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背景目前临床上多数肺癌患者因早期症状较少,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有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临床治疗手段的选择。病理类型和分期不同的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且疗效和生存率有明显不同,因此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及时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常用诊断肺癌的手段主要包括影像学、血清肿瘤标记物、痰细胞学、肺穿刺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这些检查方法在特异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因此亟需寻找更高选择性、高特异性标志物,为肺癌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实验基础。近年来分子影像学研究快速发展,尤其是核医学分子影像因其高灵敏、高特异、易于临床转化受到高度重视。放射性核素肿瘤分子显像主要包括放射免疫显像、受体显像和基因显像,可以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肿瘤放射免疫显像技术作为一种将放射性核素与高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的一种分子成像示踪技术,适合监测并量化肿瘤组织中靶分子表达水平和分布情况,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疗效和预后评估,适于临床多种肿瘤的显像。肿瘤靶向分子探针的选择已成为放射免疫成像的先决条件,对肿瘤显像与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估至关重要。目前探索新型核素分子探针成为肿瘤分子显像领域的核心,该类新型探针应满足临床高特异性、高敏感性和高选择性等要求。血管生成可为机体组织和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实体肿瘤生长中至关重要。肿瘤新生血管具备非典型形态特征,使肿瘤组织血管过度渗透、灌注不良,缺氧微环境可介导肿瘤细胞的扩散、侵袭和转移。肿瘤组织如缺乏血管氧气及能量供应,将无法突破实体瘤临界值大小而进行远处器官转移。目前靶向肿瘤病理性新生血管已经成为临床肿瘤诊断显像基础研究的热点。肿瘤血管新生与多种基因突变和细胞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发现的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CD93分子。CD93作为一种跨膜糖蛋白,可在内皮细胞、干细胞及骨髓细胞表达,最主要的表达部位是内皮细胞,而内皮细胞又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必不可少。早期研究发现CD93可促进免疫细胞的黏附和穿越。新近文献报道CD93是一种新型血管生成激活剂,主要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粘附,加速肿瘤血管再生,从而影响肿瘤的生长,其高表达可加速肿瘤生长并减少宿主存活。此外,膜表面CD93的蛋白外域在炎症刺激下容易分裂或脱落,形成可溶性CD93,促进血管生成过程,因此CD93可能是肿瘤新生血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可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有望用于肿瘤早期靶向诊断。研究发现CD93分子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类型和患者治疗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识别肿瘤组织中CD93表达情况对患者靶向诊断和治疗的选择至关重要。CD93分子在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高表达,在非增殖的内皮细胞低表达,更凸显CD93分子在肿瘤诊断方面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见有关以CD93分子为研究靶点,进行肿瘤早期靶向监测及疗效评价的相关研究报道。探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CD93分子探针是否可用于肺癌靶向分子显像对于研究CD93作为肿瘤分子靶点进行非侵入性诊断、靶向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择了临床发病率高,早期诊断难的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CD93抗体,通过两部分初步研究了放射性核素CD93分子探针对肺癌靶向性监测的可行性及意义。一是体外细胞水平上研究了三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CD93表达状况,同时制备新型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125I-anti-CD93 mAb并进行鉴定,研究了其对肺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二是体内研究,构建肺癌荷瘤小鼠模型,研究125I-anti-CD93 mAb对肺癌肿瘤体内靶向显像的特异性,并与125I-IgG和18F-FDG进行对比分析,评价CD93核素标记物的显像特征及优势。本论文旨在为肺癌靶向诊断寻找新的靶向分子,为早期非侵入性诊断肺癌提供新策略。第一部分CD93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制备及鉴定研究方法1.125I-anti-CD93 mAb和125I-IgG制备Iodogen法碘化标记、常规制备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125I-anti-CD93 mAb和对照125I-IgG。利用PD-10凝胶柱进行洗脱纯化,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两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射性比活度;采用纸层析法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将125I-anti-CD93 mAb和125I-IgG蛋白峰分别与生理盐水、血清混合均匀,利用纸层析法检测24h、48h、72h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2.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D93表达状况常规无菌培养腺癌A549细胞、大细胞癌H460细胞和鳞癌H520细胞三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利用RT-PCR检测三种肺癌细胞系CD93基因表达状况;Western Blot分析三种肺癌细胞系CD93蛋白表达状况,分析三种肺癌细胞系之间CD93表达的差异。3.标记物体外细胞结合实验125I-anti-CD93 mAb组: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三种肺癌细胞系(2×105/孔)接种于24孔板,按浓度梯度(3-100nM)加入标记物,一定时间后,洗涤,测量细胞放射性计数,对比分析各肺癌细胞系对125I-anti-CD93 mAb的亲和解离常数(KD值)和受体结合最大量(Bmax)之间的差异。125I-IgG组:将呈对数生长的A549肺癌细胞(2×10s/孔)接种于24孔板上,按浓度梯度(3-100nM)加入标记物125I-IgG,一定时间后,洗涤,测量A549细胞放射性计数,分析A549肺癌细胞对125I-IgG的亲和解离常数(KD值)和受体结合最大量(Bmax),并与125I-anti-CD93 mAb组A549对比研究。4.标记物体外细胞结合阻断实验将A549肺癌细胞(2×105/孔)接种于24孔板上,同时加入定量125I-anti-CD93 mAb及未标记的anti-CD93 mAb(0、1.42、14.2、28.4nmol/L),一定时间后,洗涤,测量放射性计数,分析anti-CD93 mAb对125I-anti-CD93 mAb与A549结合的阻断情况。研究结果1.成功制备放射性核素探针125I-anti-CD93 mAb,标记率为91.37%,放射性比活度为1096.44MBq/mg,放化纯为96.49%;同种型对照125I-IgG标记率为90.24%,放射性比活度为1082.88MBq/mg,放化纯为94.82%。纸层析法测得125I-anti-CD93 mAb和125I-IgG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至72h仍维持在90%以上。2.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A549细胞、H460细胞高表达CD93分子,H520细胞低表达CD93分子,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标记物体外细胞结合实验显示,A549、H460和H520细胞对125I-anti-CD93 mAb的KD值分别为27.09nmol/L、28.84nmol/L、39.90nmol/L,即A549和H460细胞亲和力明显高于H520细胞;A549细胞和H460细胞的Bmax值是1679cpm/104细胞、1780cpm/104细胞,明显高于H520细胞(756cpm/104细胞)。125I-anti-CD93 mAb与A549肺癌细胞结合率显著高于对照125I-IgG组。4.标记物体外细胞结合阻断实验表明,未标记的anti-CD93 mAb可特异性阻断A549细胞与125I-anti-CD93 mAb的结合,加入量与阻断率呈正比。第二部分CD93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对荷肺癌小鼠肿瘤靶向性研究研究方法1.构建三种肺癌荷瘤小鼠模型常规无菌培养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H460细胞、H520细胞。选取4-6周雌性BALB/c裸鼠,分别在右前肢肩部皮下注射5 × 1 07/nml肺癌细胞悬液,0.2ml/只,建立三种肺癌荷瘤小鼠模型。全程无菌操作及饲养,记录肿瘤体积变化,待肿瘤直径达0.8-1.0cm时进行实验。2.三种肺癌模型鼠125I-anti-CD93 mAb生物学分布实验三种肺癌荷瘤鼠提前48h饮水中加3%NaI溶液封闭甲状腺,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25I-anti-CD93 mAb,0.37 MBq/只,注射后分别于24h、48h、72h每组随机选取5只小鼠处死,取主要器官、肿瘤及对侧肌肉组织,称重并测定其放射性计数(cpm)和注射标记物(标准源)的放射性,计算%ID/g值。3.三种肺癌模型鼠125I-anti-CD93 mAb全身动态磷屏自显影显像三种肺癌荷瘤小鼠提前48h饮水中加3%NaI溶液封闭甲状腺。荷瘤小鼠模型经尾静脉注射125I-anti-93 mAb,0.37MBq/只,分别在24h、48h、72h麻醉后行模型小鼠全身动态磷屏显像,观察并使用OptiQuantTM图像分析软件对比分析125I-anti-D93 mAb在三种肺癌模型鼠全身放射性分布及在肿瘤部位的浓聚状况。4.A549肺癌荷瘤小鼠125I-anti-D93 mAb和125I-IgG生物学分布实验A549肺癌荷瘤小鼠如前所述方法提前48h封闭甲状腺,并随机分为2组。别经尾静注射125I-anti-D93mAb或125I-IgG,0.37MBq/只,注射后24h、48h、72h随机选取5只小鼠脱椎处死,取主要器官、肿瘤及对侧肌肉组织称重并测定其放射性计数(cpm)和注射标记物(标准源)的放射性,计算%ID/g值。5.A549肺癌荷瘤小鼠三种显像剂全身动态磷屏显像A549肺癌荷瘤小鼠提前48h封闭甲状腺,并随机分为3组。其中两组模型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25I-anti-D93 mAb/125I-IgG,0.373MBq/只,于注射后24h、48h、72h进行全身磷屏动态显像。另一组模型鼠经尾静脉注射18F8FDG,G37MBq/,分别于30min、3h、6h进行全身磷屏显像。使用OptiQuantTM图像分析软件对比分析125I-anti-CD93 mAb、125I-IgG、18FDG全身分布及在肿瘤部位的放射性浓聚状况。6.肺癌组织HE和CD9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随机选取注射标记物后72h完成磷屏显像的肺癌模型鼠,取出肿瘤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并制备成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并利用抗CD93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计算其CD93阳性表达率。研究结果1.肺癌荷瘤小鼠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三组模型鼠125I-antin-CD93 mAb标A物均主要经肝肾代谢,肿瘤的放射性48h时最高。48h时,A549组和H460组放射性和T/NT比值均明显高于H520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肺癌模型鼠全身动态磷屏显像研究表明,均在注射125I-anti-CD93 mAb后24h可见荷瘤鼠轮廓,48h时肿瘤显像最为清晰,且A549组和H460组肿瘤组织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H520组;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8h时A549组和H460组放射性活度比(肿瘤区域/对侧区域)显著高于H52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A549肺癌荷瘤小鼠生物学分布结果提示,两标记物均经肝肾代谢,125I-anti-CD93 mAb组肿瘤聚集明显,125I-anti-CD93 mAb组肿瘤的放射性计数和T/NT比值(肿瘤/对侧肌肉组织)均明显高于125I-IgG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4.A549肺癌荷瘤小鼠注射标记物后,48h肿瘤显像最为清晰,且125I-anti-CD93 mAb组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明显高于125I-IgG组,提示125I-anti-CD93 mAb在肺癌肿瘤部位高摄取应该是125I-anti-CD93 mAb与细胞表面CD93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排除抗体IgG Fc段非特异性结合的作用。18F-FDG对照组在注射后3h显像最为理想,肿瘤放射性活度比为1.60±0.10,显著低于125I-anti-CD93 mAb注射组(3.34±0.18),表明与非特异性显像剂18F-FDG相比,125I-anti-CD93 mAb靶分子探针对A549肿瘤显像更加清楚。5.肿瘤组织病理学切片显示肿瘤细胞恶性增生,含有较丰富的新生血管,CD9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高,其中A549组和H460组肿瘤CD93阳性率高于H520组,与体外分析所测得的三种肺癌细胞细胞系CD93表达结果一致。全文小结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腺癌A549细胞和大细胞癌H460细胞高表达CD93分子,而鳞癌H520细胞低表达CD93分子。2.放射性核素探针125I-anti-CD93 mAb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肺癌细胞对125I-anti-CD93 mAb的亲和力与CD93表达密切正相关;Anti-CD93 mAb可特异性阻断A549细胞与125I-anti-CD93 mAb的结合。3.A549肺癌模型小鼠生物学分布结果与全身动态显像结果一致,125I-anti-CD93 mAb组肿瘤放射性计数和T/NT值均明显高于125I-IgG组。4.A549肺癌模型小鼠三种显像剂显像结果对比研究提示,125I-anti-CD93 mAb组肺癌肿瘤部位的放射性活度比明显高于125I-IgG和18F-FDG组。125I-anti-CD93 mAb有望用于肺癌靶向分子显像。5.125I-anti-CD93 mAb可在CD93阳性表达的肺癌荷瘤小鼠肿瘤部位特异性浓聚,浓聚程度和肿瘤CD93表达量明显正相关。研究结果为CD93阳性肿瘤的靶向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创新点1.研究发现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和大细胞癌细胞高表达CD93分子,鳞癌细胞低表达CD93分子。2.研究发现制备的放射性核素探针125I-anti-CD93 mAb可与肺癌细胞特异性结合,可在荷瘤小鼠CD93阳性肿瘤特异性浓聚。3.研究发现与同种型IgG及非特异性显像剂18F-FDG相比,制备的放射性核素探针125I-anti-CD93 mAb具有较好的肺癌靶向性,因此CD93作为肺癌的新型分子靶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34.2;R730.44
【图文】: 一‘2吸一nti-cD,3m肋体外稳定性分析
0.0JJ_,__ISplj_??/?/?/??图1-6肺癌细胞系CD93蛋白表达分析??(**P<0.01;?***^<0.001)??Fig?1-6?Anal
0.0JJ__!____Li,—j_??/?/?/??图1-5肺癌细胞系CD93?mRNA表达分析ri><0.05)??Fig?1-5?Analysis?of?CD93?mRNA?expression?in?lung?cancer?cell?lines?(*P<0.05)??1.0-i??x?千?A??〇Q?0-8-?r-1-!??21??A549?H460?H520?l〇?°'6'??^?<5?〇4??^??CD93???*?雙?|〇?mm??GAPDH?°?■??0.0JJ_,__ISplj_??/?/?/??图1-6肺癌细胞系CD93蛋白表达分析??(**P<0.01;?***^<0.001)??Fig?1-6?Analysis?o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冉;刘玉龙;;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及新方法研究进展[J];辐射防护通讯;2017年03期
2 王春红;张燕齐;姜子英;陈法国;刘伟富;;煤矿开采过程中氡排放所致公众剂量评价[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6年00期
3 裴志刚;放射性核素~(170)铥及其半衰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年03期
4 ;“放射性核素治疗学习班”招生通知[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4年02期
5 王文珍;程鹏;;放射性核素及其应用[J];大学化学;2004年02期
6 齐文启,陈光,席俊清,宗惠娟,孙宗光,汪志国,王强;放射性核素污染及监测(续一)[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年05期
7 谢东华;放射性核素阴囊闪烁显像诊断精索静脉曲张[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1年01期
8 成志强;重金属铜和放射性核素~3H在鲫鱼体内的分布规律及比较[J];江苏环境科技;2001年03期
9 蒋宁一;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研究进展[J];同位素;2001年02期
10 ;一种生产放射性核素~(131)I的干镏设备[J];同位素;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沁怡;国产放射性核素~(103)Pd支架抑制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2 赵敬国;Egr-IFNγ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性核素~(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治疗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闫逊;铀尾矿土壤环境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分布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崔慧玲;CALPUFF模式用于放射性核素不同尺度的迁移扩散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郭志强;放射性核素~(60)Co在固—液界面上的吸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党同强;铅铋反应堆放射性源项计算与剂量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陈宗元;几种放射性核素在膨润土及Callovo-Oxfordian粘土岩上的吸附[D];兰州大学;2015年
8 向清沛;基于序贯贝叶斯分析的放射性核素快速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9 李飞;放射性核素99mTc和68Ga标记的TMTP1和TMVP1应用于肿瘤分子显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10 王启栋;基于放射性核素的山东半岛北部滨海湿地沉积环境演变与有机碳储库的讯息解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伟;CD93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针制备及对荷肺癌小鼠肿瘤靶向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2 汪珊;北京市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检测与风险评估[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3 何帆;稀土废渣放射性核素转移及MOFs材料对放射性核素吸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4 贾佳佳;严重核事故下放射性核素对区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林韩清;基于CFD的近岸海域放射性核素弥散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6 王敏;膝关节滑膜炎的放射性核素治疗[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7 蒋鑫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放射性核素铀和钍吸附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文斌;云南烟区土壤、肥料和烟叶中的放射性核素[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岳玉美;向日葵、玉米对~(238)U富集水平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李强;基于LUDEP程序的放射性核素所致剂量计算[D];南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8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