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优化的MIV-BP神经网络连续血压无创监测方法研究
【图文】:
,GA)对模型的个性化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单个个体的连续血压无创测量模型—GA-MIV-BP神经网络收缩压模型和GA-MIV-BP神经网络舒张压模型。1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1.1实验数据采集根据脉搏波信号和心电信号的特点,实验基于计算机平台,组合使用桡动脉脉搏传感器(HK-2000B型传感器,合肥华科电子技术研究所),心电电极和心电检测导联线,,以及数据采集卡(USB-D1280型,上海聚星仪器)来实现脉搏波和心电信号的同步采集,其中脉搏波和心电信号的采样频率都设置为400Hz,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图1系统结构框图Fig.1Diagramofthesystemstructure被测者为年龄在21~28岁之间的健康男性5名和女性7名,被测者的招募基于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与之不存在利益冲突。室温下分别采集被测者运动前静息数据和运动后数据,记录被测者的脉搏波和心电信号,同时使用欧姆龙HEM-6131型电子血压计测量被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各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血压计测量值。共采集记录到294组数据,具体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表1采集到的脉搏波和心电数据详情Tab.1CollectedpulsewaveandECGdata男性女性Test_1Test_2Test_3Test_4Test_5Test_6Test_7Test_8Test_9Test_10Test_11Test_124812233112265012141624261.2实验信号处理在脉搏波和心电信号的体表采集过程中,工频干扰、肌电干扰等高频噪声和基线漂移等低频噪声严重地影响了信号的检测结果;不同个体处于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下,其脉搏波和心电信号波形特征变化复杂,本文在MATLABR2014a平台上,对实验室采集的脉搏波信号和心电信号进行去噪和特征点识别,具体情况如下。1.2.1
用双树复小波阈值法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噪声;然后将得到的滤除了高频噪声的脉搏波信号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拟合出近似基线漂移曲线,最后用滤除了高频噪声的脉搏波信号减去拟合出的基线漂移曲线,从而得到滤除了高频噪声和基线漂移的脉搏波信号。图2脉搏波信号特征Fig.2Characteristicsofpulsewavesignal不同个体处于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脉搏波形特征不尽相同,采用单一方法不能准确可靠地识别脉搏波的特征信息。因此本文结合双树复小波、微分法和滑窗法的脉搏波特征点识别方法,根据脉搏波特征点位置信息,逐步缩小脉搏波特征点的识别范围。首先采用滑窗法识别b、c点,再采用微分法在一定范围内识别f、g点,然后采用微分法在c和f点之间识别d点,最后根据双树复小波d5层信号d、f点之间对应的最大值点识别e点。图3(a)为一段含噪脉搏波信号,图3(b)为去噪后脉搏波信号的特征点识别情况。(a)原始脉搏波信号(b)去噪后脉搏波信号图3脉搏波特征点检测结果Fig.3Featurepointrecognitionofthedenoisedpulsewavesignal1.2.2心电信号去噪和特征点识别结合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心电信号高频波段和形态学滤波对心电信号低频波段[16]的处理优势,本文首先采用形态学滤波器滤除含噪心电信号中的基线漂移等低频噪声,进而对信号进行双树复小波阈值去噪滤除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从而实现心电信号中高频噪声和基线漂移的滤除。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突出信号奇异点或瞬变点的能力,经过实验探索发现,双树复小波变换的d4层小波系数模极大值的最大值点对应原始心电信号的R波。采用滑窗法识别出d4层心电信号的模极大值的最大值点,对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蒋巍巍;季忠;;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向海燕;无创伤人体逐拍动脉血压测量技术[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锋;基于脉搏波特征的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力铭;时空域脉搏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陈海;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腕式血压测量研究及其无线化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3 李顶立;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刘延勇;基于无创伤逐拍动脉血压测量技术的倾斜实验系统[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5 姬军;胸—头脉搏波传导时间测量技术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冠斌;基于智能手机的无袖带血压测量方法[D];河北大学;2018年
2 徐曼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医脉象特点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谭霞;基于GA优化的MIV-BP神经网络连续血压无创监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4 邓根强;基于脉搏波的连续血压测量系统研究及设计[D];深圳大学;2017年
5 刘澍杨;连续血压测量系统的移动平台实现方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6 李万万;基于深度学习的脉搏波连续血压测量[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7 游玲;基于Android平台的无创血压连续监测软件系统开发[D];重庆大学;2017年
8 陈亚芹;穿戴式运动姿态检测方法研究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9 赵阳;基于多因素分析的脉搏波中医诊断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张笑东;无创血压连续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维;刘光达;焦阳;杨宇;;基于脉搏波信号和血管弹性腔模型的动脉血压连续测量方法[J];医用生物力学;2012年01期
2 王文;张维忠;孙宁玲;林金秀;陈鲁原;吴可贵;朱鼎良;吴兆苏;刘力生;;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12期
3 张普洪;刘潇;于国龙;;OMRON HEM-770A型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6期
4 吕海姣;严壮志;陆维嘉;;一种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1年03期
5 姚翔;;基于示波法的无创血压测量[J];中国医学装备;2007年07期
6 张瑾;魏菁;席惠芳;何清波;朱鼎良;;HEM-6000手腕式血压计的可靠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05期
7 汤池,杨国胜,席涛;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04年10期
8 焦学军,房兴业;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连续测量血压的方法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2期
9 李文;;水银压力计仍可作为测量血压的金标准[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11期
10 王炳和,杨槞,相敬林;一种无创测定桡动脉脉搏波速度的方法及影响脉搏波速度的因素[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继寸;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霞;季忠;张亚丹;;基于GA优化的MIV-BP神经网络连续血压无创监测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年09期
2 孟文文;皮红英;;家庭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价值及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16年15期
3 邸艳荣;艾华;师芳艳;;浅谈定期的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5年04期
4 邱锦媚;莫维英;杨杰华;;自制血压监测表在住院患者血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23期
5 田华;王岱君;刘桂英;郭爱香;;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血压监测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8年09期
6 丁志群;血压监测技术及其应用[J];医疗装备;2000年11期
7 ;24h血压监测[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年02期
8 郝凤杰,田宝文,孙晶;无创自动血压监测准确性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年04期
9 高伟;李芹;张飞;薛金龙;刘志军;栗大超;;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的血压监测方法[J];测控技术;2016年06期
10 周永霞,孙长菊,米继民,张音,江岩,王娜;不同体位无创血压监测值的比较及意义[J];南方护理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庞微微;;居家血压监测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5年
2 刘玉梅;汪年松;;血压云端监测平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3 刘玉梅;汪年松;;血压云端监测平台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A];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6年
4 王臻;曹铁生;袁丽君;段云友;杨勇;刘媛玲;邢长洋;;一种测定局部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的新方法——双脉冲波多普勒法[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任亚娟;肖沪生;徐智章;张爱宏;徐芳;银浩强;彭欣;;联合运用多普勒探头与脉搏波传感器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魏开敏;高血压防治八误区[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雨晨;血液透析人群血压波动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林冬梅;基于双目视觉的脉搏信息及血压波形测量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海芬;个案管理模式对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家庭血压监测依从性的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孟丽芳;面向血压预测的多特征融合的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苗宇;基于PPG的无创连续血压预测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4 鱼冰洋;基于ALA模型的血压提取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洪溪;基于多参数融合的高分辨率连续血压及其变异性测量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6 王继寸;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谢寒霜;基于脉搏波的无创连续血压检测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8 孟祥平;利用脉搏波传播时间计算动脉血压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张媛;基于脉搏波传播时间的无创连续血压监测方法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10 王一鹤;基于光纤光栅脉搏波的人体血压检测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75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7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