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兔VX2肝癌模型微波消融疗效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兔VX2肝癌模型微波消融疗效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使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评价兔VX2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疗效。材料与方法:成功建立符合实验条件兔VX2肝癌模型27只,为了便于观察MWA疗效,将27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每组9只,并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A、B、C三组动物分别于MWA后第1周、第2周、第4周进行MR扫描,并于扫描完毕后立即处死相应1组实验兔,并取出肿瘤MWA治疗区域及正常肝脏的标本,进行大体病理和光镜检查,根据组织病理结果及MR的T1WI、T2WI及IVIM-DWI表现区分消融区坏死组织、肿瘤残余或复发、炎性反应区和正常肝实质。比较不同组织成分扩散系数(ADC)、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的差异,并分析IVIM-DWI在评价术后疗效中的价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微波消融术后不同组织成分的ADC、D、D*和f值;各组间均数多重比较采用SNK法。结果:27只实验兔MWA治疗后随访成功22只,其中因术中麻醉意外死亡1只,随访过程中肿瘤复发伴腹膜转移死亡2只,MWA治疗时穿刺次数过多,肝包膜破裂出血死亡1只,消融治疗后肠梗阻死亡1只。消融区镜下细胞呈肿胀变性及中央凝固坏死改变,周边环形炎性反应区。周围炎性反应区早期以肉芽组织,炎症或者水肿为主,炎症细胞浸润,然后纤维包膜逐渐形成。消融前肿瘤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1.39±0.17)×10~(-3)mm~2/s、(0.95±0.14)×10~(-3) mm~2/s、(41.48±13.54)×10~(-3) mm~2/s、(23.43±3.63)%;正常肝实质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1.82±0.11)×10~(-3)mm~2/s、(1.26±0.13)×10~(-3) mm~2/s、(81.58±17.99)×10~(-3) mm~2/s、(21.67±4.19)%。消融前肿瘤与正常肝实质ADC值、D值、D*值、f值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活性肿瘤组织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1.40±0.10)×10~(-3)mm~2/s、(0.92±0.15)×10~(-3)mm~2/s、(39.98±10.11)×10~(-3)mm~2/s、(19.64±4.53)%;消融坏死区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0.74±0.42)×10~(-3)mm~2/s、(0.56±0.31)×10~(-3)mm~2/s、(20.18±5.79)×10~(-3)mm~2/s、(13.77±5.10)%;炎性反应区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1.97±0.18)×10~(-3)mm~2/s、(1.51±0.30)×10~(-3)mm~2/s、(88.90±16.49)×10~(-3)mm~2/s、(26.35±5.96)%;正常肝实质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1.77±0.19)×10~(-3)mm~2/s、(1.25±0.16)×10~(-3)mm~2/s、(78.80±19.06)×10~(-3)mm~2/s、(22.68±4.62)%;消融后不同组织间ADC值、D值、D*值、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DWI可以监测VX2肝癌MWA治疗效果,能够区分MWA后不同组织成分差异,有望成为一种活体评价肝癌MWA后疗效指标。
【关键词】: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微波消融 肝细胞肝癌
【学位授予单位】:川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735.7;R-332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7
- 结果17-20
- 讨论20-30
- 结论30-31
- 附图31-35
- 参考文献35-42
- 综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肝脏中的应用进展42-52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53
- 个人简历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平;叶欣;;微波消融技术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胡向东;何文;邬冬芳;刘会昭;项东英;宁彬;;微波消融家猫脑组织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06期
3 李欣;张宏;盛林;迟宝琦;鲁通;韩治宇;董宝玮;;植入式微波消融离体猪肺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11期
4 杨立生;赵航;;80C51F005微控制器在新型微波消融治疗仪上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5 王强;刘瑞宝;张立成;;肺癌微波消融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0年01期
6 高飞;顾仰葵;黄金华;罗荣光;李常仑;;微波消融毁损活体猪脾的实验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年11期
7 柯晋;尹庆水;张余;张涛;徐亮;;离体骨的置入式微波消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1期
8 覃美玉;;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年04期
9 胡罗文;王冀;魏庆庆;严宇鹏;马瑞;孙颖颖;李莉;李鸥;;体外肝组织微波消融范围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08期
10 郭利军;段小民;张玲;;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层良性病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波;李亚林;原风同;田家卫;王振;;多针微波消融组合消融区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2 南群;卢玉林;刘有军;;双天线组合扩大微波消融热场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季正标;李超伦;张晖;袁海霞;王文平;;灰阶超声即时评价肝癌微波消融治疗范围的可行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盛林;翟伟明;卜云芸;;超声引导下计算机辅助微波消融肝癌的临床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梁萍;王e,
本文编号:251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5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