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9:30
  目的1.探讨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2.探讨基于理论和影响因素分析的久坐行为干预方案对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体力活动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京广路冯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13例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的资料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2.干预研究选取郑州市京广路冯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地进行分组,通过抽签法决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老年人。经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以及预试验形成干预方案,干预组干预初期接受1次老年人久坐行为专题讲座,之后进行每周1次,每次5至30分钟,共6周的久坐行为咨询。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随访,包括1次老年人身体活动专题讲座和1次电话/面对面随访。在干预前、干预后以及干预后6周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结合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日志评定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的变化,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生存质量的测定。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重复...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区老年人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框架图,框架图,老年人


对于改变久坐行为的益处认知,通过健康讲座和一对一咨询使老年人对改变久坐的健康效益有一个整体和个体化的认知。并且,根据访谈的结果,在个体化教育的过程中针对缺乏动机的老年人进一步激发动机,通过联系老年人自身的疾病特点以及维持健康的需求,针对性地激发老年人改变久坐行为的动机。对于久坐行为转变过程中的障碍的干预,主要通过提供简单、可操作性强的改变久坐行为的技巧,并通过一对一咨询和每周电话或面对面随访过程中,通过交流了解老年人改变久坐行为中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针对性地建议或替代方案,使老年人更容易改变久坐行为。对于提高久坐行为自我效能的干预,除了上述改变行为的技巧的指导外,还通过在制定改变久坐行为目标和计划的过程当中,使老年人充分参与,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来实现。此外,并在个体化指导以及行为反馈的过程中,努力完善老年人久坐行为改变的社会支持,如邀请老年人的子女参与到老年人改变久坐行为的动机激发和维持阶段。此外,通过定期的医务人员的提醒作为提示因素,促进行为转变的持续性。具体干预框架见图 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六安市老年人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联性[J]. 樊勇,王素芳,盛杰,汪军,解少煜,李开春,马颖,陈贵梅,杨林胜,陶芳标.  卫生研究. 2018(05)
[2]南京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医院综合健康管理效果评价[J]. 邓琳,巢健茜,徐辉,余清,陈黄慧,顾佳怡,张锐芝,何婷婷.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04)
[3]济南市城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状况及其危险因素[J]. 周林,武献峰,刘守钦,张军,刘月玲,杨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04)
[4]北京西城区高一学生校内体力活动评估[J]. 周誉,冯强.  中国学校卫生. 2017(11)
[5]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支持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 庄晓伟,陈玉明,刘寒,李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10)
[6]2010—2012年中国成年居民闲暇静态活动现状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J]. 郭海军,丁彩翠,袁帆,张妍,陈征,刘爱玲.  卫生研究. 2017(05)
[7]水中平板运动训练对中老年超重患者心肺功能以及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J]. 毛立伟,赵梦飞,潘化平,王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09)
[8]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模式特征的研究[J]. 郭强,汪晓赞,蒋健保.  体育科学. 2017(07)
[9]学龄儿童青少年闲暇视屏时间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J]. 王楠,吴旭龙,丁子尧,李榴柏.  中国学校卫生. 2016(11)
[10]天津居民行为和生活方式现状分析[J]. 潘怡,江国虹.  现代预防医学. 2016(13)

博士论文
[1]博弈:静态生活方式与静态生活方式改变的互动过程模式研究[D]. 陈雪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久坐、饮酒与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D]. 王锌铮.浙江师范大学 2017
[2]安徽省某地区老年人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彭美玲.安徽医科大学 2013
[3]北京、上海城市社区妇女营养与体力活动适宜干预模式研究[D]. 代璇.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94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3294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