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14:39
【摘要】:大脑是一个精妙而神秘的器官,对大脑的探索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整个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由于脑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寻找脑疾病的异常功能连接和病灶是当前脑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为基础构建基于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并分别对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症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Genetic-evolutionary Random SVM Cluster,GE-RSVMC)。首先使用SVM分类器作为基分类器,随机挑选样本与特征构建集群,然后引入遗传进化的思想,对集群进行多次进化,逐渐完成对样本的最优特征选择。由于新方法采用集群克服了单个基分类器的性能波动,同时采用遗传进化的方法对集群内部进行优化,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集群的泛化性能。(2)采用基于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对自闭症进行研究。从ABIDE数据库中收集了103个自闭症患者和106个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通过建立被试的脑功能连接网络,并且以脑区的图论指标为特征,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对这些被试的脑功能连接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可以有效地识别自闭症患者和正常人,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96.8%,并且发现了自闭症患者的缘上回、岛盖部额下回、梭状回以及海马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能成为自闭症诊断的辅助手段,为自闭症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技术路线。(3)使用基于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对阿斯伯格综合症进行研究。从ABIDE数据库中收集了62个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和86个健康对照者的静息态fMRI数据。通过构建被试的功能连接作为样本特征,使用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对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分类,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83.95%,同时发现角回、楔前叶、尾状核和楔叶等脑区可以作为有效识别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和正常人的重要脑区。该研究证明了GE-RSVMC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可以为阿斯伯格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图文】:

磁共振成像


图 1-2 磁共振成像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不受骨像干扰、可以直接对大脑的成像,并且使脑科疾病的病理过程适用于脑科学的研究。像概述科学中发展迅速,医学工作者可以的组织变化并以此来判断病变区域显,,而且对发生病变的脑功能区的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fMRI 具有前,fMRI 主要应用于脑科学、神的方法,探索和研究阿尔茨海默症

权重,硕士学位论文,出现次数


硕士学位论文.5 获取异常脑区计算最优特征中每个脑区的出现次数作为权重,每个脑区的权重如图 3-5 所代表脑区,节点的大小代表脑区的权重。表 3-4 显示了具有较高权重的脑区区在 ASD 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表 3-4 具有较高权重的脑区权重 脑区14 SMG.R11 IFGope.L, IFGtri.L,REC.L10 FFG.L,ORBsup.R9 HIP.R,ORBsup.L,SOG.L,IPL.L,ANG.R,PAL.R,HES.L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445.2;R749.94;TP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四立;;遗传进化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王孔江;;一个有争议的定义:生命[J];医学与哲学;1989年11期

3 王身立;关于遗传进化的仿生学[J];自然杂志;1983年12期

4 燕海雄;;第二届语言进化与遗传进化国际会议在上海召开[J];民族语文;2011年05期

5 王学明;张春来;;基于遗传进化的支持向量机参数敏感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06期

6 梧松,吴玉山;土钉支护结构优化的改进遗传进化-复合形算法[J];岩土力学;2002年02期

7 何伟娜;夏栋梁;;混合遗传进化机器人同时定位路径偏移纠正[J];科技通报;2014年12期

8 夏全胜;;第二届遗传进化与语言进化国际会议暨第三届演化语言学会议在上海召开[J];中国语文;2011年06期

9 陈晓梅,杨成祥;遗传进化算法在时间序列建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5期

10 张东亮,孙秀云,田新诚,张乃标;基于遗传进化算法的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J];机械与电子;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宏伟;黄守平;;变压器遗传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度计算[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2 郭停停;陈丽;王丽平;;猪Abcb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主要组织分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3 姜宏伟;黄守平;;变压器遗传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度计算[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创新与工业强市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雁冰;施建忠;田国彬;曾显营;齐巧玲;赵海丹;杨德全;王冬;宋家升;赵东明;邓国华;王秀荣;陈化兰;;我国近年H5N1亚型HPAIV的遗传进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蒲娟;张国中;皮尔海提·艾尼瓦尔;王敏;许冠龙;文楚;魏延迪;孙怡朋;杜芊;孙梦;乌云高娃;王金亮;赵继勋;刘金华;;2010-2011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遗传进化与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万春和;刘荣昌;程龙飞;傅光华;施少华;陈红梅;傅秋玲;黄瑜;;番鸭中检测到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7 何云蔚;阮小蕾;赵芹;陈秀;刘福秀;李华平;;香蕉线条病毒遗传进化多样性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玲娜;李刚;隋修锟;薛晓娟;梁琳;;利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安徽小反刍兽疫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刘华雷;王永坤;严维巍;朱国强;;我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的流行现状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孙怡朋;蒲娟;江占磊;官涛;夏应菊;徐琪;刘林青;马波;田富林;E.G.Brown;刘金华;;1994~2008年我国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与抗原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方玮;探索禽流感遗传进化及防控[N];广东科技报;2015年

2 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严晓慧;RNA病毒遗传进化规律被发现[N];健康报;2018年

3 龙新;我国北方动物狂犬病病毒遗传进化呈现新动向[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5年

4 记者 杨麟 通讯员 曹淼;新发现野生大鲵两个进化分支[N];湖北日报;2019年

5 杨伏山 李静;厦大科研团队发现互花米草遗传进化机制[N];中国海洋报;2019年

6 记者 王艳琼 陈宁;浙籍科学家火眼金睛识病毒[N];浙江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温树波;广西壮族自治区PRRSV、PCV3病原学检测及IFITM抑制PRRSV复制作用的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8年

2 史琳娜;蚊杀虫剂抗性及其进化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陈叶;猪圆环病毒2型遗传进化及影响PK15细胞microRNA差异表达的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4 段旭基;基因Ⅸ型新城疫病毒病原学监测与不同禽源分离株毒力和遗传进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成;多年生簇毛麦基因组新重复序列的分离及其在小麦抗病新种质鉴定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田清震;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AFLP指纹分析及生态群体遗传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李建丽;禽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与宿主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及感染鸡组织病理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琪;遗传进化的随机SVM集群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2 郭凤鸣;基于云模型的遗传进化算法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3 尤一帆;遗传进化神经网络算法在分类问题中的设计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进;野禽源AIV PB1-F2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进化及部分氨基酸位点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刘牧;蒙古栎和辽东栎的遗传进化关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何莹;H4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与遗传进化及其对SPF鸡致病性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7 胡双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研究江苏地区的小家鼠[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8 张璐璐;基于遗传进化神经网络的人民币号码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林昌华;广西HP-PRRSV流行毒株遗传进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杨静;生活污水中人类肠道病毒的浓缩分离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5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685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1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