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性成人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8 17:49
【摘要】:目的:了解成人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013-2016年血流感染金葡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收集细菌体外培养的抗菌谱报告、性别、年龄、病死率、PCT、CRP、Lac、WBC、NE%、PLT、VAN-MIC等,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样本均属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我院2013-2016年共有193人次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自动出院18例,转院12例,复发6例,年龄小于18岁5例,最终选取152例。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community-acquired 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bloodstream infection,CA-MSSA)组共28例,存活20例,死亡8例,死亡率28.6%,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hospital-acquired 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bloodstream infection,HA-MSSA)组67人,存活组60人,死亡组7人,死亡率10.4%,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hospital-acquir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bloodstream infection,HA-MRSA)组共57例,存活42例,死亡15例,死亡率26.3%,未发现社区获得性MRSA菌株,三组间总体死亡率比较有差异(P=0.037),相对于血流感染HA-MSSA组,CA-MSSA组、HA-MSSA组死亡率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27和0.021),血流感染CA-MSSA组、HA-MRSA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826)。血培养阳性的HA-MRSA菌株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耐药菌株,依次对青霉素G(98.25%)、红霉素(85.96%)、克林霉素(80.70%)、环丙沙星(57.89%)、左氧氟沙星(52.63%)、四环素(50.88%)表现出高耐药性,且MRSA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明显比HA-MSSA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CA-MSSA与HA-MSSA的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性无明显差异,MSSA依次表现对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具有高耐药性。在血流感染CA-MSSA患者中,死亡组Charlson score明显比存活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36),死亡组年龄、白细胞数、降钙素原、vancomycin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VAN-MIC)值、住ICU天数高于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入住ICU概率、入院后发热天数、入院后连续发热天数、抗生素联用率低于存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感染HA-MRSA患者中,死亡组入住ICU概率和VAN-MIC值明显比存活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和0.04,而死亡组的女性占比、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值比存活组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数、降钙素原、入院后发热天数、入院后连续发热天数、抗生素连用率、住ICU天数比存活组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SSA患者中,死亡组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入住ICU率、VAN-MIC、住ICU天数比存活组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占比、白细胞数、降钙素原、入院后发热天数、入院后连续发热天数、抗生素联用率比存活组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HA-MSSA感染,CA-MSSA和HA-MRSA感染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MRSA耐药性明显高于MSSA,呈现多耐药性,在血流感染CA-MSSA感染中,Charlson score是判断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入住ICU和VAN-MIC值可作为判断血流感染MRSA预后的指标,临床医生可根据相关因素作出诊断和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46.5
本文编号:2796538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44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元军;李天铭;王亚楠;洪旭芬;李敏;;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398克隆株与医院获得性ST5、ST239克隆株毒力及耐药特征[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5年04期
2 隆云;郭清华;刘大为;张威威;;根除感染灶改善院内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预后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年09期
3 张明霞;许铮;周惠琴;余勇;吴永友;;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较[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年05期
4 孟玮;纪冰;王爱玲;刘永云;安新业;;医院和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情况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12年08期
5 祝进;陆军;余旭良;白永凤;;不同来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2年06期
6 孙宏莉;王辉;陈民钧;孙自镛;俞云松;胡必杰;褚云卓;廖康;雷金娥;张兵;曹彬;何启勇;徐英春;谢秀丽;;2007年中国10所教学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性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27965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7965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