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4 06:58
【摘要】:研究背景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近年来迅猛增加,患者常饱受疾病反复发作所带来的身心折磨,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其心理健康值得关注。既往研究多关注IBD患者的负性情绪,忽视其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源和品质,本研究旨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分析IBD患者希望、乐观及主观幸福感水平现状,并探讨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在IB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IBD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新思路。研究目的1.调查并分析IBD患者希望、乐观及主观幸福感水平现状。2.探讨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对IBD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方法1.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生活定向测验问卷(Revised 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江苏省三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177例IB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希望、乐观及主观幸福感水平,进一步分析三种积极心理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2.基于Seligman的积极心理干预方案,制订针对IBD患者的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措施。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76例IB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至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此外,干预组患者还接受8周的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练习指导。在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8周,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焦虑、抑郁)、积极心理状况(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并在前6周每周练习后和8周干预结束后收集干预组患者的练习反馈。研究结果1.IBD患者的总体希望水平为(35.76±3.48)分,其中高希望水平77例(占43.50%),中等希望水平100例(占56.50%),无低等水平。希望水平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442,P0.01),与消极应对得分不相关(r=0.054,P0.05)。经济压力、乐观、积极应对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P均0.05)。2.IBD患者的乐观水平为(16.43±2.97)分。乐观水平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r=0.484,P0.01),与消极应对得分不相关(r=-0.118,P0.05)。积极应对、主观幸福感、希望水平是IBD患者乐观水平的影响因素(P均0.05)。3.IBD患者的总体主观幸福感为(75.33±14.57)分,且男女性IBD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常模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主观幸福感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61,P0.01),与消极应对得分不相关(r=-0.143,P0.05)。疾病严重程度、积极应对、乐观是IBD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均0.05)。4.干预4周和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希望、乐观和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在干预8周后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消极应对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在干预4周和8周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较基线的差值在干预4周和8周时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5.干预组患者对积极心理干预方案书写主题的可行性、简易性、适用性评分均值均6.5分。研究结论1.IBD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希望、乐观积极心理状况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经济压力大及处于中重度疾病活动阶段的IBD患者积极心理状况需引起关注。积极应对方式是积极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可从提高IBD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着手,增强其积极心理品质。2.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增强希望、乐观和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促进积极应对及提高生活质量,且本研究所采用的干预措施简便易行,患者接受度良好。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473.5
【图文】:

焦虑水平,抑郁水平,变化趋势,患者


者在不同评估时间焦虑、抑郁水平得分变化的趋的焦虑、抑郁水平得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图 2-1,图 2-2)。表 2-2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比较( x±s,分)预前 干预 4 周 干预 8 周 时间主效应 组4±8.30 37.92±8.05 36.02±7.114±8.92 40.50±9.56 41.21±10.05048a-1.202a-2.470a3.481b962 0.234 0.016 0.037 ±12.83 41.47±12.53 38.60±9.67±13.01 46.93±12.28 45.93±12.73370a-1.814a-2.661a4.394b713 0.074 0.010 0.016 析

抑郁水平,患者,变化趋势,球形检验


图 2-2 两组患者不同评估时间抑郁水平得分的变化趋势望、乐观水平得分比较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希望、乐观水平得分0.063;t=0.980,P=0.331)。干预组患者的希望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3.172,P=0干预 8 周时得分均进一步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36,P=0.001),详见表 2-3。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chly 球形检验结果显示 Mauchly’s W=0.985,P=内效应检验中 Greenhouse-Geisser 的校正结果,分计学意义(F=15.558,P<0.01),即不考虑时水平得分有差异。同法分析两组患者的乐观水平

患者,水平比较,南京,变化趋势


南京医表 2-3 两组患者希望、乐观水平比较( x±s,分)干预前 干预 4 周 干预 8 周 时间主效应 组6.94±3.47 38.45±4.09 38.48±3.705.37±3.37 35.25±4.21 36.37±4.041.889a3.172a2.244a2.060b0.063 0.002 0.028 0.132 7.36±3.63 18.15±3.83 19.45±3.066.54±3.28 16.29±3.54 16.43±3.910.980a2.088a3.536a1.753b0.331 0.041 0.001 0.180 分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振美;;积极心理教育的价值和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46期

2 陈运海;;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学习心理[J];化学教与学;2017年04期

3 罗秀梅;;基于积极心理理论增强学生在歌曲表现自信心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18期

4 陈诗建;郑晓旋;;粤东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途径探索——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长江丛刊;2019年06期

5 崔哲奇;张冉闯;郅佳帅;;积极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8年14期

6 秦永亭;;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初步探讨[J];新校园(上旬);2018年05期

7 李韦嫦;莫意清;张燕飞;吴锋;阮书云;;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16年47期

8 李晓燕;;小学生积极心理形成与培养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2017年06期

9 黄裕花;;积极心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J];新课程(中学);2017年06期

10 郭占东;;职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J];现代职业教育;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苟锦涛;傅素芬;;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帕金森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干预效果研究[A];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心理咨询师大会学术论文集[C];2017年

2 于丹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与情绪管理的实证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梦瑶;积极心理资源对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积极效应的实证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石梅;中学教师积极心理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心理适应性的中介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星辰;基于书写表达的积极心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2 赵静;传统文化中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王雁;论数学教学积极心理场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洋;积极心理干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5 符碧云;社会工作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干预成效研究[D];广州大学;2017年

6 熊会芳;当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其培育路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静;积极心理干预对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蚌埠医学院;2017年

8 童晓春;积极心理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3年

9 冉敏;大学生网络成隐的成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鲁冰;积极心理日记对高一新生情绪调节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02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02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c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