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右心室起搏后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07-10 07:48
【摘要】:目的:分析右心室起搏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学特征以及这些形态学特征对起搏后心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门诊与住院病人共168例为研究对象,男性106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6±25岁。所有患者中,因植入起搏器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植入起搏器者共118例(观察组),根据心梗部位不同分为5个亚组,即下壁组72例,前间壁组17例,前壁组12例,侧壁组11例,广泛前壁组6例;因非心梗原因植入起搏器患者50例(对照组)。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分为2个亚组,即右室心尖部起搏组(A组)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B组)。分析和比较每组患者的心电图形态学改变(主要为异常Q波和ST段改变),以及这些形态学改变对起搏后心梗的诊断价值(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1)右心室起搏异常Q波发生情况:对照组A组在下壁、前间壁、前壁、侧壁和广泛前壁导联上均出现异常Q波,而对照组B组仅在前间壁和前壁上出现异常Q波。观察组在下壁组、前间壁组、前壁组和侧壁组A组各导联上异常Q波发生率与对照组A组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广泛前壁心梗组A组在前壁(100%vs83.3%)、侧壁(100%vs 61.9%)和广泛前壁导联上(100%vs 59.5%)异常Q波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A组。(2)ST段抬高的发生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普遍存在ST段抬高,但ST段抬高类型和发生导联在各亚组间差异较大。ST段平台型(A型)抬高可见于AMI各组的相应导联,对照组(仅下壁导联出现,A组7.1%,B组12.5%)极少出现此类ST抬高;ST段弓背型(B型)抬高仅见于AMI各组的相应导联,对照组无此类ST抬高;ST段上斜型(C型)抬高见于AMI各组的相应导联,对照组仅下壁导联上(A组7.1%,B组37.5%)出现此类ST抬高;ST段凹面向上型(D型)抬高普遍见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单向曲线(E型)ST段抬高在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3)ST段下移的发生情况:上斜型(A型)ST段下移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均较少出现,且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下斜型(B型)ST段下移主要出现在观察组下壁组、前间壁组侧壁导联上以及对照组侧壁导联上;而水平型(C型)ST段下移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发生率均较低,仅出现12例(下壁组前壁导联中A组6例,B组2例,广泛前壁导联中A组3例;广泛前壁组下壁导联,A组1例)。(4)心电图特征对右室起搏后急性心梗的诊断实验:(1)异常Q波:A组患者,异常Q波可能对广泛前壁心梗(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41.7%、51.2%和100%)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对其他部位的心肌梗死无诊断价值;B组患者,异常Q波仅对下壁(均为100%)、侧壁(均为100%)和广泛前壁心梗(均为100%)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2)ST段抬高:观察组患者中仅出现平台型、弓背型、上斜型和凹面向上型四种类型的ST段抬高,未见单向曲线类的ST段抬高。其中,平台型、弓背型和上斜型ST段抬高的诊断准确性与特异性均较高,而凹面向上型ST段抬高不具有诊断价值。(3)ST段抬高联合ST段下移:A型、B型、C型ST段抬高+A型、C型ST段下移对下壁心梗(A组:48.0%、100%和11.7%;B组:55.0%、100%和25.0%)、前间壁心梗(A组:39.1%、100%和6.7%)、侧壁心梗(A组:50%、100%、10%)和广泛前壁心梗(A组:95.6%、33.3%、33.3%)有诊断价值;D型ST段抬高+B型ST段下移对下壁心梗(A组:11.8%、4.8%和1.7%)和前间壁心梗(A组:7.0%、0%和26.7%)的诊断价值较低。结论:(1)异常Q波对右室间隔部起搏后的下壁、侧壁与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诊断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对右室心尖部起搏后的AMI均无诊断价值。(2)平台型、弓背型和上斜型ST段抬高是右室起搏后AMI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改变,三种类型的ST段抬高对诊断右室起搏后AMI有较好的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凹面向上型ST段抬高在右室起搏后AMI的诊断上无临床实用价值。(3)右室起搏后AMI出现ST段上斜型和水平型下移提示可能存在多支冠脉病变,与上斜型、水平型、弓背型ST段抬高相伴出现对右室起搏后AMI的诊断有极高临床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2.22;R540.41
【图文】:

曲线,诊断学,类型,导联


遵义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瀚泓异常 Q 波:Q 波>0.03mV,Q 波≥0.04s,连续 2 个相邻导联出现异常 Q 波即定义为该壁出现异常 Q 波。广泛前壁需连续 3 个导联出现异常 Q 波。ST 段抬高:ST 段在 QRS 起点水平之上为 ST 段抬高,测量时以 J 点距 QRS 起点的垂直距离≥0.1mV 为 ST 段抬高的判断标准,根据其抬高的形态特征分为平台型(A 型)、弓背型(B 型)、上斜型(C 型)、凹面向上型(D 型)、单向曲线(E型)五种类型,见图 1-1。

ST段抬高,判断方法,凹面,规范判断


背型(B 型)、上斜型(C 型)、凹面向上型(D 型)、,见图 1-1。图 1-1 ST 段抬高类型引自《诊断学》第九版 ST 段抬高有时在判断上可能出现不确定性,尤其是弓背种 ST 段容易错判,为规范判断标准制定如下判断标准:线,ST 段在直线上方为弓背型 ST 段抬高;ST 段与直线;ST 段在直线下方为凹面向上型 ST 段抬高,见图 1-2。

下移,类型


图 1-3 ST 段下移类型3 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的计算不同心电图特征在诊断 AMI 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在分析各种心电图特征察病例中的发生率的基础上,对其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与敏感性进行计公式如下:性=真阳性病例数+真阴性病例数/总病例数;性=真阴性病例数/对照组病例数;性=真阳性病例数/观察组病例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 IBM SPSS Statistics 24.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x±s(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春晖;王如兴;张常莹;吴昊;陈晓亮;李豪侠;;心室起搏管理减少心室起搏比例的临床随访[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年02期

2 曹佳齐;顾水明;徐亚伟;;心室起搏管理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13年06期

3 孙卫东;闫文菊;王春霞;吴云;;最小化心室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年03期

4 陈燕;刘烈;陈东骊;林纯莹;陈泗林;梁远红;;心室自身优先功能对减少心室起搏比例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年14期

5 彭湖;刘烈;梁远红;陈东骊;费洪文;陈燕;汤娇娇;陈泗林;;心室起搏管理与精确心室起搏功能减少心室起搏的对照研究[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3期

6 张敏;顾刚;沈永初;吴立群;;最小化心室起搏模式的临床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7 丁军;吴尚勤;;最小化心室起搏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9期

8 顾俊;马康华;;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临床初步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3期

9 顾俊;马康华;;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10期

10 顾俊;马康华;;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寿英;;经食管心室起搏[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金奇燕;孙雅逊;;右心室起搏数对高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A];2015浙江临床研究大会暨浙江省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5年

3 陈建明;沈法荣;王志军;王静;吴巧元;;不同部位心室起搏的心电图变化[A];2006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赵力;郑新权;;心室起搏管理功能典型及特殊的心电图表现[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5 赵立志;兰先斌;刘增长;凌智瑜;殷跃辉;;选择理想心室起搏部位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莹;蒋珍妮;项美香;马骥;徐耕;单江;王建安;;起搏器患者不同心室起搏频率房颤发生率的比较[A];2007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彭妍钰;于波;李阳;庞雪峰;程颖;赵卫华;李敏;胡健;齐国先;;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患者行心室起搏治疗的必要性[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鲁明;凌峰;许轶洲;杨俊;刘宇;;最小化心室起搏与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房室间期的比较研究[A];2014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赵春军;刘培敏;;右心室起搏的心电图表现附三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王慧;李忠杰;屈百鸣;;经食管心脏电生理临床应用(技术)心室起搏的临床价值[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宇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临床获益与左心室起搏位点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刘志敏;房室间期及起搏部位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3 郑云洁;HCN4编码的I_f在胚胎心室起搏活动中的非必要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肖春晖;不同起搏模式对起搏患者累计心室起搏百分比、同步性和心功能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瀚泓;右心室起搏后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探讨[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2 江泽宇;单左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右室收缩功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8年

3 孙旭杜;经冠状窦心室起搏替代传统右室起搏的方法学和安全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4 贺军;最小化心室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5 闫世冉;经冠状窦心室起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6 黄焕杰;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室起搏比例对新发房颤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7 王庆久;经食管心室起搏的方法学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8 赵金凤;β受体阻滞剂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起搏治疗的优化[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9 赵立志;术中选择最佳心室起搏部位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10 马雪娟;经冠状窦心室起搏与传统右室起搏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8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48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