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慢性失眠症远程管理前端设备研发

发布时间:2017-03-29 05:03

  本文关键词:慢性失眠症远程管理前端设备研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世界范围内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在失眠症状或睡眠功能障碍,而我国有超过3亿人饱受睡眠障碍困扰。急性失眠症,从临床角度来看,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处理的,但慢性失眠症却是临床上的一个棘手问题,如果仅靠药物治疗,从长期角度看,首先是疗效不理想,其次是患者对于这种治疗方式存在的各种不良反应有所顾虑,因此常常需要综合干预,这自然离不开非药物治疗方法。目前,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失眠(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Insomnia,简称CBT-I)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包括一组针对睡眠相关行为、不适应的失眠相关认知的治疗,与利用急性镇静安眠药处理4-8周一样具有同等的效果,并且长期治疗更有效。慢性失眠症远程管理系统主要就是通过前端设备采集、存储睡眠体动数据,同时算法分析判别患者睡眠状况,通过限制清醒时躺在床上的时间和待在卧室或床上的行为,加强床/卧室/就寝时间与快速而稳定的睡眠之间的联系,促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入睡,提高睡眠质量。本论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前端设备部分研发、基于睡眠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考虑到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患者需求,研发了在两种不同情况下使用的前端设备。首先,在患者使用环境限制的情况下,研发了基于离线语音方案的慢性失眠症管理前端设备,通过算法分析判断患者入睡状态,在患者长时间尚未入睡或者中途长时间觉醒时,代替医生提醒患者离开卧室,在有睡意时返回卧室,逐步加强患者与卧室的联系。在每天起床后,可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数据传入上位机,利用软件分析每晚的睡眠状况和整个治疗过程中睡眠的变化过程。而基于Android交互式前端设计利用互联网与远程医生客户端建立连接,实现医生远程管理治疗。利用功能切换,一方面,可以进行长期监测并保存相关数据,通过USB导入上位机,从而分析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睡眠状况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利用FIFO存取传感器数据,并通过蓝牙连接,将数据实时传输至移动终端。同时,将睡眠监测分析算法移植到移动终端进行处理分析。医生可以通过远程端观察并给予患者相关指示,让患者更容易进入睡眠。本论文介绍的慢性失眠症远程管理前端设备相对多导睡眠监测仪器来说,成本优势明显,而且比较容易操作,在家庭和医疗监护领域都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慢性失眠 远程管理 前端设备 无线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789;R74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9-10
  • 1.1.1 慢性失眠症现状9
  • 1.1.2 慢性失眠症远程管理9-10
  • 1.2 国内外睡眠诊断与治疗机构现状10-12
  • 1.2.1 国外睡眠中心设施配备情况10-11
  • 1.2.2 国外睡眠中心专业队伍介绍11
  • 1.2.3 国内睡眠中心管理现状11-12
  • 1.3 市售睡眠监测产品介绍12-13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5 课题研究内容14-15
  • 2 医学基础15-21
  • 2.1 睡眠分期和周期15-17
  • 2.2 睡眠阶段研究进展17
  • 2.3 监测方式17-18
  • 2.4 监测算法18-21
  • 3 离线式管理前端设备研发21-43
  • 3.1 概述21-23
  • 3.2 系统抗干扰设计23-25
  • 3.2.1 硬件抗干扰设计23-24
  • 3.2.2 软件抗干扰设计24-25
  • 3.3 前端数据采集器件选型与设计25-36
  • 3.3.1 微控制器25-27
  • 3.3.2 电源及其管理27-31
  • 3.3.3 传感器31-33
  • 3.3.4 语音芯片33
  • 3.3.5 无线通信技术33-35
  • 3.3.6 数据采集总体设计35-36
  • 3.4 前端数据接收器件选型与设计36-39
  • 3.4.1 电源36
  • 3.4.2 微控制器36-37
  • 3.4.3 无线通信37
  • 3.4.4 串口37-38
  • 3.4.5 数据接收总体设计38-39
  • 3.5 软件设计39-40
  • 3.5.1 数据采集软件流程39
  • 3.5.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39-40
  • 3.5.3 数据接收软件流程40
  • 3.5.4 数据接收程序设计40
  • 3.6 功耗测试40
  • 3.7 设计实物40-43
  • 3.7.1 前端数据采集器41-42
  • 3.7.2 前端数据接收器与采集器42-43
  • 4 交互式远程管理前端设备研发43-89
  • 4.1 概述43-45
  • 4.2 系统抗干扰设计45
  • 4.2.1 移动终端软件抗干扰设计45
  • 4.3 前端数据采集存储器件选型与设计45-51
  • 4.3.1 微控制器45-46
  • 4.3.2 电源46-47
  • 4.3.3 传感器47-49
  • 4.3.4 无线通信49-50
  • 4.3.5 Flash存储50-51
  • 4.4 软件设计51-72
  • 4.4.1 数据采集传输部分51-56
  • 4.4.2 移动终端接收部分56-62
  • 4.4.3 数据采集存储部分62-66
  • 4.4.4 上位机接收部分66-72
  • 4.5 低功耗设计72-88
  • 4.5.1 概述72
  • 4.5.2 各环节设计72-88
  • 4.6 设计实物88-89
  • 5 总结与展望89-93
  • 5.1 总结89-90
  • 5.2 展望90-93
  • 致谢93-95
  • 参考文献95-99
  • 附录99-116
  • A.离线式管理前端设备相关程序99-107
  • B.交互式远程管理前端设备相关程序107-116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晓江;;慢性失眠症相关研究与治疗进展[A];第五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3年

2 郭蓉娟;;慢性失眠症的中西医治疗[A];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专家讲义及论文汇编[C];2010年

3 蒋晓江;葛衡江;姚国恩;李训军;刘娟;阎红;胡银;张圆;;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探讨[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蒋晓江;陈向阳;葛衡江;姚国恩;阎红;胡银;张圆;;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评估[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5 邹春莉;钟代曲;钱敏;;麻醉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疗效及护理观察[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李建华;李瑞珍;;森田疗法合并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失眠症[A];第六届中国森田疗法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北晚;冬季出生者易患慢性失眠症[N];保健时报;2005年

2 本报实习生 范荣义;失眠难以承受之症[N];科技日报;2002年

3 吴任钢;对慢性失眠症的新观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樊东升;冬季出生者易失眠[N];健康报;2006年

5 刘莎莎 易晖;轻松入睡有办法[N];健康报;2007年

6 魏继珍;“睡眠赤字”加速衰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肖东;如何对抗失眠[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肖东;挽救睡眠医生建议双管齐下[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冠儒;台北地区慢性失眠症与记忆功能损害相关性调查及中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管磊磊;慢性失眠症远程管理前端设备研发[D];重庆大学;2016年

2 李训军;异丙酚麻醉诱导睡眠平衡术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姜鹏博;头皮针刺配合体针治疗肝郁化火型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马国重;抑制脑皮质过度觉醒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5 潘胜珂;复方海蛇胶囊治疗慢性失眠症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慢性失眠症远程管理前端设备研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3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