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评价及临床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评价及临床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评价及PSD相关临床特征的研究,对早期筛查诊断PSD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询Pub Med、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与PSD相关的重要卒中部位,总结筛选后对选出的重要相关部位平均赋值,制定6分制临床磁共振预警评分量表。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200例为量表推导组,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一般资料,并对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临床磁共振评分。根据PSD诊断标准将量表推导组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对量表评分者间信度以Pearon相关系数衡量,量表内部一致性应用Cronbach’s评价。PSD组和非PSD组临床磁共振评分进行t检验分析评价量表区分效度。通过计算量表推导组所得量表总评分和量表各项评分之间的Pearson系数r,评价量表内容效度。进一步收集2015年8月~2015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232例脑梗死患者为量表验证组,并进行临床磁共振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对量表推导组及量表验证组的临床磁共振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的效标效度。结果:通过检索2000年至今,Pub 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卒中部位与PSD相关文献共110篇,从中筛选了描述与PSD密切相关的具体卒中部位的文献共26篇。对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发现6个主要部位与PSD存在重要相关。这6个主要部位分别为尾状核及豆状核、额叶皮层及皮层下、颞叶皮层及皮层下、边缘结构、丘脑和左侧病灶。对6个部位进行平均赋值1分,制成6分制临床磁共振预警评分量表。评价评分者间信度的指标Pearon相关系数r值在0.9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评价量表内部一致信度指标Cronbach’sα=0.815,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推导组中的PSD组和非PSD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PSD的临床磁共振评分为1.97±1.058,非PSD组临床磁共振评分为1.02±0.876,P0.001,有显著差异,说明量表具有较好区分效度。对量表推导组中临床磁共振评分和抑郁评分进项相关性分析,结果r=0.463,P0.001,两者明显线性相关。对量表验证组232例卒中患者的临床磁共振评分及抑郁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抑郁评分为5.75±4.385,临床磁共振评分为1.28±1.051,r=0.385,P0.001,两者明显线性相关。两次相关性分析结果示量表具有很好的效标效度。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可作为早期筛选及诊断PSD的有效工具之一,具备良好的临床预警价值。此外,量表推导组中PSD组与非PSD组相比,PSD组NIHSS评分为4.71±2.847,非PSD组NIHSS评分为3.32±1.699,P0.001,有统计学意义。PSD组m RS评分为3.46±0.688,非PSD组m RS评分为3.14±0.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神经功能缺损是PSD的重要危险因素。PSD组额叶皮层及皮层下累计磁共振评分最高,占总分百分比最高;而非PSD组尾状核及豆状核累计磁共振评分最高,占总分百分比最高。结论:(1)制定了6分制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可作为临床早期筛选PSD患者应用工具之一。(2)PSD患者的m RS及NIHSS评分比非PSD患者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是PS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PSD的发病与多个卒中部位相关,如额叶皮层及皮层下、颞叶皮层及皮层下、边缘结构及左侧病灶。(4)额叶皮层及皮层下卒中更易发生PSD。
【关键词】:量表 卒中后抑郁 抑郁评分 临床磁共振评分 临床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13;R445.2
【目录】:
- 前言4-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4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4-15
- 第1章 引言15-16
- 第2章 综述16-24
- 2.1 PSD的发病率16
- 2.2 PSD的相关因素16-20
- 2.2.1 遗传因素16-17
- 2.2.2 性别、年龄因素17
- 2.2.3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精神病家族史17
- 2.2.4 卒中病灶部位17-19
- 2.2.5 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认知障碍19-20
- 2.2.6 社会支持20
- 2.3 发病机制20-24
- 2.3.1 神经生物学机制20-22
- 2.3.2 社会心理学机制22
- 2.3.3 社会-心理-生物学机制22-24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4-27
- 3.1 研究对象24
- 3.1.1 入组标准24
- 3.1.2 排除标准24
- 3.2 PSD及其他疾病的诊断24-25
- 3.3 应用的测试方法及量表25-26
- 3.3.1 测试方法25
- 3.3.2 量表25-26
- 3.4 仪器应用26
- 3.5 统计方法26-27
- 第4章 结果27-37
- 4.1 与PSD相关的卒中部位的文献查询结果27-30
- 4.2 构建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30
- 4.3 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信度分析30-31
- 4.4 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效度分析31-34
- 4.4.1 区分效度分析31-33
- 4.4.2 内容效度分析33
- 4.4.3 准则关联效度33-34
- 4.5 PSD的临床特征分析34-37
- 4.5.1 PSD组与非PSD组NIHSS及m RS评分比较34
- 4.5.2 PSD组与非PSD组不同部位累计磁共振评分比较34-37
- 第5章 讨论37-43
- 5.1 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的信度37
- 5.2 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的效度37-38
- 5.3 PSD相关量表的制定与评价38-40
- 5.4 PSD的临床特征40-43
- 第6章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5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祖福;刘冬柏;张剑宇;刘定华;孟宪平;蔡世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局部一致性降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07期
2 侯晶晶;王春雪;张宁;沈慧聪;张佩瑶;王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抑郁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年04期
3 王振;苑成梅;黄佳;李则挚;陈珏;张海音;方贻儒;肖泽萍;;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6期
4 栾军祥;张向荣;张志瑶;;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0年01期
5 陈宇;徐坚民;冯敢生;吴明祥;孙国平;李莹;龚静山;张景中;朱进;;脑功能磁共振对梗死后抑郁症的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年09期
6 Pamela W. Duncan;Richard Zorowitz;Barbara Bates;John Y. Choi;Jonathan J. Glasberg;Glenn D. Graham;Richard C. Katz ;Kerri Lamberty ;Dean Reker;崔贵祥;吴伟;夏文;赵彦新;李义召;;成人卒中康复治疗的管理 临床实践指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1期
7 龙洁,刘永珍,蔡焯基,柴滨,陆菁菁,贺佳丽,任艳萍;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评价及临床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7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