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达托霉素亲和作用的革兰氏阳性菌检测新方法

发布时间:2020-05-10 18:07
【摘要】: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公众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对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这一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占了死亡总人数的四分之一。革兰氏阳性菌是临床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中又以葡萄球菌感染最为常见,它会引起多种致命的疾病,诸如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菌血症等。因此,建立快速、简单、灵敏的革兰氏阳性菌检测新方法对于应对传染病爆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以及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达托霉素与革兰氏阳性菌细胞膜的亲和作用,结合生物发光法和荧光分析法,构建了三种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检测的新方法。(1)基于达托霉素亲和作用的生物发光分析法检测革兰氏阳性活菌本工作基于达托霉素的特异性亲和作用,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发光分析法,用于革兰氏阳性活菌的快速检测。达托霉素是一种针对革兰氏阳性菌的脂肽类抗生素,在Ca~(2+)的作用下,达托霉素与细菌细胞膜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本工作将其偶联在磁珠上作为识别试剂,可实现对革兰氏阳性菌的高效分离和富集。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将捕获的细菌裂解后,通过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体系检测释放出的细胞内三磷酸腺苷的含量,进而实现革兰氏阳性活菌总量检测。本方法选用了四种革兰氏阳性菌为模式待检物,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异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细菌的线性范围均为1.0×10~2-3.0×10~6 CFU mL~(-1),检测限为33 CFU mL~(-1)。整个检测过程可在20分钟内完成。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死菌对本方法几乎没有干扰,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方法可用于奶酪、牛奶、湖水、人尿液和生理盐水中革兰氏阳性活菌的检测,回收率为75.0%-120.0%。同时,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在食品卫生、环境监测、临床诊断和药品安全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基于达托霉素功能化磁珠联合溶葡萄球菌酶构建生物发光分析法检测葡萄球菌本工作基于达托霉素和葡萄球菌细胞膜之间的结合作用,以及溶葡萄球菌酶对葡萄球菌的特异性裂解作用,构建了一种用于检测葡萄球菌的生物发光分析法。本研究选用达托霉素功能化的磁珠作为识别试剂,可从样品基质中高效地分离和富集葡萄球菌。其后,采用溶葡萄球菌酶作为裂解试剂,基于其对葡萄球菌细胞壁上肽聚糖内的五甘氨酸肽键桥的水解作用,特异性地裂解葡萄球菌,并释放出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基于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体系,进而实现对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本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研究了该方法用于检测葡萄球菌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范围是5.0×10~2-5.0×10~6 CFU mL~(-1),检测限为3.8×10~2 CFU mL~(-1)。整个检测过程可在20分钟内完成。革兰氏阴性菌和其它革兰氏阳性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几乎没有干扰,表明本方法较好的专一性。该方法可用于牛奶和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回收率在88.0%-96.0%之间,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3)基于双位点识别的荧光分析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本工作基于达托霉素和Ig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结合位点,构建了一种基于双位点识别模式的荧光分析法,可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IgG的Fc段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的A蛋白特异性结合,故可作为第一种分子识别试剂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在Ca~(2+)的作用下,达托霉素可将其亲脂性尾部插入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从而与细菌紧密结合。可利用这一机制,将荧光素标记的达托霉素作为第二种分子识别试剂。两种分子识别试剂的联用,可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特异性。革兰氏阴性菌和其它革兰氏阳性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几乎没有干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线性范围是5.0×10~3-5.0×10~8 CFU mL~(-1),检测限为3.6×10~3 CFU mL~(-1)。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破碎细胞,整个检测过程在90分钟内即可全部完成,且成功应用于湖水和生理盐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回收率在87.0%-120.0%之间。
【图文】:

死亡原因,感染性疾病,细菌


图 1-1 全世界主要死亡原因Fig. 1-1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worldwide.细菌在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例如饮水、食物、空气和生物接触。细菌一旦入侵人体免疫系统,就会引起各种症状,甚至是引发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骨髓炎和败血症等[4]。由细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历史上的三次全球鼠疫大爆发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5]。2001 年美国恐怖分子将炭疽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武[6,7]

伤寒沙门氏菌,免疫传感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抗体


第 1 章 文献综述ingfragment),另一个是不能结合抗原但能与细胞表面的抗体受体结合的rystallizablefragment)。大多数抗原结构非常复杂且含有多个不同的表位,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同时激活多种 B 细胞,产生具有不同表位特异性体。这些抗体被称为多克隆抗体。相反,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 B 细胞产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由于现代快速生物传感系统的需要,抗体已品和临床样本中致病菌检测的重要亲和配体。抗体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固定的抗体可以与微生物表面的抗原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识别致病菌的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57.3;R4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苗;张菁;;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和达托霉素[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年06期

2 ;达托霉素可致嗜酸粒细胞性肺炎[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年04期

3 覃尚忠;;达托霉素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06年06期

4 余文海;;达托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人工瓣膜心内膜炎伴旁瓣脓肿[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年01期

5 黄日红;高露露;孙源君;任永奎;卞晓明;;达托霉素治疗左心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8年01期

6 廖国建;彭希希;田俊;谢建平;;达托霉素耐药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8年06期

7 程志祥 ,徐建民;一种新的抗革兰阳性菌药物:达托霉素[J];中国处方药;2004年02期

8 陈国胜;陈珂君;;提高前体导向法生产达托霉素产量的途径浅析[J];广东化工;2018年16期

9 王首锋;;华东医药集团完成新药达托霉素的创制[J];今日科技;2015年12期

10 姜永慧;;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达托霉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剑;张引;;达托霉素产生菌前体物耐受选育及其流加补料发酵[A];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陈少欣;;达托霉素的发酵生产工艺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廖国建;田俊;彭希希;胡昌华;;整合报告基因和转座突变筛选达托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基因[A];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4 李力;肖昌钱;项迎春;程敏毓;韩奇;刘炜;;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达托霉素浓度[A];2016年临床药学高峰论坛暨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5 周峰;王磊;胡昌华;廖国建;;色氨酸-2,3-加双氧酶(TD02)的异源表达及酶活测定[A];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何礼贤;;抗MRSA治疗进展[A];第8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暨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C];2010年

7 王磊;胡昌华;廖国建;;基于报告基因和核糖体工程的达托霉素高产菌株筛选体系的建立和应用[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李彦杰;王磊;胡昌华;廖国建;;玫瑰孢链霉菌中犬尿氨酸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在达托霉素高产菌株构建中的应用[A];2012年第五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徐铮奎;达托霉素将激起新一波涟漪[N];医药经济报;2017年

2 本报特约撰稿 徐铮奎;达托霉素市场机缘已至[N];医药经济报;2015年

3 马培奇;达托霉素的市场机缘[N];医药经济报;2004年

4 ;达托霉素单药有望用于肺炎球菌性脑膜炎[N];医药导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张玉洁;海正药业率先获批生产达托霉素[N];中国证券报;2015年

6 记者 郭峰;华东医药研发达托霉素获批上市[N];杭州日报;2015年

7 余自成;达托霉素与标准疗法治疗金葡菌导致的菌血症和心内膜炎[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齐继成 编译;Cubist向FDA递交达托霉素新药申请[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邢玉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备达托霉素[D];吉林大学;2013年

2 罗帅;达托霉素优质高效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强;达托霉素的分离纯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2 逄丽;七个调控相关基因对达托霉素合成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梦遥;基于达托霉素亲和作用的革兰氏阳性菌检测新方法[D];西南大学;2018年

4 郑洋;玫瑰孢链霉菌中磷酸双组份系统调控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袁鹏辉;玫瑰孢链霉菌中达托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优化[D];浙江大学;2017年

6 黄性伟;玫瑰孢链霉菌中argR调控达托霉素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7 王凤;玫瑰孢链霉菌SW0702中DptR2对达托霉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周日成;玫瑰孢链霉菌SW0702中达托霉素生物合成调控因子DepR1的筛选与调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王磊;犬尿氨酸途径在达托霉素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杨一恭;达托霉素的菌种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57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57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