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is血型系统抗体在备血患者中检出情况分析
本文选题:Lewis血型系统抗体 + 抗-Lea ; 参考:《中国输血杂志》2017年01期
【摘要】:目的调查Lewis血型系统抗体在备血患者中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方法对抗体筛选阳性的标本做抗体鉴定。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及盐水介质试管法;抗体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抗原鉴定采用试管法;并回顾分析本院Lewis血型系统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存在Lewis血型系统抗体患者中,抗-Lea89例,抗-Leb4例,抗-Le~a+Le~b1例,检出率分别是5.69×10~(-4)、0.26×10~(-4)、0.06×10~(-4);Lewis血型均为Le(a-b-);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P0.01);妊娠期患者多见,共35例,占37.2%。17例输血患者,无1例发生溶血反应。结论 Lewis血型系统抗体意义值得探讨,盐水介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抗球蛋白2种方法同时配血,可加强输血安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Lewis blood group system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bloo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positive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Microcolumn gel antiglobulin method and saline medium test tube method were used for antibody screening and cross-matching, microcolumn gel antiglobulin method was used for antibody identification, and test tube method was used for antigen identification. The clinical data of Lewis blood group antibody positiv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mong 94 patients with Lewis blood group system antibodies, 89 were anti-Lea, 4 were anti-Leb, and the positive rates were 5.69 脳 10 ~ (10) ~ (-4) and 0.26 脳 10 ~ (10) ~ (-4) Le~b1,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lood group Lea-b-b was 0.06 脳 10 ~ (10) ~ (-4). The number of fema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patients (P 0.01). 35 cases (37.22.17 cases) were found in pregnancy. No hemolytic reaction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significance of Lewis blood group system antibody is worth discus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wo methods, brine medium test tube method and microcolumn gel antiglobulin method, can enhanc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输血科;
【分类号】:R446.6;R45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萍;李剑平;;血型系统与各种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2 李革飞;;P血型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S1期
3 周细龙;;什么叫做Rh血型系统?为什么输血时多不做Rh血型的鉴定?[J];辽宁中级医刊;1979年11期
4 李学金;微量血痕血型检查方法[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许德军,王建红,朱丽君;肝硬变与ABO血型系统关系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1998年02期
6 闻华;;子女与父母血型一定相同吗[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6年05期
7 晓田;;人类的血型有多少种[J];人人健康;2007年08期
8 伍君仪;;血型与性格无关[J];百姓生活;2011年12期
9 欧阳军;;血型与疾病[J];晚霞;2013年09期
10 周一海;;“血型密码”你了解多少[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碎永;林甲进;;致敏红细胞Rh血型系统的鉴定及方法比较[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梦苇;;血型与流产水的初探及方法选用[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章俊华;;Rh血型系统分子生物学[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侯萍;李剑平;;血型系统与各种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5 陈东;杨通汉;;昆明地区Rh血型系统数据库及相关血型分布[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爱萍;彭成;马波;恩晓钢;;论Rh血型检查的重要意义[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孙大光;王琳;王毅;郑俊峰;徐航;邬晋芳;彭左旗;马旭;;Rh血型基因扩增产物固相杂交-酶联显色诊断方法建立及临床验证[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高馨玉;王茂旭;;浅谈cisAB血型[A];首届中国法医物证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3年
9 李勤;韩莎莎;朱自严;;汉族、傈僳族和侗族Knops血型系统基因多态性筛查[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10 马玲;刘衍春;薛敏;;南京地区Kidd等10个血型稀有抗原的大规模调查[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轩逸;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吗[N];光明日报;2014年
2 徐荐;血型也会变[N];中国老年报;2003年
3 益 王宣;人的血型可以改变吗[N];大众科技报;2004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满羿;专家揭开P型血之谜[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福如海;血型可以改变吗[N];中国石油报;2004年
6 记者 李鹏;给细胞“穿衣”:制造“万能血”[N];北京科技报;2014年
7 实习生 李娜 通讯员 张文明;他的血,独一无二?[N];科技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嵇刊 通讯员 张妍;“熊猫血型”已不算稀有[N];江苏科技报;2012年
9 记者 王书林;新疆血型基因研究取得成果[N];人民法院报;2000年
10 韩宇;输血浆要验血型[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刚银;全自动血型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汤兆明;血型A抗原模拟多肽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丁伟龙;ABO血型与神经胶质细胞瘤术后病人预后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5年
2 赵云飞;男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ABO血型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关系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郑全;Rh血型基因定型方法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攀;稀有血型筛选中对照品的制备及OK血型系统多态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莎莎;Cromer、Knops、Indian血型系统基因多态性及蛋白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岳丹琪;RHAG基因克隆与多态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许锋;人血型B抗原模拟多肽/Fas融合基因、Mip3β双表达重组pIRES质粒的构建及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7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817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