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1、了解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同理心和专业生活品质(慈心满意、工作倦怠和二次创伤)现状。2、探讨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和同理心与专业生活品质(慈心满意、工作倦怠和二次创伤)的相关性,分析三者间的内在关系,为提高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方法:本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10月选取387名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肿瘤科护士的人口学资料,采用自悯量表调查肿瘤科护士的自我同情状况,采用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调查肿瘤科护士的同理心状况以及采用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调查肿瘤科护士的慈心满意、工作倦怠和二次创伤的状况。将数据录入SPSS22.0统计软件。一般资料中除年龄为计量资料,其余均为计数资料,自悯量表、Jefferson同理心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和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均为计量资料,其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最后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肿瘤科护士自我用情总体均分(77.01±10.63)分,各维度得分为自我友善(16.50±3.58),自我评判(12.38±3.27),普遍人性感(13.14±2.90),孤立感(10.26±2.96),正念(13.69±2.89),过度沉迷(11.04±2.55)。肿瘤科护士同理心总体均分(86.05±10.42)分,同理心各维度得分为观点选择(56.35±9.78),情感关怀(24.26±6.97),换位思考(5.44±2.68)。肿瘤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各维度得分为慈心满意(34.21±7.62),工作倦怠(28.07±5.27),二次创伤(22.97±6.73)。统计分析表明,自我同情总分在护士分级(F=3.99,P=0.003),年龄(F=5.21,P=0.006)及职称(F=3.246,P=0.012)上,同理心总分在护士上夜班数(F=3.40,P=0.018)以及工作环境情况上(F=5.59,P=0.001),慈心满意在护士职称(F=4.07,P=0.003)、职务(F=4.63,P=0.003)、收入满意度(F=10.38,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0.001)、工作环境情况(F=16.02,P0.001)、是否接受过自我同情相关培训(F=5.12,P0.001)以及是否接受过同理心相关培训(F=4.71,P0.001)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倦怠总分在护士性别(t=2.95,P=0.005)、年龄(F=17.85,P0.001)、婚姻状况(F=15.16,P0.001)、职称(F=8.33,P0.001)、工作年限(F=13.97,P0.001)、护士分级(F=7.47,P0.001)、月收入(F=2.88,P=0.023)、收入满意度(F=3.36,P=0.010)、夜班数(F=2.79,P=0.040)、工作环境情况(F=5.33,P=0.001)、是否接受过自我同情相关培训(F=4.25,P0.001)以及是否接受过同理心相关培训(F=4.22,P0.001)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次创伤在护士性别(t=4.37,P0.001)、年龄(F=28.01,P0.001)、婚姻状况(F=13.94,P0.001)、科室类别(t=-2.21,P=0.028,职称(F=9.09,P0.001)、工作年限(F=14.78,P0.001)、护士分级(F=7.54,P0.001)、月收入(F=8.13,P0.001)、夜班数(F=4.72,P=0.003)、是否接受过自我同情相关培训(F=4.13,P0.001)以及是否接受过同理心相关培训(F=4.00,P0.001)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中的自我友善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慈心满意呈正相关(r=0.274,P0.01),与二次创伤呈负相关(r=-0.100,P0.05);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中的自我评判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303,P0.01),与二次创伤呈正相关(r=0.340,P0.01);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中的普遍人性感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慈心满意呈正相关(r=0.280,P0.01),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155,P0.01);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中的孤立感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慈心满意呈负相关(r=-0.165,P0.01),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196,P0.01),与二次创伤呈正相关(r=0.371,P0.01);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中的正念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慈心满意呈正相关(r=0.412,P0.01),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164,P0.01);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中的过度沉迷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149,P0.01),与二次创伤呈正相关(r=0.178,P0.01)。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与慈心满意呈正相关(r=0.243,P0.01),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r=-0.294,P0.01),与二次创伤呈负相关(r=-0.204,P0.01)。肿瘤科护士同理心中的观点选择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与慈心满意呈正相关(r=0.435,P0.01),与二次创伤呈负相关(r=-0.301,P0.01);肿瘤科护士同理心中的情感关怀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与慈心满意呈负相关(r=-0.160,P0.01),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257,P0.01),与二次创伤呈正相关(r=0.480,P0.01);肿瘤科护士同理心中的换位思考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与慈心满意呈负相关(r=-0.304,P0.01),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r=0.162,P0.01),与二次创伤呈正相关(r=0.407,P0.01);肿瘤科护士同理心与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中与慈心满意呈正相关(r=0.223,P0.01),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r=-0.236,P0.01),与二次创伤呈正相关(r=0.143,P0.01)。依据相关性分析结果,以慈心满意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观点选择、是否接受过关于自我同情的相关课程培训、正念、换位思考、工作收入满意情况进入回归方程,两者可解释变异量为38.2%;以工作倦怠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评判、婚姻状况、正念、情感关怀、是否接受过关于自我同情的相关课程培训、职称及护士级别进入回归方程,两者可解释变异量为25.1%;以二次创伤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感关怀、孤立感及观点选择进入回归方程,两者可解释变异量为29.7%。结论:1.肿瘤科护士高水平的同理心和收入满意度,以及接受过自我同情相关培训是其高慈心满意得分的决定因素,因此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通过开设自我同情相关培训课程,提高肿瘤科护士的同理心水平并合理提高工资待遇水平,促进其慈心满意的提高,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水平。2.高水平的自我同情和同理心、接受过自我同情相关内容培训课程的未婚肿瘤科护士和具有护师和主管护师职称的肿瘤科护士,其工作倦怠程度较低,该结果提示医院管理者应更多关注在肿瘤护理临床一线工作的低年资和已婚,以及高级职称的护士,为其提供相应的自我同情培训课程,使其在工作中自觉调整心态,降低工作倦怠水平,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3.具有高水平同理心和孤独感的肿瘤科护士,其二次创伤程度呈高水平得分状态,该结果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肿瘤科护士的同理心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努力构建温馨和谐的良好工作环境,以缓解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和不良事件的影响,避免二次创伤的发生。总之,同理心水平、自我同情水平、孤独感水平、收入满意度以及是否接受过自我同情和同理心相关培训等因素是影响肿瘤科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的核心因素。因此,在今后的肿瘤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应优化继教培训内容,提升临床护士的同理心、自我同情和孤独感水平,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和行为,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服务。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梅梅;施雁;李宏;王娟娟;;临床护士共情疲劳相关性情感体验及其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年04期
2 高霞;刘晓丹;王雪莲;于爽;;临床护士自我同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年02期
3 金歌;张阳;;工作动机及组织氛围对护士同理心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5年19期
4 杨丽萍;杨静;梁清芳;;护理本科生自我同情与特质情绪智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年06期
5 张菊梅;孙建勤;刘青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6 陈晰敏;刘英敏;张云娇;樊丽君;姜珊;王晶晶;;共情体验对新护士同理心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年34期
7 刘影;任静;李真;刘晓丹;;自我同情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年30期
8 周慧芳;周卫;;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S1期
9 彭翠娥;谌永毅;王卫红;;身心社灵全人护理模式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4年07期
10 黄晓娇;曲彦;;ICU科室护士同情心疲乏程度及原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影;急诊科护士自我同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2 陈华英;长沙市三级医院临床护士同情疲劳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红;大学生自我同情对消极事件的缓解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80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