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单用及联合用药对MRSA耐药性的影响
本文选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切入点:万古霉素 出处:《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年29期
【摘要】:目的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临床分离菌株,比较万古霉素单用与联合其他抗生素对MRSA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配置肉汤培养基,培养1×1010 CFU/ml浓度的细菌,测定上述抗菌药物单用及联合使用对10株MRSA临床分离株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SI)和耐药频率。结果万古霉素单独用药组中,对MRSA的SI为16~64;万古霉素与利福平联合应用时,SI为2~6;万古霉素与磷霉素联合应用时,SI为1~8;并且耐药频率也呈下降趋势。结论万古霉素分别与利福平、磷霉素联合使用,可降低其单用的MPC,缩小耐药突变选择窗,防止耐药突变菌的产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culture the clinical isolate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vancomycin alone and other antibiotics on MRSA.Methods the broth culture medium was prepared by Agar plate dilution method, and 1 脳 1010 CFU/ml bacteria were cultured.The concentration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mutation in 10 clinical isolates of MRSA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or combined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election index (SI) and drug resistance frequency were calculated.Results in the vancomycin alone group, the SI of MRSA was 16 / 64, the SI of vancomycin combined with rifampicin was 2 / 6, the SI of vancomycin and fosfomycin was 1 / 8, and the frequency of resistance to vancomycin was decreased.Conclusion Vancomycin combined with rifampicin and fosfomycin can reduce the MPCs, reduce the selection window of drug-resistant mutation and prevent the production of drug-resistant mutant bacteria.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分类号】:R4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幸平;彭青;;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谱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2年02期
2 郭琼;103 MRSA患者的心理障碍及护理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3期
3 廖冬梅;赵斌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和耐药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06期
4 徐晓宏;张春惠;王伟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3期
5 陆盛;王娜;傅强;;外科重症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布及耐药情况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2年13期
6 崔向飞;韩亚荣;高利丽;王二敏;;万古霉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导管相关感染11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年05期
7 葛忆琳;陈越火;朱仁义;沈伟;;医护人员携带MRSA及其耐药基因的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年07期
8 汤菊英;重症MRSA败血症1例的护理[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9 宁莉萍;MRSA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年02期
10 张丽萍,王超强,张伟,刘培跃,孙永习,张婷,邓芳,吴莉;MRSA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淮海医药;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魏全珍;罗立民;肖丽华;刘丽华;张惠珍;钟定;钟馥霞;;宝安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前瞻性监测及相关研究[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起惠芹;;1例外伤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师志云;赵志军;贾伟;魏军;;烧伤科MRSA杀白细胞素基因检测及SCCmec分子流行病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军辉;董晓慧;徐纪茹;楚雍烈;梅龙;;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研究及MRSA多态性分析[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刘庆中;韩立中;孙景勇;倪语星;;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MRSA消毒剂耐受基因的流行及其对氯已定的敏感性[A];2012全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朱健铭;吴康乐;姜如金;;221株MRSA菌qacA/B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常文娇;低水平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2 贺明;SIPI-8294增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MRSA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洋;院内呼吸道MRSA的耐药性与万古霉素单用及联合痰热清的MPC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马伽;医院MRSA分布及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3 王玉颖;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体外诱导耐药性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7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68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