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小血管病伴抑郁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3:4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02月-2019年0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小血管病患者共106例,从中筛查出伴有抑郁的患者共25例作为抑郁组(男20例、女5例,平均年龄70.36±8.08岁),从同期不伴抑郁的81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5例性别、年龄相匹配者作为非抑郁组(男18例、女7例,平均年龄69.28±9.59岁),对两组患者行DTI检查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分,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规格型号:uWS-MR)中的联合神经分析获取DTI参数图,通过绘制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方法测量双侧额叶、颞叶、丘脑、岛叶、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以及中脑白质区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e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进一步分析抑郁组的FA值、ADC值与HAM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血管危险因素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HAM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2)本研究中脑小血管病伴抑郁的患病率为23.6%(25例/106例)。(3)抑郁组较非抑郁组的双侧额叶(左侧P0.001,右侧P=0.008)、胼胝体膝部(P=0.004)和压部(P=0.005)FA值降低,双侧额叶(左侧P=0.005,右侧P=0.006)、胼胝体膝部(P=0.038)和压部(P=0.040)ADC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双侧颞叶FA值降低(左侧P0.001,右侧P=0.022)有统计学意义,而ADC值无统计学差异;双侧丘脑ADC值升高(左侧P=0.022,右侧P=0.031)有统计学意义,而FA值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岛叶、中脑的FA值和AD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抑郁组的双侧额叶(左侧r=-0.4952,P=0.01;右侧r=-0.4192,P=0.04)、胼胝体膝部(r=-0.5419,P=0.01)FA值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双侧额叶(左侧r=0.6817,P0.01;右侧r=0.4400,P=0.03)、胼胝体膝部(r=0.6335,P0.01)ADC值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胼胝体压部(r=0.4539,P=0.02)的ADC值与HAMD评分相关,FA值与HAMD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颞叶、岛叶和中脑的FA值、ADC值与HAMD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结论:(1)脑小血管病患者有以下血管危险因素:高龄、高血压病、TIA或卒中史、糖尿病、吸烟史、血脂异常、冠心病,部分患者多种危险因素并存。(2)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情感相关脑区(额颞叶、丘脑、胼胝体)存在白质微结构完整性的损害,其中,额叶和胼胝体的数据改变最为明显,提示前额叶-边缘网络神经环路的微细结构异常可能是CSVD伴抑郁的神经解剖学基础。(3)额叶、胼胝体白质DTI指标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这类患者的抑郁程度,抑郁评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白质微结构损伤可能更加明显。(4)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应用可能为脑小血管病伴抑郁的早期诊断发现提供敏感、高效的评价指标,具有一些指导价值。
【学位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43;R445.2
【部分图文】:

参数图,岛叶,额叶,丘脑


DTI处理后FA(左)和Al〕C(右)参数图的测量示意图,自上而下依次为双侧额叶、丘脑、岛叶、颖叶、脐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奎品;肖运平;郭睿;郑英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J];健康之路;2017年01期

2 赖荔昆;;双向情感障碍患者MRI弥散张量成像研究现状[J];健康之路;2017年04期

3 蒋珊珊;蒋涛;;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磁共振波谱及弥散张量成像表现[J];医学综述;2010年16期

4 Salat D.H.;Smith E.E.;Tuch D.S.;郭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白质改变[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年12期

5 谭辉;郑文斌;;轻度脑外伤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及弥散张量成像的研究进展[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3年03期

6 慕建成;范红燕;;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弥散张量成像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年05期

7 苗丹童;张冰;朱斌;;弥散张量成像在胎儿脑发育中的研究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7年02期

8 周宇翔;廖勇仕;;弥散张量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6年01期

9 侯彩兰;贾福军;许明智;谢永标;刘向欣;周平;;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弥散张量成像分析[J];广东医学;2009年10期

10 刘建航;刘昊;陈道云;徐志为;谢桂鑫;李锦威;;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更多的优势和价值[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峭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个例观察[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郁欣;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杜彦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波谱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宋凡;脑卒中后失用手的机理及功能预测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刘小征;弥散张量成像和高角分辨率弥散成像数据的鲁棒估计和有效平滑[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丙超;视频脑电图联合弥散张量成像对核磁共振成像阴性癫痫的定位诊断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7 吕学明;脑外占位性病变对视放射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8 蒋永祥;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赵思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脊髓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10 周炯;说汉语中国老人的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弥散张量成像和神经语言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雯娱;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小血管病伴抑郁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年

2 王萍;动态MR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婴幼儿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3 张晓涵;弥散张量成像在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4 吕晓琼;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轻度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张常乐;基于弥散张量成像的阿尔茨海默症脑网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张涛;弥散张量成像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脊柱疾病中的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7 陈婧;弥散张量成像在诊断帕金森病伴RB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8 李恩源;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弥散张量成像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9 谷新东;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10 李孟娇;弥散张量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7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57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