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树突状细胞(DCs)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11:56
   研究背景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急危重症病人最常见的死因之一。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其主要并发症,其中心肌损伤所致心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发病率高达50%。脓毒症时参与固有免疫反应的炎性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NK细胞及适应性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发生激活、凋亡或自噬,从而破坏了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从而加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同时,随着病情发展,往往伴有过度的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心率加快,加重了心脏负荷和氧耗,限制心室舒张时间,导致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加重心肌损伤,在后面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脓毒症时DC成熟和激活与心肌损伤之间的关系、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之间关系,探讨DC在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寻找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脂多糖(LPS)对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影响研究选用5只6-8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取小鼠单个股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鉴定,纯化后的DC分为两组,一组加25μg/LLPS共培养,另一组不加LPS为对照组,培养24h,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IL-6、IL-12和TNF-α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测定 IL-6、TNF-α表达水平。2.树突状细胞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选用80只8-12周龄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WT-LPS-sham、WT-LPS-VAG539、WT-sham、WT-VAG539 组。WT-LPS-VAG539组和WT-VAG539组给予DC抑制剂(VAG539;30 mg/kg主要抑制DC CD86和CD11c表达),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共2天,随后WT-LPS-sham 组和 WT-LPS-VAG539 组给予 LPS 腹腔注射(10mg/kg),WT-sham组和WT-VAG539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0mg/kg),造模时间6h。造模给药后统一饮食及环境温度喂养,每24小时统计每组死亡小鼠数量至14天。采用无创小动物尾动脉套管法测量小鼠尾动脉血压。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流式细胞仪分析造模后24小时小鼠心脏组织中DC的成熟标志物CD86和CD11c。ELISA法检测心脏组织中免疫炎症因子TNF-α、IL-12、IL-6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标志物Bax和Bc1-2。3.交感神经兴奋与树突状细胞活化相互作用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选用40只7-8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WT-sham、WT-LPS-sham、WT-LPS-Ate、WT-LPS-VAG539 组。WT-LPS-VAG539 组给予DC抑制剂(VAG539;30mg/kg主要抑制DCCD86和CD11c表达)、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共2天,随后脂多糖(LPS)腹腔注射(10mg/kg),造模时间24h,成模后WT-LPS-Ate组给予阿替洛尔(5mg/kg),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0mg/kg)。采用powerlab系统记录交感神经放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中TNF-α树突状细胞的含量。研究结果1.LPS对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影响研究骨髓来源的DCs用LPS(25μg/ml 处理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成熟标志物。发现LPS可明显上调CD40,CD80和CD86表达的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可升高MHCII的表达,但无显著性差异。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DC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发现IL-6、IL-12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树突状细胞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给予LPS腹腔注射后24小时至14天中,WT-LPS-sham组48h死亡率高达50%,96h死亡率为80%,14d为85%;WT-LPS-VAG539组小鼠48h死亡率为15%,96h为35%,14天为45%,与WT-LPS-sham组相比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WT-LPS-VAG539与WT-VAG539组相比,WT-LPS-sham与WT-sham相比,HR均加快,有统计学意义(*P0.05),WT-LPS-VAG539组HR为704±25次/分,WT-LPS-sham组HR为798±28次/分,VAG539处理组心率显著降低(?)P0.05)。WT-LPS-VAG539与WT-VAG539组相比,WT-LPS-shame与WT-sham相比,MBP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WT-LPS-VAG539组MBP为68±6mmhg,WT-LPS-shamMBP为42±2mmhg,VAG539处理组MBP升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小鼠心功能,发现与WT-sham组相比,LPS诱导组,EF%和FS%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T-LPS-sham组相比,WT-LPS-VAG539组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脏中mDC数目,发现LPS处理前后心肌组织中DC数量增加,WT组由1.8%增至6.5%,WT+VAG539组由1.6%增至3.7%。ELISA法检测心脏组织中的TNF-α、IL-12、IL-6水平,结果显示LPS处理可诱导心脏组织炎症因子表达,与WT-sham组相比,LPS诱导组,TNF-α、IL-12、IL-6水平均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WT-LPS-sham组相比,WT-VAG539-LPS 组 TNF-α、IL-12、IL-6 表达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显示,经LPS诱导的WT-LPS-sham组和WT-LPS-VAG539组与WT-sham组相比,Bax水平升高,Bcl-2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T-LPS-VAG539 与 WT-LPS-sham 比较,Bax 升高 Bcl-2降低的不平衡态有所改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LPS诱导了细胞凋亡,而通过抑制DC细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细胞凋亡。3.交感神经兴奋与树突状细胞活化相互作用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与WT-sham组相比,经LPS诱导24h的三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LVEDP)增大(P0.05),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降低(P0.05),心率加快(P0.05)。早期给予阿替洛尔后或DC抑制剂后,上述症状有所改善,与WT-LPS-sham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显示,与WT-sham组相比,经LPS诱导24h的三组大鼠血浆中NE水平升高(P0.05)。给予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后,NE水平降低,与WT-LPS-sham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WT-LPS-VAG539组与WT-LPS-sham相比,NE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经LPS诱导的模型组大鼠心肌TNF-α水平较WT-sham升高(P0.05)。给予DC抑制可明显降低TNF-α浸润(P0.05)。WT-LPS-Ate组心肌细胞TNF-α浸润水平有所降低(P0.05)。WT-LPS-Ate组大鼠心肌细胞CD含量较WT-sham组明显升高(P0.05)。WT-LPS-VAG539组与WT-LPS-sham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WT-LPS-Ate组与WT-LPS-sham组相比,也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交感神经放电研究显示,与WT-sham组比较,经LPS诱导的大鼠肾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明显增加(P0.05),给予Ate或DC抑制剂后与WT-LPS-sham组相比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PS诱导的脓毒血症中,LPS可促进DC在心脏组织中成熟和聚集,通过激活多种免疫细胞来增加炎症因子表达,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功能障碍及凋亡。同时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促进了 DC介导的炎症反应,DC细胞的激活也促进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二者相互作用加剧脓毒症时心肌损伤。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459.7
【部分图文】:

树突状细胞(DCs)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料学假设

流式细胞技术,学位论文,骨髓,博士


逦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宄生学位论文逦逡逑实验结果逡逑1.逦LPS处理可诱导DC成熟。逡逑骨髓来源的DCs用LPS邋(25邋pg/ml)处理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逡逑DC成熟标志物。发现LPS可明显上调CD40,邋CD80和CD86表达的水平(*尸<逡逑0.05),虽然可升高MHCII的表达,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LPS可促进DC成逡逑熟。逡逑CD40逦CD80逦CD86逦MHC邋II逡逑

炎症因子,技术检测,骨髓


°逦?逦23%逦°逦28%逦°逦^逦42.6%逦°逦1逦^8.2%逡逑^逦#逦会#逦^逦、逦f逡逑Control逦会逦会逦会逦会逡逑会?逦1逦备逦会n丨逡逑102邋103逦104邋10f逦102逦103逦104邋105逦102邋103逦104邋105逦102邋103邋104邋105逡逑0逡逑^—逡逑Q逦?逦76%逦°逦1逦80.4%逦°逦91.4%逦°逦91.6%逡逑2逦^逦m逦-邋g逦-逦t逦^逦t逡逑a逦j"逦会邋L邋^逦'逦会逡逑102邋102逦104邋105逦102逦103逦104邋105逦102邋103逦104邋105逦102邋103邋104邋105逡逑逦?邋FITC逡逑图1.邋LPS处理可诱导DC成熟标志物的表达。逡逑2.逦LPS处理可诱导DC活化。逡逑骨髓来源的DCs用LPS邋(25吨/ml)处理24小时后,用qPCR技术检测DC逡逑表达的炎症因子。发现LPS可明显上调IL-6、IL-12和TNF-a表达的水平提示逡逑LPS邋可诱导邋DC邋激活。*P邋<邋0.05邋VS.邋WT邋group;邋**P<0.01邋VS.邋WT邋group。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思杰;马迎民;;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年09期

2 陈作;;脓毒症诱导的肠损伤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18年12期

3 李婉丽;李建国;;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及治疗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06期

4 张家宁;马平;;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脓毒症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年11期

5 邓猛;;常用血液指标及血培养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23期

6 S.Schleder;L.Luerken;L.M.Dendl;A.Redel;M.Selgrad;P.Renner;张坤;;多层CT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脓毒症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的影响[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8年01期

7 徐慕娟;王玉妹;侯静静;阮俊;张忠;;基于“虚-毒-瘀-神”论治脓毒症[J];中国中医急症;2018年04期

8 王淑颖;聂世姣;;孕产妇脓毒症的流行病学及预防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年10期

9 李林成;刘铭传;张家宁;曹梦远;朱朝娟;王倩梅;刘洋;鲍玫;李俊杰;;微小RNA146b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和脏器损伤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8年05期

10 张亚利;钱义明;钱风华;沈梦雯;胡冠宇;;脓毒症发热的中西医诊疗临床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清泉;陈仁波;李博;;中医药补充抗生素治疗脓毒症的专家共识[A];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标准引领中医药学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7年

2 张腾飞;冯凯;岳茂兴;周钢桥;王志富;郑琦涵;翟芸;史卫海;张红星;;中国人群白介素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的关联研究[A];2015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第二届编委会会议暨2015江苏国际医疗器械科技博览会学术论文集[C];2015年

3 邵瑞;李春盛;;负性共刺激分子在脓毒症中的免疫调节[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张茜;李春盛;;血清和肽素水平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生物激素水平对脓毒症早期诊断和预后价值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丁邦晗;;除了遵循指南,我们还能做什么?——脓毒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唐路平;赵小纲;;创伤脓毒症——分层诊断、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方邦江;;脓毒症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进展[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冯凯;李瑛;郑燕华;卞晓星;张军;沈文明;张建中;陆洁;李建忠;郑琦涵;秦亚亚;尹进南;赵晓成;岳茂兴;;创伤脓毒症病人小分子量血清蛋白组变化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杨丽萍;;小儿脓毒症[A];儿科实用技能培训班资料汇编[C];2014年

10 叶胜捷;;烧伤脓毒症的诊断与防治[A];2014年浙江省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烧伤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Asher Mullard 编译 王迪;肿瘤免疫欲解脓毒症治疗难题[N];医药经济报;2017年

2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正国;脓毒症研究思路是否该扩展[N];健康报;2012年

3 张献怀;脓毒症防治研究获新进展[N];健康报;2012年

4 邹争春 记者 陈磊;我科学家筛选出易患脓毒症关键靶点[N];科技日报;2012年

5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 林洪远;脓毒症不是独立疾病而是综合征[N];健康报;2012年

6 特约记者 石谙丁;小儿脓毒症抗菌要领(一)[N];医药经济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任壮;聚焦脓毒症治疗策略[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 李春盛;脓毒症需采用综合治疗策略[N];中国医药报;2009年

9 张献怀;探讨创伤脓毒症基因机制[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张献怀;我国烧伤脓毒症防治有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安雷;树突状细胞(DCs)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2 周惠;血小板HMGB1促进中性粒细胞募集参与脓毒症小鼠的宿主防御反应[D];武汉大学;2016年

3 李素彦;肠道菌群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4 于泳浩;重型脓毒症状态下的免疫平衡与调节[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5 许强;脓毒症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过程中器官损害特点及NF-κB结合活性的随龄改变在感染导致MODSE启动机制中的意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杜晓辉;性别及雌激素对脓毒症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郝岱峰;烫伤大鼠创面脓毒症期肝脂代谢相关基因差异分析及脂肪酸代谢障碍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申传安;烧伤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胰岛素强化治疗[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9 吴焱秋;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消耗与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吴传新;内毒素血症巨噬细胞HMGB1的表达及丙酮酸乙酯对其的抑制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锦灵;脓毒症对小鼠脑类淋巴通道的影响及加味补阳还五汤的改善作用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

2 王成博;蛋白4.1R在LPS诱导的脓毒症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3 郝峥峥;血浆四连接素水平在脓毒症诊断的潜在价值初探[D];河南大学;2018年

4 罗玉龙;瓜氨酸对脓毒症大鼠心脏、肝脏、肾脏的保护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5 王凯;青藤碱对脓毒症大鼠TH1/TH2、内皮功能及肺损伤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8年

6 陈小花;镇痛镇静下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血清CD4+/CD8+的变化[D];南华大学;2018年

7 张娟;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8年

8 王洁;探索脓毒症外周血TLR-4基因表达量与炎症因子表达之间的相关性[D];内蒙古大学;2018年

9 王瑜慧;抗血小板药物对脓毒症肝损伤的影响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10 隋伟男;老年与青壮年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7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27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