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扩散张量的非人灵长类脑网络连接图谱

发布时间:2020-03-18 21:27
【摘要】:脑是人体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大脑内多个脑区协调运作,高效地整合信息和分工,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脑网络,其中,脑白质作为神经中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脑网络内的信息传输。许多重大脑疾病在发病初期常表现为脑网络的紊乱,如自闭症、抑郁症等,因此,对脑网络的研究是目前神经科学研究的重点及热点。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依据脑内水分子扩散的三维位移分布,能够在体且无创地对脑白质及脑结构网络进行成像,为脑白质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术前评估及重大脑疾病和脑结构网络的基础研究中。然而与传统的磁共振成像不同,研究人员无法通过读片的方式直接观察脑白质及脑结构网络,因此,数据分析是DTI成像技术应用于脑疾病研究的关键,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定量计算、纤维追踪、网络构建等。动物实验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猕猴以其具有与人类高度相似的行为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大脑疾病的基础研究中。相比于传统的组织切片等实验手段,对模型猕猴进行在体的DTI成像,不仅能够大大的降低实验成本,还能够通过横向对比及纵向的跟踪的方法,全面地研究重大脑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脑白质及脑结构网络的变化。随着国内外猕猴DTI脑成像实验的广泛开展,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对猕猴DTI脑成像进行客观的数据分析,首先需要建立具有群体代表性的猕猴脑白质图谱及扩散张量脑模板。猕猴脑图谱有助于探索脑功能特性并了解脑结构,是连接生物医学和医学影像学的桥梁,对脑结构网络的分析至关重要。基于全脑白质纤维的猕猴脑白质网络可以定量分析纤维连接、脑网络拓扑属性。目前,猕猴脑图谱的研究并不全面,无法精确地描绘活体状态下三维白质纤维束的形态结构、走行方向及连接情况。猕猴脑白质网络的研究甚少,无法在脑图谱的基础上理解脑白质的分布及信息传输。因此,本论文着重于猕猴扩散张量脑模板、脑白质图谱、脑白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本文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30只健康恒河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提出利用基于q空间的DWI标准化方法将DTI图像配准至标准空间,建立了基于扩散张量的猕猴FA、MD、b0像标准脑模板。第二,采用确定性纤维束追踪算法获得了标准空间下的全脑白质纤维束,依据虚拟分割手工地勾画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并平均30只猕猴的纤维束图构建了猕猴脑白质图谱。脑白质图谱能够很好地描绘各种尺寸微小、形态结构不同的三维白质纤维,可提取某种特定纤维束进行定量分析,辅助脑外科手术。第三,在前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已建立的猕猴标准脑图集构建了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猕猴脑白质网络,分析了网络的全局及局部效率、小世界属性,且对猕猴脑白质网络进行了模块划分,进一步分析了网络的hub节点。基于纤维追踪的猕猴脑白质网络有益于研究脑网络的模块化、核心脑区及复杂脑功能的实现。
【图文】:

示意图,空间,图像,示意图


图 2.1 DWI 图像的空间标准化流程示意图2.4 扩散张量标准脑模板的建立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日益成熟,已经衍生出了从不同角度反映脑的多种成像方法,也就是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方法。随着多模态图像的采集与获取,与模态相对应的脑模板也快速发展,比如 T1 加权像模板,其能清晰地反映脑的结构形态。脑模板能提供一个标准脑图像和标准空间以用于图像标准化。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水分子的三维位移分布来研究大脑微观结构,对 DTI 图像进行预处理并结合多个被试的扩散信息能够构建代表平均被试大脑微观结构的扩散张量脑模板。扩散张量脑模板包含关于脑微观结构的丰富信息,可用于比较被试的微观结构和群体间的脑连接性,生成数字脑图谱,并且能够给空间标准化及构建包含详细扩散信息的脑图谱提供参考。不同的扩散张量脑模板能突出不同的解剖特征,张量拟合得到的 FA、MD 等参数都可以被用来生成各种模板。

模板,猕猴


猕猴标准FA脑模板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4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V.阿拉凡;纪立智;;旋转水流动的扩散张量[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8年02期

2 许克宁;吕国士;刘伟;;扩散张量及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7年18期

3 王毅;冯前进;刘哲星;崔文超;郝重阳;;扩散张量磁共振图像分割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年18期

4 韦芳芳;张相芬;陈辰;;多项式展开的快速扩散张量图像配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白衡;王世杰;罗立民;张宗军;;基于双树复数小波降噪的扩散张量估计[J];信号处理;2007年03期

6 徐晓明,钱霖;各向异性介质的温度场和热扩散张量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7 王毅;欧杨梅;齐敏;樊养余;;一种扩散张量脑胼胝体图像分割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年12期

8 郭雪梅;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09期

9 甄帅;孙创日;蒋飚;夏顺仁;;基于局部特征与轮廓控制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插值方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3年04期

10 张帆;卢光明;李坤成;;影响扩散张量图像质量和相关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因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细香;李茂进;陈军;刘昌盛;;优化颈髓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谢志明;;幼儿瓜胺酸血症之脑部磁振造影扩散张量影像[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葳;常时新;陆建平;郝楠馨;杜育杉;王轶彬;宗根林;曹开明;胡曙光;;3.0T MR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成像在脊髓压迫症中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陈元园;赵欣;;基于DKI的脑神经结构特性参数的优化提取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赖灿;章士正;;磁振扩散张量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预后评估的价值[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齐志刚;王志群;李坤成;;DTI在健康老年、aMCI、AD患者中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张晓凡;;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I/DTT对小儿脑瘫早期诊断及康复评价的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毅;李国琴;郭哲;齐敏;吕国云;樊养余;牛奕龙;;基于多图谱的扩散张量磁共振图像自动分割算法[A];第十五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9 黄玉清;蔡淑惠;陈忠;;自由呼吸下人体心肌纤维成像[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赵欣;王明时;高伟;刘海婴;;基于扩散张量的脑白质内神经纤维的重建方法(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易三莉;基于扩散张量成像的扩散张量估算及相关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包立君;基于稀疏表达的人体心脏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的去噪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岩;大鼠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4 李新娜;核回归方法研究及其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婷;基于扩散张量的非人灵长类脑网络连接图谱[D];郑州大学;2019年

2 刘肖艳;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的脑结构性网络分析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3 甄帅;磁共振扩散张量图像插值方法及其图像配准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章炜炜;扩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分析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5 刘卫华;扩散张量数据处理及白质纤维追踪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许优优;基于高阶扩散张量成像算法的帕金森病例数据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7 闫帅;扩散张量图像正则化的偏微分方程方法及其对DT-MRI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8 顾青平;3.0T磁共振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在下肢正常肌肉及骨骼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价值[D];山东大学;2012年

9 陈穗芬;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可视化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赵欣;基于扩散张量的脑白质内神经纤维的重建算法[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89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589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