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非霍奇金淋巴瘤CT增强表现与病理分级关系的探讨
本文选题:非霍奇金淋巴瘤 切入点:增强CT 出处:《临床放射学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灶的增强CT动脉期强化程度与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初发未治NHL患者的增强CT及PET/CT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按照侵袭性程度分为惰性(9例)、侵袭性(27例)两组,对比各组间CT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并结合标准摄取值(SUV)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惰性组强化幅度为(13.37±4.82)HU,侵袭性组为(20.89±7.21)HU,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CT强化幅度与SUV值的相关系数为0.491(P=0.002)。结论CT动脉期强化幅度对NHL的病理分级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hanced CT arterial phase enhancement and different pathological grades in patients with non Hodgkin's lymphoma (NHL). Methods the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enhanced CT and PET/CT in 36 patients with primary untreated NH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nvasivenes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9 cases of indolence and 27 cases of invasion. The enhancement amplitude of CT arterial phas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nhancement amplitude of inert group was 13.37 卤4.82HUU, and that of invasive group was 20.89 卤7.21HU.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CT enhancement amplitude and SUV value of inert group was 0.491g / P 0.002.Conclusion the enhancement amplitude of CT arterial phase is 0.491g / P0.002.Conclusion the enhancement amplitude of inert group is 13.37 卤4.82HUU, and that of invasive group is 20.89 卤7.21 HUU. Degre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thological grade of NHL.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
【分类号】:R733.1;R730.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世隆,宋华,汤永民,石淑文,沈红强,魏健,郭淑芬;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09期
2 李静,万伟琳,董梅;以罕见皮损为主要表现的小儿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12期
3 吴青莲,林权冰,戴慧,王济生,李德和;原发于淋巴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年03期
4 原成英;原发于脾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0年05期
5 汪声恒;低度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选择[J];白血病;2000年02期
6 常庆雄,张明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0年03期
7 孙洪英,王瑾;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转变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J];临床荟萃;2001年14期
8 王兴池,刘卫民,张桂花;以厌食、消瘦为主要表现的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J];新医学;2001年02期
9 禹华玮,谭齐贤,冯国基,郭玉民,曲玲;非霍奇金淋巴瘤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的检测[J];中国肿瘤临床;2001年04期
10 宋彦华,贾广学;双眼泪囊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永卫;王鲁霞;陈庆生;李雪丽;宁晓梅;黄玮;黄丹池;骆碧香;;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方案化疗的疗效观察[A];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9年
2 石远凯;;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治疗常见热点问题解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亮;初君盛;崔向丽;张俊廷;林松;;颅底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程骁峧;张日;李汉冲;谭洁;;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和尿新喋呤的表达[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程骁峧;张日;李汉冲;谭洁;;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和尿新喋呤的表达[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王晓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6例报告[A];2007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徐卫;李建勇;吴汉新;陆化;仇红霞;卢瑞南;钱思轩;盛瑞兰;;70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林桐榆;;2009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诊治进展[A];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9年
9 王维虎;王绿化;黄一容;刘新帆;余子豪;周立强;;Ⅱ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法的选择——附268例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姜文奇;徐瑞华;毛华;;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研究进展[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颖;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望治愈[N];科技日报;2005年
2 罗刚邋胡德荣;非霍奇金淋巴瘤指南出台[N];健康报;2007年
3 张旭;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指南出台[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刘万山;什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采写 本报记者 叶芳 实习生 贾亚敏 通讯员 陈捚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淋巴瘤首席专家 林桐榆 教授;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N];广东科技报;2008年
6 张莉;中国版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实践指南出台[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范又;中国版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指南出台[N];光明日报;2007年
8 枫叶;染发致女性患非霍奇金淋巴瘤风险增加[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顾凯;不宜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两种疗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专家指出恶性淋巴瘤七成可治愈[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强;非霍奇金淋巴瘤新分类方案及其预后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2 周君裔;非霍奇金淋巴瘤代谢组学研究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陆德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刘杰;山东汉族人群NHL免疫相关遗传易感基因SNP分析及其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房孝生;热休克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周爱萍;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微量肿瘤细胞的检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7 刘爱国;CD147及其抑制剂对非霍奇金淋巴瘤侵袭力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刘林;Polo样激酶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冯海峰;弥漫性大细胞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PTEN基因突变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10 何艳姣;沈阳地区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EB病毒相关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继静;90例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生存分析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于倩倩;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过程中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花庆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尿液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定量与函数诊断模型的建立[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李蕙旨;~(18)F-FDG PET/CT显像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不同阶段判断预后的价值[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徐立业;CCL22、FOXP3、IL-10和IDO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齐雪军;非霍奇金淋巴瘤中PTEN、VEGF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5年
7 张坤;Pim-3蛋白对比P-gp、Bcl-2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6年
8 熊向乐;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毒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刘熠晗;IL-17、IL-23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10 苏萌;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系统性回顾及相关临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68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568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