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基于锥光束乳腺CT的乳腺密度容积定量测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23:10
   目的基于锥光束乳腺CT(CBBCT)图像进行乳腺密度容积测量,探讨该方法的稳定性,并将测量结果与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材料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CBBCT及乳腺X线摄影(MG)检查的195名患者。64侧乳腺符合条件入组。5名放射医师依据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中乳腺构成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得到多数报告,比较64侧乳腺基于MG及CBBCT图像分别进行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的结果。3名放射医师基于其CBBCT图像进行计算机辅助阈值分割法测量乳腺密度,并得到手动修正后的乳腺密度。1个月后其中一名医师重复上述步骤。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观察者内、观察者间、阈值分割法测量与手动修正、非致密类及致密类乳腺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基于MG及CBBCT图像的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分类结果之间一致性的比较采用Kappa检验进行。基于MG及CBBCT图像的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分类结果与基于CBBCT图像的计算机辅助乳腺密度容积测量结果间的相关性由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进行评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基于CBBCT的乳腺密度定量测量区分致密类及非致密类乳腺的能力。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名医师依据BI-RADS中关于乳腺腺体构成的标准,基于其MG图像将64侧乳腺分为:a类(脂肪类)2侧(3.13%),b类(纤维腺体类)5侧(7.81%),c类(不均匀致密类)50侧(78.13%),d类(极度致密类)7侧(10.94%)。将a类和b类称为非致密类腺体,c类和d类称为致密类腺体,则多数报告中非致密类腺体共7侧(10.94%),致密类腺体共57侧(89.06%)。5名医师依据BI-RADS中关于乳腺腺体构成的标准,基于其CBBCT图像将64侧乳腺分为:a类(脂肪类)1侧(1.56%),b类(纤维腺体类)3侧(4.69%),c类(不均匀致密类)50侧(78.13%),d类(极度致密类)10侧(16.39%)。则多数报告中非致密类腺体共4侧(6.25%),致密类腺体共60侧(93.75%)。5名医师基于MG图像进行人工视觉评估的四分类结果的间的一致性,即ICC值为0.792(95%CI:0.719~0.854);其二分类结果间的一致性,即ICC值为0.714(95%CI:0.625~0.796)。5名医师基于CBBCT图像进行人工视觉评估的四分类结果间的一致性,即ICC值为0.789(95%CI:0.716~0.852);其二分类结果间的一致性,即ICC值为0.797(95%CI:0.726~0.858)。基于MG与CBBCT图像的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分类结果间的“一致性水平高”,Kappa值为0.618(P0.01)。阈值分割法测量乳腺密度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ICC值分别为0.962(95%CI:0.939~0.977)和0.967(95%CI:0.966~0.979);手动修正后测量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ICC值分别为0.975(95%CI:0.959~0.985)和0.978(95%CI:0.966~0.986);阈值分割法与手动修正后测量之间ICC值为0.996(95%CI:0.994~0.998);非致密类和致密类乳腺阈值分割法与手动修正之间ICC值分别为0.950(95%CI:0.707~0.991)和0.998(95%CI:0.997~0.999)。使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基于CBBCT图像的阈值分割法定量测量乳腺密度结果与基于MG的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分类(四分类)之间的关系,二者呈正相关(ρ=0.645)。使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基于CBBCT图像的阈值分割法定量测量乳腺密度结果与基于CBBCT图像的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分类(四分类)之间的关系,二者呈正相关(ρ=0.675)。以基于MG图像的人工视觉评估分类分多数报告作为金标准,评估基于CBBCT图像的阈值分割法测量乳腺密度区分致密类与非致密类乳腺的能力,结果是以10.13%为截断点,敏感度为87.7%,特异度为85.7%。结论基于CBBCT图像的阈值分割法是一种较为稳定且准确的计算机辅助定量测量乳腺密度的方法,其结果与基于BI-RADS的人工视觉评估乳腺密度分类结果呈正相关,未来有望应用于大规模乳腺癌筛查中并为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提供更多信息。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7.9;R730.44
【部分图文】:

扫描子系统


查床位于旋转 X 射线管和探测器装置上度和 90 度位置采集最多两幅定位图像 保乳腺已正确位于图像采集区的中心并佳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 如有必要, 受试以达到足够合理的位置 CBBCT 自动曝定最优的曝光参数,在保证预期图像质射线管和探测器固定在扫描架上,检查至检查探口内,X 线管和探测器围绕乳该设备使用X线管电压为 49 kVp,电流200 mA,每秒采集图像 30 幅,单周扫1024×1024,高分辨率重建图像矩阵为高分辨率重建层厚为 0.155mm,单侧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Conformite Europeenne Marking)

图像,患者,评估结果


图 3 同一患者左乳 MG 及 CBBCT 图像注:患者女,74 岁,左乳 MG 图像中可见乳腺中几乎全为脂肪组织,人工视觉评估结果为脂肪类(a 类),左乳 CBBCT 图像中可见乳房内散在纤维腺体密度人工视觉评估结果为纤维腺体类(b 类);A:MG 图像 CC 位;B:MG 图像 MLO位;C:CBBCT 图像横轴位;D:CBBCT 图像矢状位;E:CBBCT 图像冠状位F:CBBCT 图像三维重建

图像,患者,评估结果,纤维


图 4 同一患者左乳 MG 及 CBBCT 图像注:患者女,50 岁,左乳 MG 图像中可见乳腺内散在纤维腺体密度,人工视觉评估结果为纤维腺体类(b 类),左乳 CBBCT 图像中可见乳房内纤维腺体组织分布不均 且局部致密,可能存在遮挡小肿物的可能性,人工视觉评估结果为不均匀致密类(c 类);A:MG 图像 CC 位;B:MG 图像 MLO 位;C:CBBCT图像横轴位;D:CBBCT 图像矢状位;E:的 CBBCT 图像冠状位;F:CBBCT图像三维重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万青;郑荣寿;;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生存状况[J];中国肿瘤临床;2015年13期

2 李海洁;尹璐;叶兆祥;刘佩芳;韩鹏;路红;高志鹏;;锥光束乳腺CT及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组织覆盖范围的比较[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年07期

3 刘佩芳;鲍润贤;;乳腺X线检查用于乳腺癌筛查有效性的争论[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年10期

4 杨丽;时高峰;刘辉;李扬;王琦;;乳腺腺病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2期

5 李二妮;周纯武;李静;宋颖;张仁知;薛梅;张连宇;;乳腺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年10期

6 郑莹;吴春晓;张敏璐;;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08期

7 李弋;叶兆祥;吴涛;安彦虹;刘佩芳;鲍润贤;;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与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对致密型乳腺病变诊断的初步对比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13年01期

8 刘佩芳;鲍润贤;;发挥综合影像诊断优势提高乳腺癌的整体诊断水平[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年12期

9 赵永霞;秦维昌;;数字乳腺X线摄影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年12期

10 韩定芬,马骏,周新,邱晖,方黎,黄姝;武汉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2834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34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