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梯度放大器研究
本文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梯度放大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技术采用了独特的成像原理,使其可以对生物体内部结构进行成像。相对于其它医学成像技术,MRI对人体无任何危害。因此,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的医疗行业发展迅速,有多家公司设计和生产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国产MRI与进口设备的差距正在逐年减小。梯度放大器是MRI扫描仪的核心部件之一,为梯度线圈负载提供驱动电流,负载电流跟随计算机谱仪生成的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的脉冲序列参考信号,产生梯度磁场,实现主磁场的动态修改。尽管MRI扫描仪已经实现国产化,但梯度放大器仍然完全依赖进口。因此,自主研发适合的梯度放大器对国产MRI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硬开关并联移相控制梯度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根据MRI扫描仪的需求确定了系统整体方案。通过4路全桥拓扑相移并联的方式,使得梯度放大器的等效开关频率变为原开关频率的4倍,减小了输出电流的纹波。同时,采用内、外双环控制:内环为均流控制,保证了每一个桥臂的输出电流为梯度负载电流的四分之一;外环采用了传统的PWM控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完成了一台应用于1.5T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梯度放大器样机,样机很好地满足了核磁共振成像仪的指标要求。为了满足输出电流纹波频率的要求,硬开关方案的梯度放大器采用了4路全桥电路并联的方案,这使得梯度放大器的电路拓扑十分庞大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引入辅助谐振换流极(Auxiliary Resonance Commutated Pole, ARCP)变换器,提出了一种软开关梯度放大器电路拓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提高开关频率而导致的开关损耗增大的问题,使梯度放大器在减少并联桥路模块数目的情况下满足了输出电流纹波频率的要求。详细分析了ARCP变换器的换流过程,对比分析了传统硬开关半桥电路与ARCP电路的损耗情况,并通过仿真验证软开关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梯度放大器 并联相移 等效开关频率 软开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722;R445.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引言11-12
- 1.2 MRI系统中的梯度放大器研究背景12-14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5
- 第2章 梯度放大器原理分析15-36
- 2.1 引言15
- 2.2 梯度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分析15-27
- 2.2.1 梯度负载分析15-16
- 2.2.2 全桥式梯度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16-20
- 2.2.3 移相并联梯度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20-24
- 2.2.4 仿真分析24-27
- 2.3 梯度控制器分析27-34
- 2.3.1 梯度放大器控制原理分析27-28
- 2.3.2 控制对象分析28-30
- 2.3.3 前馈控制原理分析30-31
- 2.3.4 梯度放大器控制原理框图31-32
- 2.3.5 仿真分析32-34
- 2.4 本章小结34-36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及实验结果36-48
- 3.1 高压电源模块36
- 3.2 功率模块主开关管设计36-40
- 3.2.1 主功率开关管的选型36-38
- 3.2.2 IGBT开关管的驱动电路设计38-40
- 3.3 功率模块主开关管控制电路设计40-43
- 3.3.1 基于CPLD芯片的数字控制器40-42
- 3.3.2 CPLD控制功能的实现42-43
- 3.4 实验结果43-47
- 3.5 本章小结47-48
- 第4章 软开关梯度放大器分析48-60
- 4.1 引言48
- 4.2 软开关梯度放大器工作原理分析48-58
- 4.2.1 软开关梯度放大器功率模块分析49
- 4.2.2 软开关梯度放大器辅助开关管控制49-50
- 4.2.3 ARCP逆变轴模块换流分析50-56
- 4.2.4 电源模块损耗分析56-58
- 4.3 软开关梯度放大器仿真研究58-59
- 4.4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雅洁;祝祯伟;田浩然;张广才;常严;杨晓冬;;非线性梯度场下并行成像技术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11期
2 陈兆学;杨娟;代蓓;刘颖;武杰;;台式低场MRI设备梯度场线性度间接测量和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年05期
3 马丽昕;快速MR成象:技术和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1年05期
4 魏本正;;GE 1.5T signa Lx MR梯度系统罕见故障检修[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05期
5 王寄侬;;NMR成像技术展望(二)[J];医疗器械;1984年06期
6 罗宏,黄振;GE1.0T MRI梯度系统原理及维修[J];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03期
7 宋惠宁,吕扬;关于MRI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2年0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先球;张诚;谢海滨;李鲠颍;邬学文;;核磁共振微成象系统的大电流梯度场放大器[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2 张晓华;江华;;温度梯度场对聚烯烃共混物相分离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8分会:高分子科学[C];2014年
3 朱广;孔祥铭;颜贤忠;时港洪;;异核多量子相关谱及其在生物核磁共振上的应用(英文)[A];第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8年
4 高新风;;GRASP(GRAdient SPectroscopy)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5 边明华;吴先球;李晓勇;李向红;邬学文;;脉冲梯度增强的高分辨核磁共振(Ⅰ) 探头的改制[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6 吴先球;边明华;李向虹;李晓勇;邬学文;;脉冲梯度增强的高分辨核磁共振(Ⅱ) 脉冲梯度发生器和实验[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7 许静;徐玉书;董凤霞;郑莹光;吴可;丛建波;先宏;王长振;;L波段三维ESR成像系统的研制——Ⅲ.用于三维ESR成像的旋转梯度场[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王鹤;宁瑞鹏;李鲠颖;;实时测量梯度波形的方法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陈金鸿;毛希安;;脉冲梯度场NMR实验中的弛豫和辐射阻尼效应[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10 边明华;吴先球;邬学文;;核磁共振微成象探头[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春;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梯度场下的反应行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海峰;温度梯度场对高分子扩散和结晶动力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2 刘琳;基于GPU的图像梯度场增强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袁旭;MRI梯度放大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黄峰;冷态条件下短接触旋流反应器内气固流动梯度场分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吴漾;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梯度放大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何会珍;图形图像处理的梯度场算法[D];浙江大学;2009年
7 谢雅君;基于激光加热的金属薄板温度梯度场重构[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江华;温度梯度场对聚烯烃共混物相分离和扩散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4年
9 金多;磁梯度场源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戈星;梯度线圈设计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梯度放大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3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5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