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腺瘤异型性与MR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关性的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6.4;R445.2
【部分图文】:
图 1 ADC 值与 Ki-67 之间关系的散点图与低侵袭潜能组相比,高侵袭潜能组垂体腺瘤的 ADC 值明显低于组,平均 ADC 值为 0.660,而低侵袭潜能组垂体腺瘤的 ADC 值为 0.8潜能组(Ki-67 大于等于 3%)和低侵袭潜能组(Ki-67 小于 3%)两组行独立样本 t 检验,P 值小于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图 2 男 68 岁 Ki-67 指数为 2%,2a 图为 DWI 图,2b 图为 ADC 图
男68岁Ki-67指数为2%,2a图为DWI图,2b图为ADC图
图 3 男 63 岁 Ki-76 指数为 5%,3a 图为 DWI 图,3b 图为 ADC 图测量其 ADC 值为 0.670表 2 两组的 Ki-67 范围及平均值。组别 例数 KI-67 ADC高侵袭潜能组 14 3%-8% 0.663±0.103低侵袭潜能组 14 1%-2% 0.884±0.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守森;张建鹤;;加强垂体腺瘤的功能与分子影像研究[J];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2017年04期
2 于群;鲁艾林;;垂体腺瘤分类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8年01期
3 郭效宁;赵红如;;垂体腺瘤与头痛[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8年01期
4 吴晓雯;李冠英;申志萍;李甜甜;刘鑫颖;申宝明;;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年07期
5 陈涛;叶怡岚;田浩明;;巨大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垂体腺瘤1例[J];四川医学;2016年11期
6 刘小海;王任直;;垂体腺瘤预后的再认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年01期
7 刘潇涵;段赵宁;唐良萏;;常见垂体腺瘤的诊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年08期
8 杨晓勇;夏祥国;李昊;顾应江;陈礼刚;冷继刚;;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103例分析[J];重庆医学;2014年35期
9 何安邦;周奋;潘德岳;云望;乔卫东;江振忠;曾坚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腺瘤与性别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01期
10 薛凤文;孟莉;;垂体腺瘤术后迟发低钠血症37例分析[J];中国医刊;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鹤;基于磁共振影像的不同组织构象垂体腺瘤血供及微血管构筑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7年
2 陆天宇;Lnc RNA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3 马林;垂体腺瘤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手术治疗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4 陈来照;神经肽Y及其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5 梁思泉;垂体腺瘤中miRNA基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6 刘海生;内镜扩大经蝶入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的解剖学与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3年
7 夏学巍;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治疗垂体腺瘤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8 胡尧飞;1. 人垂体瘤转化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关系的研究及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 垂体腺瘤组织和瘤周垂体组织基因系列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初步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9 唐建建;骨桥蛋白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李东原;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肿瘤残留及并发症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磊;垂体腺瘤异型性与MR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许程然;159例垂体腺瘤经鼻蝶术后水电失衡并发症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3 罗凯;垂体腺瘤侵略性行为的多模态分类分析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4 Mohamed Mohamud Abdulle;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张楠;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Knosp分级Ⅲ Ⅳ级垂体腺瘤疗效分析[D];苏州大学;2018年
6 赵艳斌;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术后尿崩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策略[D];宁夏医科大学;2018年
7 刘杨颖秋;垂体腺瘤侵袭性的DCE-MRI参数直方图分析及其与免疫组化关联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8 王芳晓;DCE-MRI不同分析方法对垂体腺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7年
9 刘龙;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相关蛋白组学初步筛选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7年
10 丁建平;垂体腺瘤术后患者症状困扰的纵向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93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89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