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预防性加温输液对急诊创伤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09 08:27
【摘要】:目的:1.探究预防性加温输液对急诊创伤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包括体温值、凝血指标以及酸碱指标。2.探究预防性加温输液对急诊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寒战、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法:目的抽样选取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84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适宜的室温、保持身体干燥、减少躯体暴露、进行心电监护、室温下液体输注。观察组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外增加预防性加温输液。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生理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1h、12h、24h、48h体温值;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24h、48h凝血指标与酸碱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寒战、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84例研究对象均完成资料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入院即刻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温值各时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院后体温值均呈下降趋势,且对照组患者下降幅度较观察组明显,两组在分组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分组因素单独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院即刻与入院后1h体温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2h、24h、48h体温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时间因素单独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观察组患者体温值的单独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对照组患者体温值的单独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对照组患者体温值进行各时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入院即刻分别与入院后1h、12h、24h、48h体温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h与入院后48h体温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2h与入院后48h体温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指标各时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凝血指标PT(凝血酶原时间)与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在分组和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PT与APTT值分组的单独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入院即刻和入院后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的单独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观察组患者PT与APTT值的单独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对照组患者PT与APTT值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PT值入院即刻与入院后24h、48h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h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APTT值入院即刻、入院后24h、48h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指标FIB(纤维蛋白原)值在分组和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进行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分组因素对患者FIB值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患者FIB值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进行各时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24h、48hFIB值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前后各时点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均数比较结果显示:入院即刻、入院后24h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48h,两组患者PT与FI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AP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入院后酸碱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酸碱指标各时点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酸碱指标在分组和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进行主效应分析显示:分组因素对患者pH值与乳酸值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对患者pH值与乳酸值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分别进行各时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pH值与乳酸值在入院即刻、入院后24h、48h各时间点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各时点两组患者酸碱指标均数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24h、48h酸碱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寒战、感染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人数少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意义。结论:1.预防性加温输液可以稳定急诊创伤患者体温,减少低体温的发生,稳定患者凝血指标和酸碱指标,改善凝血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稳态。2.预防性加温输液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寒战、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该方法方便快捷、经济实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47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锦玉;;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16期

2 韦统友,王芳,邱雁,孔凡玲,孙秀英,马德元;恒温加温输液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8年05期

3 卢杰;徐俊彦;;便携加温输液装置的设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1期

4 汪涛;;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加温输液输血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4年02期

5 赵素敏;;加温输液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7年10期

6 邱学兰,张素贞,杨秀菊;恒温加温输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1997年03期

7 李慧玲;;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下降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绍梅,孔芳;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黄菊花;杨文美;黄小青;;加温输液法在妇科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8期

10 罗小平;张志刚;梁爱群;廖小卒;;介绍一种温控仪的加温输液排气装置[J];现代临床护理;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绍梅;;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的影响[A];2013年河南省患者手术安全规范化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姜亚平;宋爱琴;程丽萍;;加温输液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许静;刘宁;;加温输液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意义[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德昌;谭清彦;王凤莲;;加温输液复苏治疗烧伤休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朱毅;邢溢庆;高志刚;刘群;;恒温水浴加温输液在烧伤休克复苏补液中的报告[A];第五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后脏器损害的临床救治论文汇编[C];2007年

6 滕晓燕;周军;;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A];2012年华东六省一市手术室护理管理研讨班暨三届四次手术室专业学术交流会资料[C];2012年

7 付东英;;加温输液预防ASA剖宫产病人寒颤的临床观察[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杰;预防性加温输液对急诊创伤患者生理指标及预后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徐鹏;加温输液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马利平;甘露醇加温输液对颈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对肾脏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6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86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