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复安联合提高胃残余量阈值对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6 19:0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胃复安联合提高胃残余量阈值对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而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危重症患者营养达标时间,改进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住院天数,促进患者预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30例,肠内营养组(入科48小时后给予肠内营养),B组30例,早期肠内营养组(入科48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C组30例,胃复安组(早期肠内营养+胃复安),D组30例,共同应用组(早期肠内营养+胃复安+增加胃残余量)。将A组当作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检测数据。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的第1日、第7日采集静脉血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总蛋白(Protein,PR)、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数值、淋巴细胞数量(Totallymph ocytecount,TLC)、免疫球蛋白A(IgA)、G(IgG)、M(IgM)、T细胞亚群(CD3、CD4、CD8)占比;并观察记录胃肠道功能状况(腹胀、腹泻、呕吐、返流、便秘)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观察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天数、住院总天数及营养达标时间。结果:1.营养指标:四组患者的BMI指数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蛋白治疗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三组总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D三组的总蛋白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D三组的总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前白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两组的前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与A、B、C三组前白蛋白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的血红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D三组血红蛋白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与B组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指标:A、C、D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CD3、CD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CD3、CD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治疗后CD3、CD4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CD4、CD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CD4、CD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CD4、CD8与A、C、D三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治疗后与治疗前CD4/CD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A、B、C、D四组CD4/CD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LC、IgA、IgG、IgM免疫指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IgA、Ig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TLC和IgM较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IgG、Ig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IgG、IgM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的IgG、Ig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组的IgG、IgM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指标:治疗后B、C、D三组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住院总天数以及营养达标时间与A组相比有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住院总天数以及营养达标时间方面,表现为D组C组B组A组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胃肠道并发症:四组患者的腹胀、腹泻、呕吐、返流、便秘,在治疗前后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复安联合提高胃残余量阈值可以促进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有效实施,保护患者胃肠道功能,进而可以缩短重症患者营养达标时间,改善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和住院总天数,从而改善危重患者预后。并且不会增加治疗相关的并发症。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3
本文编号:2651721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桂珍;李俊;苏磊;;危重患者的精准营养[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年11期
2 吴国豪;毛翔宇;;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16年09期
3 房雨萌;赵鹤龄;;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5年12期
4 王晓君;许勤;朱姝芹;周婉;;不同输注方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年12期
5 李华;申亚晖;;AGI分级标准对胃肠功能障碍评估价值及其在早期EN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年30期
6 包娟;曾钧发;罗勇;桂培根;冯靖;;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22期
7 包蕙tD;张江雁;;ICU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8 孙晋洁;徐旭娟;;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年11期
9 李桂香;闫波;郭华;李霜;尹丽丽;王慧娟;;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发生反流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02期
10 张福英;鲍康身;;循证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年2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俊利;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17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517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