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单瓶输注营养制剂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6 15:01

  本文关键词:单瓶输注营养制剂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调查在全肠外营养制剂的输注过程中,单瓶输注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观察肠外营养制剂的输注途径及输注方式对患者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影响营养液输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再次寻求单瓶输注脂肪乳与氨基酸弊端的证据。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分别选取金陵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江苏省机关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胃肠外科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采用连续定点便利抽样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89例全合一肠外营养输注患者与194例单瓶肠外营养输注患者纳入本研究。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使用NRS-2002量表为患者做营养风险的筛查(若NRS-2002评分≥3分提示有营养风险),且分别于入院后次日晨与同一方式连续输注营养液7天后次日晨检测营养相关指标、血液学指标、静脉炎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且记录性别、年龄、病种、营养液配置方式、营养液的种类、输注方式和输注途径等。所有调查项目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先以单因素非条件的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的回归分析,找出患者静脉炎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其影响营养液输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比较全合一组与单瓶输注组两组输注反应差异前,其基线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进行同质性检验,除身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他项目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结果:(1)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高、民族、白细胞、血小板、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甘油三酯、总蛋白、营养液配置方式、营养液输注方式、营养液输注途径、平均滴速、营养液输注部位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15)。(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总蛋白、营养液配置方式、营养液输注方式、营养液输注途径、平均滴速是静脉炎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经标准化后显示(表4),总蛋白[危险度比值比(OR)=1.06,95%可信区间(CI)为1.028-1.093,X2=14.013]、营养液配置方式[危险度比值比(OR)=0.225,95%可信区间(CI)为0.100-0.509,X2=12.858]、营养液输注方式[危险度比值比(OR)=0.209,95%可信区间(CI)为0.111-0.392,X2=23.770]、营养液输注途径[危险度比值比(OR)=1.834,95%可信区间(CI)为1.304-2.578,X2=12.150]、平均滴速[危险度比值比(OR)=0.864,95%可信区间(CI)为0.828-0.903,X2=43.066]、营养液输注部位[危险度比值比(OR)=1.132,95%可信区间(CI)为1.433-2.452,X2=13.534],其标准化回归系数标准p值小于0.0001,为静脉炎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383例患者中总蛋白≥68.3g/L静脉炎的发生率(18.44%)低于总蛋白68.3g/L静脉炎的发生率(37.25%),差异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普通病房配置台配置营养液静脉炎发生率(36.40%)高于科室净化台配置营养液静脉炎发生率(11.38%),差异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混合通道输注营养液静脉炎发生率(34.82%)高于专用通道输注营养液静脉炎发生率(16.91%),差异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留置针输注营养液静脉炎发生率(31.53%)高于经外周静脉置管法(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PICC营养液输注静脉炎发生率(22.22%),差异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平均滴速≥52滴/分静脉炎发生率(40.72)高于平均滴速52滴/分静脉炎发生率(16.76%),差异有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掌侧正中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33.59%;贵要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30.77%;肘正中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28.38%;头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35.00%;锁骨下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17.65%;颈内静脉静脉炎发生率为15.38%,差异无统计分析的意义(P0.05)。(4)189例接受全合一营养支持患者与194例接受单瓶输注营养制剂的患者,经过7天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体重、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5)全合一营养制剂支持的患者经过7天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较治疗前高,患者血红蛋白、总蛋白、体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血糖、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酐、身高较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接受单瓶输注营养支持的患者经过7天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淋巴细胞、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前白蛋白明显较营养治疗前高,患者血小板、体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血糖、白蛋白、身高较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全合一组的生理舒适度与总分较单瓶输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精神舒适度、社会文化舒适度及环境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单瓶输注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的时间、维持睡眠状态的时间、睡眠效率、催眠的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总分均小于全合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催眠药物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单瓶输注组静脉炎、局部疼痛、局部组织水肿发生率均高于全合一输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热、心慌、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总蛋白、营养液配置方式、营养液输注方式、营养液输注途径、平均滴速、营养液输注部位为静脉炎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总蛋白≥68.3g/L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总蛋白68.3g/L静脉炎的发生率;科室净化台配置营养液可降低静脉炎发生率;专用通道输注营养液较混合通道输注营养液静脉炎发生率低;PICC营养液输注方式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留置针输注患者;平均滴速52滴/分可减少静脉炎发生率;掌侧正中静脉与头静脉输注静脉炎发生率较高。(3)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单瓶输注营养制剂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升高,增加了患者的肝脏与肾脏负荷。(4)全合一输注组舒适度高于单瓶输注组。(5)单瓶输注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均较全合一组好。(6)本研究发现单瓶输注组静脉炎、局部疼痛、局部组织水肿发生率均高于全合一输注组。
【关键词】:单瓶输注 肠外营养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蚌埠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73.6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4
  • 1 前言14-18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相关概念15
  • 1.3 文献回顾15-17
  • 1.4 研究目的17-18
  • 2 研究内容18-24
  • 2.1 研究路线18-19
  • 2.2 研究方法19
  • 2.3 研究对象的选取19-20
  • 2.4 实施方案20
  • 2.5 临床结局评价指标20
  • 2.6 研究工具及评定方法20-22
  • 2.7 统计处理22-23
  • 2.8 质量控制23-24
  • 3 结果24-39
  • 3.1 患者一般资料24-25
  • 3.2 静脉炎发生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27
  • 3.3 静脉炎发生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7-29
  • 3.4 Roc曲线29-31
  • 3.5 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31-34
  • 3.6 连续7天营养制剂两组血生化比较34-35
  • 3.7 全合一输注患者输注前与输注七天后血生化的比较35-36
  • 3.8 单瓶输注营养制剂患者输注前与输注后七天血生化的比较36-37
  • 3.9 单瓶与全合一输注舒适度的比较37
  • 3.10 单瓶与全合一输注睡眠质量的比较37-38
  • 3.11 营养液输注期间临床结局指标的比较38-39
  • 4 讨论39-53
  • 4.1 输注肠外营养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39-44
  • 4.2 正确选择营养制剂44-45
  • 4.3 优化输注方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45-46
  • 4.4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46-47
  • 4.5 加强护理工作监测,预防患者并发症47-48
  • 4.6 改进护理方式,预防患者相关护理并发症48-53
  • 5 结论53-54
  • 5.1 结论53
  • 5.2 不足及展望53-54
  • 6 参考文献54-62
  • 7 致谢62-63
  • 8 附录63-81
  •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63-64
  • 附录B 调查问卷64-73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或专利申报等成果73-74
  • 附录D 综述74-81
  • 参考文献79-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柳静;黄元柳;;全肠外营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天津医药;2013年07期

2 章洁;皮红英;;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荟萃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03期

3 傅培荣;孙运波;王惠芬;;肠外营养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性感染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02期

4 王林茂;;浅谈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J];西藏医药杂志;2013年01期

5 鲍冠君;冯莺;俞琦;;静脉炎防治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年20期

6 蔡少莲;潘玉娟;;留置针输脂肪乳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2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16期

7 吕春艳;王洁冰;韩俊岭;李莉;徐梅梅;谢长顺;郑岳;;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9期

8 陈兴贵;陈学香;王玉琴;;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内蒙古中医药;2011年16期

9 黄流清;赵忠新;;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一届睡眠障碍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年02期

10 黎介寿;;临床营养支持策略的变迁[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年12期


  本文关键词:单瓶输注营养制剂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51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