆对比剂安全性评价

发布时间:2018-02-24 11:13

  本文关键词: 钆对比剂 特征 急性不良反应 迟发性不良反应 出处:《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钆对比剂是含有顺磁性金属离子Gd~(3+)的螯合物,能够通过增强T1加权像上的信号强度,提高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及显示病灶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对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近年来使用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自1987年首个钆对比剂被FDA批准上市,目前共9种钆对比剂投入临床使用,不同种类的钆对比剂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各种类型分子结构的热力学常数、动力学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了使用钆对比剂后钆在体内各组织器官的沉积。尽管目前临床普遍认为钆对比剂是安全的,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味觉改变和荨麻疹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远期发生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回顾分析及本院数据总结,对钆对比剂的主要特征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利于将钆对比剂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
[Abstract]: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 is a chelate containing paramagnetic metal ion Gd~(3, which can enhance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lesion and the normal tissue and display the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esion by enhancing the signal intensity on the T1 weighted image. It is of great help to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recent years. Since 1987, when the first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 was approved by FDA, nine kinds of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s have been put into clinical use. The stability of different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s mainly depends on the thermodynamic constants, kinetic stability constants and conditional stability constants of various molecular structures. Animal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deposition of gadolinium in various tissues and organs after the use of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 is safe in clinical practice, some patients still have adverse reactions, headache, nausea, Taste changes and urticaria are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very few patients may develop anaphylactic shock or long-term renal systemic fibros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o facilitate the safe application of gadolinium contrast ag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4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振军,陈太平;腹部MRI中几种口服胃肠对比剂的比较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0年01期

2 H.S.Thomsen;焦惠;;关于对比剂的最近热点议题[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年03期

3 ;关注特殊人群的对比剂规范使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6期

4 张嵘,梁碧玲;MR对比剂在肝胆系统的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4期

5 王建玲;腹部CT检查前的准备与对比剂的合理使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6 本刊记者;;关注高风险人群 聚焦对比剂使用——专家呼吁关注特殊人群的对比剂规范使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年06期

7 巫颖;李茜;;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碘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治[J];内科;2012年01期

8 孙剑宁;马聪;梅习龙;司徒卫军;贺忠;;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中使用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3年04期

9 赵文萃;孟庆彪;;MR对比剂的临床不良反应观察[J];当代医学;2013年16期

10 王俭,肖湘生;影象诊断学 一种新型的MRI对比剂——超顺磁氧铁微球剂[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贻刚;王培青;;X线对比剂的临床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子奎;陈保菊;;合理选用对比剂,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3 练小荷;龚素茹;李小霞;谢传淼;吴沛宏;;CT对比剂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暨世界影像导引下肿瘤微创治疗学会成立筹备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陈金华;张伟国;李雪;张靖;;CT对比剂应用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金华;李雪;;流程图管理在对比剂毒副反应预防与急救处理中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崔晨;刘建新;;低剂量与传统剂量对比剂冠状动脉显影质量的比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杰;胡兴华;王道萍;王丽君;;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射CT对比剂时血管外渗的频率和处理[A];庆祝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建所30周年学术论文专刊[C];2005年

8 许兵;;对比剂不同部位注射对盆腔CT增强效果的影响[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险峰;马兵毅;张晓青;韩湘蓉;;心脏大血管多层螺旋CT成像中对比剂不良反应个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漆辉雄;刘灿;胡国清;;针对整合素αvβ3的靶向纳米对比剂的制备及其细胞摄取与MR显像[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朱国旺;对比剂安全性比成像效果更重要[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记者 朱国旺;特殊人群的对比剂规范使用更需关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王骏;腹部CT检查有讲究[N];家庭医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小丽;MSCT中对比剂应用的基础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维娴;基于肠道易吸收纳米对比剂的大肠肿瘤MR成像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刘宇;比较不同口服对比剂在1.5TMR小肠造影的成像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蒋志强;口服不同对比剂对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图像质量改进及临床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4 陈会娟;对比剂对不同心功能患者肾功能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吴梦琳;基于对比剂剂量的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及半定量参数变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6 李冀;对比剂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7 王翠;三种磁性纳米粒子作为MRI对比剂的探索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姚开情;静脉法三维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及临床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池琦;MRI增强扫描中对比剂浓度及注射速率差异对胰腺图像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刘杰;双源Flash CT大螺距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对比剂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0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530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