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的神经系统遗传病诊断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2 02:39
【摘要】:目的:遗传性白质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常伴有多系统受累,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影像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寻找病因提供了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的神经系统遗传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基因诊断结果,从而对临床上双侧颞极受累神经系统遗传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筛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神经遗传病家系,经颅脑磁共振成像筛查出13例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神经遗传病患者。收集13例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首发症状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根据其遗传特点,绘制家系图。最终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基因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3例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的患者中,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5例,年龄跨度从19岁至57岁。上述患者来源于12个家系,其中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的7个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5个家系。其中5例诊断为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3例经基因检测确诊,2例为临床可疑),4例经基因检测确诊为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1例尼曼-匹克病C型可能性大,1例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另有2例诊断尚不明确。2、5例CADASIL患者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2例出现头痛,3例行基因检测发现NOTCH3基因杂合突变。MRI显示,2例出现不连续外囊受累,1例出现双侧额叶、顶叶及额顶叶分水岭区异常片状长T2信号;4例DM1患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无力,基因检测发现DMPK基因3'UTR区CTG重复次数大于50次;NPC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肢体活动笨拙。基因检测发现NPC1基因杂合突变。颅脑除了双颞极白质及侧脑室白质长T2信号外,还可见小脑上部脑叶萎缩;HDLS患者出现双侧额叶、左侧颞叶及岛叶大片状软化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减退及运动症状,基因检测发现CSF1R杂合突变;诊断不明确的2例患者均可见广泛白质受累,并累及脑干和桥臂。结论: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的神经系统遗传病不仅限于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在许多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患者中也可出现。此外还可见于尼曼-匹克病C型、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等罕见的遗传性脑白质病。在临床诊断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时应该仔细鉴别。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41;R445.1
【图文】:

家系图,家系图,患者,代表性


3 结果诊断分析患者中女 8 例,男 5 例,年龄 19~57 岁。符合常染色体显性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有 5 个家系(见图1)。根据患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上述双侧颞极脑白质受累患者诊断如下:38.5%, 5/13);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1 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30.8%, 4/13);尼曼-匹克病 C 型(Niemann-Pick disease type(7.7%, 1/13);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Heredphalopathy with axonal spheroids,HDLS)患者 1 例(7.7%, 1/1因(15.4%, 2/13)。

白质,临床表现,颞极,患者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 例 DM1 患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萎缩、无力,1 例出现言语不清,基因检测发现DMPK 基因 3'UTR 区 CTG 重复次数大于 50 次;脑白质病变主要表现为双颞极及各脑叶皮质下点状白质受累,无外囊受累,1 例可见轻度脑萎缩。NPC 患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肢体活动笨拙。基因检测发现 NPC1 基因杂合突变。颅脑除了双颞极白质及侧脑室白质长 T2 信号外,还可见小脑上部脑叶萎缩(见图 3);HDLS 患者出现双侧额叶、左侧颞叶及岛叶大片状软化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减退及运动症状,基因检测发现 CSF1R 杂合突变(见图 4);诊断不明确的 2 例患者均可见广泛白质受累,并累及脑干和桥臂。具体见表 1。

小脑,患者,箭头,白质


无外囊受累,1 例可见轻度脑萎为记忆力减退,肢体活动笨拙。基极白质及侧脑室白质长 T2 信号外,出现双侧额叶、左侧颞叶及岛叶大症状,基因检测发现 CSF1R 杂合突泛白质受累,并累及脑干和桥臂。CADASIL 患者;B:DM1 患者;C:NP头所示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粗箭头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静芳,程灵美,曾桂珍,于茂华,闫英地,吴卫东;250例神经系统遗传病的遗传与咨询[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7年01期

2 ;第四届全国神经系统遗传病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年01期

3 刘焯霖;神经系统遗传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5年02期

4 吴晓晖,康毅滨,魏勇,柴建华;神经系统遗传病及其基因治疗[J];生命科学;1995年01期

5 刘焯霖,梁秀龄;进一步发展我国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研究工作[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0年02期

6 刘焯霖,梁秀龄;神经系统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5年02期

7 刘焯霖 ,梁秀龄 ,潘贺葵 ,潘锡榜 ,张影如 ,胡学强 ,余龙 ,王尚武;神经系统遗传病专科门诊五年工作回顾[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8 刘焯霖 ,梁秀龄 ,潘锡榜;35年来我国神经系统遗传病研究概况[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年02期

9 陈彪;神经系统遗传病分子生物学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8年06期

10 方炳良;;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基因分析[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孙利民;基因诊断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得新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温祖佳;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遗传易感基因及无创产前诊断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代小华;三种神经系统遗传疾病的分子和细胞遗传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林鹏飞;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和Charcot-Marie-Tooth病家系的临床及致病基因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封宇;双侧颞极白质受累的神经系统遗传病诊断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2 冯亚佩;两个神经系统遗传病家系致病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陈娟;新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亚型候选基因突变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4 邓艳华;Menkes病的ATP7A基因突变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0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00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